白话文翻译:
“世尊!您曾经用浊水器喻、不净镜喻、挠泉池喻来比喻那些不能清晰观察自身真相的情况,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情况就与上述相反。同样地,如果不善于修心,那么就无法如实地观察所有的真如;而如果善于修心,就能够进行观察。那么,这里所说的能观察的心是什么样的心呢?又是依据什么样的真如来说的呢?”
“善男子!这里所说的能观察的心有三种,分别是:通过听闻佛法所获得的能观察的心,通过思考所获得的能观察的心,以及通过修行所获得的能观察的心。这些说法都是依据了别真如(即真实、不变的真理)来作出的。”
评析:
这个问题涉及到佛教中关于修心和观察真如的理论。我们可以从底层逻辑开始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问题询问的是能观察的心是什么样的心,以及这是基于什么样的真如来说的。这里涉及到两个核心概念:“能观察的心”和“真如”。
“能观察的心”是什么样的心?
根据回答,能观察的心有三种类型:通过听闻佛法所获得的、通过思考所获得的、以及通过修行所获得的能观察的心。这说明了观察的心智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得到培养和提升。
听闻佛法的心:这是通过学习佛法教义,了解佛法真理而培养的观察力。
思考的心:这是通过深入思考和反思佛法教义,以及世间万物的本质,从而培养的观察力。
修行的心:这是通过实际的佛教修行实践,如冥想等,来提升自我认知和观察能力。
这些说法是依据什么样的真如来说的?
回答中提到,这些说法都是依据“了别真如”来作出的。在佛教中,“真如”通常指的是宇宙万法的真实相状、本来面目,是不变的真理。而“了别真如”可以理解为清晰、明确地了解和认识到这一真实相状。
在这个语境下,“能观察的心”之所以能观察,是因为它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真实面貌,即“真如”。而这一过程是建立在对佛法的学习和修行基础上的。
综上所述,这个问题从底层逻辑分析了“能观察的心”的来源和依据。它强调了听闻、思考和修行在培养观察力中的重要性,并指出这些都是基于对宇宙万法真实相状(真如)的认知和洞察。所以,能观察的心是通过不同方式(听闻、思考、修行)培养出来的对真实、不变真理有深刻理解的心智状态。
白话文翻译:
善男子提问:“世尊!像这样了知法义的菩萨,在努力修行加行的过程中,有几种相是难以除遣的呢?又有谁能除遣这些相?”
世尊回答:“善男子!有十种相是难以除遣的,但是相应的空性可以除遣它们。哪十种相呢?
一是因为了知法义,所以有种种的文字相。这种相可以由一切法空来正确地除遣。这意味着一切法都是空性的,没有固定的实体,所以文字相也只是暂时的表述,不应执着。
二是因为了知安立真如义的缘故,有生灭、住异、性相续随转的相。这种相可以由相空及无先后空来正确地除遣。这表明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暂时的,没有永恒的实体,也没有先后次序的固定性。
三是因为能取义的缘故,有顾恋自身以及我慢的相。这种相可以由内空及无所得空来除遣。这意味着内心的执着和自我中心的思想都是空性的,不应执着。
四是因为了知所取义的缘故,有顾恋财物的相。这种相可以由外空来除遣。这表明对外部物质的执着也是空性的,不应过于依赖或执着。
五是因为了知受用义的缘故,有内外安乐、净妙的相。这种相可以由内外空及本性空来除遣。这意味着无论内外的享受都是暂时的,它们的本性都是空性的。
六是因为了知建立义的缘故,有无量无边的相。这种相可以由大空来除遣。这表明无论事物有多么复杂或庞大,它们都是空性的,没有固定的边界或限制。
七是因为了知无色的缘故,有内心寂静解脱的相。这种相可以由有为空来除遣。这意味着所有的有为法(即有所作为的事物)都是暂时的,而内心的寂静和解脱才是真正的归宿。但是这种归宿也是空性,不可执着。
八是了知相真如义的缘故,有补特伽罗(个体)无我相、法无我相、以及唯识相和胜义相。这种相可以由毕竟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和胜义空来除遣。这进一步强调了无论是个体、法、还是识,它们的真实本质都是空性的,没有自我存在的基础。而最高的真理(胜义)也是空性的,超越了一切的表象和执着。
九是因为了知清净真如义的缘故,有无为、无变异的相。这种相可以由无为空和无变异空来除遣。这意味着真正的清净和真如是没有任何作为和变化的,它们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空性的体现。但是这种境界也是不可执着的。
十是对于这些难以除遣的相进行对治时产生的空性作意思惟的缘故,有空性相的出现。这种空性相可以由空空来正确地除遣。” 这意味着即使是对空性的理解和修行也是空性的,不应执着于空性本身。真正的修行是不断地超越一切的表象和执着,达到无执无著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段经文强调了修行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超越和消除各种相和执着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和清净的境界。而空性是消除这些相和执着的有效方法。但是同时也要注意不应执着于空性本身或任何一种修行的方法和境界。
评析:
这段对话中,世尊为善男子解答了关于修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以除遣的相,以及如何用空性来消除这些相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底层逻辑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为什么这些相难以除遣?
这些相难以除遣的原因在于它们都源于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和认知习惯。比如,文字相源于我们对语言和概念的依赖;生灭、住异等相源于我们对事物存在状态的固定化认知;顾恋自身及我慢的相则源于我们的自我中心意识;顾恋财物的相源于我们对物质的执着;内外安乐、净妙的相则源于我们对感受和享受的贪恋。这些相都是因为我们对世界的固定化、片面化认知而产生的,所以难以除遣。
其次,如何用空性来除遣这些相?
空性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永恒、独立的实体存在。通过理解和领悟空性,我们可以打破对事物的固定化、片面化认知,从而消除这些难以除遣的相。
具体来说:
对于文字相,我们可以通过理解一切法空来消除。即理解一切事物都是空性的,没有固定的实体,所以文字相也只是暂时的表述,不应执着。
对于生灭、住异等相,我们可以通过理解相空及无先后空来消除。即理解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暂时的,没有永恒的实体,也没有先后次序的固定性。
对于顾恋自身及我慢的相,我们可以通过内空及无所得空来消除。即理解内心的执着和自我中心的思想都是空性的,没有实体存在,不应执着。
对于顾恋财物的相,我们可以通过外空来消除。即理解对外部物质的执着也是空性的,没有实体存在,不应过于依赖或执着。
对于内外安乐、净妙的相,我们可以通过内外空及本性空来消除。即理解无论内外的享受都是暂时的、空性的,它们的本性都是空无一物的。
难以除遣的相与对应的“空”
无量无边的相 - 由大空来除遣
分析:这表示事物的复杂性和庞大性都是表象,没有实质的边界或限制,都是空性的体现。
内心寂静解脱的相 - 由有为空来除遣
分析:内心的寂静和解脱虽然是修行的目标,但也不应执着,因为它们也是暂时的有为法,真正的归宿是空性。
无我相、法无我相、唯识相和胜义相 - 由毕竟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和胜义空来除遣
分析:这些相强调了无论是个体、法则、还是意识,其真实本质都是空性的,没有自我存在的基础。最高的真理(胜义)也超越了所有表象和执着。
无为、无变异的相 - 由无为空和无变异空来除遣
分析:真正的清净和真如超越了时空限制,没有任何作为和变化,是空性的体现,但也不应执着于此境界。
空性相的出现 - 由空空来除遣
分析:这是对空性理解和修行的超越,即使是空性本身也不应执着。真正的修行是不断超越一切表象和执着。
总结
这段内容展示了修行者在理解和实践佛法时可能遇到的各种难以除遣的相,并强调了用相应的“空”来除遣这些相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认知上的转变,更是修行者对自我和世界的深层次理解。通过不断地用“空”的智慧来观察和修行,修行者可以逐渐超越各种执着和表象,达到无执无著的境界。这体现了佛教中“空”的哲学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实践价值。
白话文翻译:
“世尊!当我们去除上述的十种相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去除什么?又是从哪些相中获得解脱的呢?” “善男子!我们所去除的是在三摩地(一种冥想状态)中所形成的影像相,也就是从杂染和束缚的相中获得解脱。这些也都是需要被去除的。” “善男子!你应该知道,我们所提到的这种空性,是为了对治这些相,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一一去对治所有的相。这就像无明一样,虽然它能引发从出生到老死的各种烦恼,但在这里,我们主要强调的是它如何导致行为的发生。因为这些行为与无明紧密相连,所以这种关系在这里也同样适用。”
评析: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底层逻辑开始分析,并采用后退式的提问策略。
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问题的核心在于询问:当我们去除十种相时,我们实际上在去除什么,以及我们从哪些相中获得解脱。
去除的“相”是什么?
根据回答,所去除的是在三摩地中所形成的“影像相”。
“影像相”代表什么?
这里的“影像相”可以理解为在冥想状态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构造或意象,可能是由杂念、情感或其他心理因素构成的。
从哪些相中获得解脱?
从“杂染”和“束缚”的相中获得解脱。这意味着这些相可能代表了心灵的束缚和污染,通过去除它们,个体能够获得心灵的自由和清净。
空性的提及是为了什么?
空性被提及是为了对治这些相。空性在佛教中通常意味着超越有形和无形、存在和不存在的二元对立,达到一种超越性的觉悟。通过对空性的理解和实践,可以帮助人们去除这些杂染和束缚的相。
无明的比喻说明了什么?
无明被用作一个比喻,说明虽然它能引发多种烦恼,但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它如何导致行为的发生。这与前述的“相”引发的束缚和杂染是类似的,因此通过对治这些“相”,人们能够解脱由此产生的行为和烦恼。
综上所述,当我们去除上述的十种相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去除在三摩地中形成的各种心理构造或杂念,这些杂念可能束缚我们的心灵并造成污染。我们是从这些束缚和杂染的相中获得解脱的。空性的提及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去除这些相,而无明的比喻则进一步强调了去除这些相的重要性和意义。
白话文翻译:
那时,慈氏菩萨又对佛陀说:“世尊!在这之中,哪种空是属于总空性的本质特征呢?如果各位菩萨能够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对空性的理解有所偏离,也不会产生傲慢的心态。” 佛陀听了,赞赏地对慈氏菩萨说:“很好!很好!善良的人啊,你能向如来询问这样深奥的道理,帮助菩萨们正确理解空性的本质,真是难得。为什么呢?如果一个人对空性的理解有偏差,那就可能误解整个大乘佛教的精髓。所以,你应该仔细听,我会为你解释总空性的本质。善良的人啊,如果在各种因缘所生的现象以及真实圆满的实相中,能彻底摆脱各种混杂和清净的分别心,对一切都不执著,这就是大乘佛教中总空性的本质。”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慈氏菩萨:即弥勒菩萨,是佛教中的重要人物。
总空性相:总空性是指一切事物的空性本质,相是指表现或形态。
依他起相:指事物因条件(因缘)而产生和变化的现象。
圆成实相:指事物的真实、圆满的本质。
遍计所执相:指人们因分别心而对事物产生的执著和判断。
核心内涵:
这段话的核心是讲解佛教中的空性观念。空性并不是指虚无或不存在,而是指事物的真实本质——无常、无我、空无自性。通过了解和领悟空性,人们可以摆脱对事物的执著和偏见,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这里,佛陀通过解释总空性的本质,帮助菩萨们正确理解大乘佛教的精髓,避免误解和偏离正道。
评析:
为了回答慈氏菩萨的问题,即哪种空是属于总空性的本质特征,并从最底层的根因入手,我们可以从佛陀的回答中提取关键信息,并结合相关佛教理论进行解答。
理解空性的重要性:
佛陀赞赏慈氏菩萨的提问,表明理解空性的正确性对于大乘佛教的修行至关重要。
空性的偏差与误解:
佛陀提到,对空性理解的偏差可能导致对整个大乘佛教精髓的误解。这说明空性概念是佛教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观点,且易于被误解。
总空性的本质特征:
佛陀解释,在各种因缘所生的现象以及真实圆满的实相中,能彻底摆脱各种混杂和清净的分别心,对一切都不执著,这就是大乘佛教中总空性的本质。
无分别心与不执著:
这是佛陀所描述的总空性核心,它要求修行者消除对事物混杂与清净的分别,以及对任何现象的执著。这种境界超越了相对的对立,达到了一种无分别的、非执著的状态。
后退提问策略的应用:
要达到这种无分别心和不执著的状态,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分别心。分别心指的是对事物进行好与坏、优与劣、混杂与清净等二元对立的区分。
接着,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分别心是如何阻碍我们理解真正的空性的。由于我们对事物的偏好和厌恶,我们往往无法看到事物的真实面貌,从而无法领悟空性的真谛。
最后,我们需要通过修行和实践来摆脱这种分别心,达到对一切都不执著的境界,这就是大乘佛教中总空性的本质特征。
综上所述,总空性的本质特征是在各种因缘所生的现象以及真实圆满的实相中,彻底摆脱各种混杂和清净的分别心,对一切都不执著。这是大乘佛教修行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正确理解空性的关键所在。
白话文翻译:
慈氏菩萨又向佛陀提问:“世尊!奢摩他(止)和毗钵舍那(观)能包括多少种深奥的三摩地(定)境界呢?” 佛陀回答慈氏菩萨:“善男子!像我所描述的无量声闻、菩萨和如来,他们具有无量种深奥的三摩地境界,应当知道这些全都是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所涵盖的。” 慈氏菩萨问:“世尊!那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又是以什么为因呢?” 佛陀回答:“善男子!它们的因是清净的尸罗(戒律)和由听闻佛法与思考所形成的正见。” 慈氏菩萨继续问:“世尊!那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果又是什么呢?” 佛陀说:“善男子!它们的果是善清净心和善清净智慧。再者,善男子!一切声闻和如来等所有的世间及出世间的一切善法,都应当知道是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修得的果。” 最后,慈氏菩萨问:“世尊!奢摩他和毗钵舍那能完成何种业力呢?” 佛陀回答:“善男子!它们的业力能够解脱两种束缚,即相缚(对于事物表象的执着束缚)和粗重缚(由于无明和业力所导致的深重束缚)。”
评析:
针对慈氏菩萨关于奢摩他(止)和毗钵舍那(观)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佛陀的回答中提取核心信息,并结合佛教理论进行解释。
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涵盖的深奥三摩地境界:
佛陀指出,无论是声闻、菩萨还是如来,他们具有的无量种深奥的三摩地(定)境界,都是由奢摩他(止)和毗钵舍那(观)所涵盖的。这表明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是修行中达到各种定境的基础和关键。
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因:
佛陀说明,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因是清净的尸罗(戒律)和由听闻佛法与思考所形成的正见。这意味着,持守清净的戒律和通过听闻佛法、深入思考所获得的正确见解,是修行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前提条件。
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果:
佛陀阐述,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果是善清净心和善清净智慧。这表明,通过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修行,可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智慧的开启。
佛陀进一步指出,一切声闻和如来等所有的世间及出世间的一切善法,都是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修得的果。这显示了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在佛教修行中的核心地位和广泛影响。
奢摩他和毗钵舍那能完成的业力:
佛陀回答,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业力能够解脱两种束缚,即相缚和粗重缚。相缚指的是对于事物表象的执着束缚,而粗重缚则是由于无明和业力所导致的深重束缚。通过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修行,可以逐渐摆脱这两种束缚,实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综上所述,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在佛教修行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以清净的戒律和正见为因,以善清净心和善清净智慧为果,能够涵盖无量的深奥三摩地境界,并帮助修行者解脱相缚和粗重缚的束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