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诊 》第6讲:望舌苔

《中医三诊 》第6讲:望舌苔

00:00
09:55

望舌苔


望苔色

白苔——属于表证、寒证。

表证:需要解表,发散风寒、风热。可用生姜汤、葱白汤;金银花、板蓝根、菊花、薄荷等。


寒证:需要除寒,吃点热性食物。如:当归生姜羊肉汤。 到了冬天常吃,对阳虚体质的人非常有效。

黄苔——属于热证、里证 。

舌苔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为热结。


需要清热:如:金银花、菊花、板兰根、夏枯草、黄连等。多吃苦瓜、黄瓜、西瓜、绿豆等。少吃肥腻、油炸食物,最好不喝酒,不吸烟。 


灰苔——属于里证。舌苔灰而且干——属与里热证,需要清热。

舌苔灰而润——属于寒湿证,需要祛寒。艾灸是最好除寒的方法,简单易学。


黑苔——属于里证;黑而燥——说明热极;黑而润——说明寒盛。


大家要注意,望舌苔是重点,可分辨寒热的轻重,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必须反复研究各种舌象来提升自己望舌的准确性,提高诊断水平。

那么如何来区分苔质的厚薄、润燥、腐腻呢?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讲讲:


望苔质

厚薄苔——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


薄苔—通常指正常人,病初、外感表证,或内伤轻病。


厚苔—属于邪盛入里,或内有痰饮、有湿、或食物积滞。需祛湿或帮助消化。少吃甜腻厚味的食品。


润燥苔——测津液之多少


润苔(滑苔)—说明津液未伤,属阳虚、或寒湿内停。需要祛寒除湿。


燥苔—说明津液已伤,属于热盛伤津,或阳虚气不化津。需要清热或通阳。

腐腻苔

腐苔——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


腻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层油腻状粘液。


腐苔——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所致。说明体内有食积、痰浊、内痈、湿热。


腻苔——属于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所致。说明体内有湿浊、痰饮、食积、湿热等。


祛湿:用车前草、薏苡仁(米仁)、藿香、佩兰、茯苓等。多吃赤小豆、冬瓜、苦瓜 、丝瓜、马兰头等。


消食:用山楂、鸡内金、神曲、麦芽、陈皮、保和丸等。少吃或吃清淡食物,水果、蔬菜之类。

剥脱苔

光剥苔(镜面舌)——说明胃阴枯竭,胃气将绝。

俗话说"不怕舌上脏,就怕舌上光"


花剥苔(地图舌)——说明胃之气阴两伤。

需要补气阴:如:西洋参、百合、雪梨、山药等。小儿要调理脾胃。


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脱、在舌诊中第一眼就能看到,必须牢记各代表什么症状,做准确判断。


望舌临床意义是什么呢?

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正气的盛衰:

舌质:红润—气血旺盛;淡白—气血不足


舌苔:苔薄白而润—胃气旺;舌光无苔—胃气阴亏虚

分辨病位深浅:

舌质:红舌—气分,绛紫—血分。舌苔:薄苔—表;厚苔—里。

区别病邪性质:

舌质:瘀斑、瘀点—瘀血;  胖大—说明痰湿内停


舌苔:黄—热 ; 白—寒; 腐腻—说明多痰饮、湿浊、食积

推断病情进退:

苔:白→黄→灰黑——病邪由表入里,由寒化热    表示病情进展


苔:厚→薄——表示病情消退。


 以上是望诊的全部内容,分类很细,希望大家要花时间去理解,对照图片多听几遍慢慢领会。这些是基础中的基础,否则诊断就会出现偏差,或误诊。


这一节就讲到这里,感谢你的收听、点赞和转发。下一讲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