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农村孩子的写作之源

寻找农村孩子的写作之源

00:00
05:38

教师们谈起学生作文来无不皱眉,都埋怨农村孩子见识少、语文基础差,远不如城里孩子。作文课上是:学生怕写,老师难教。在新课程的推进中,如何改变这种令人尴尬的状况?我走的路子是将农村作文教学与农村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乐学”课堂,寻找农村孩子的写作之源。

一、引导观察,发现素材,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新课标下的小学习作教学,应遵循观察思维与表达相结合的原则。小学生的认识能力还比较差,有许多很好的写作素材有意无意地在身边滑过,而到写作时却没有内容可写了。这是小学生学写作的通病,也是学生怕作文的原因所在。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从典型的事例上学会发现素材,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记得开学不久的一次卫生大扫除,同学们到教室的角落里取扫把时突然窜出一只大老鼠,同学们七手八脚围追堵截,消灭了老鼠。我进教室时,“战斗”刚结束,课桌椅横七竖八。我问明了情况后,引导学生回味一下,让大家及时把这件事记在素材本上。我告诉大家可以成为我们作文的好材料。恰巧,有一次语文测验,要求写一件发生在教室里的事,有许多同学以“教室里的战斗”为题,写得有声有色,很成功。我在班上进行了表扬,并把文章张贴在教室里,供同学们学习,同时把它推荐到“校园之声”广播站进行广播。如此,使同学们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又有互相交流、共同欣赏的机会,使学生尝到了发现素材的甜头,激发了他们继续作文的欲望,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克服了畏难情绪。

二、留心生活,挖掘素材,变“无米之炊”为“找米下锅”。

农村孩子作文时,常会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其无“米”的原因,主要是不善于留意身边的一些事物所致。农村孩子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里,天地广阔,接触事物多。他们住在树木茂盛的村庄,玩在广阔的田野;见的是飞禽走兽,又熟知五谷、果菜的生长。这些都充实并丰富了孩子们的见识。然而新课标下的小学习作教学,要求教师要遵循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相互转化的教学规律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一次记“童年趣事”的习作课上,我抓住了上述农村孩子的见识契机,便即兴发问:同学们有谁上树逮过鸟?有谁下河摸过鱼?又有谁爬树摘过果,去草丛里捉过蝈蝈?还有谁进树林抓过知了?这一问,也许是一发击中了同学们的童趣吧,同学们的话匣子打开了,一向沉默不语的习作课此时变成了讨论激烈的说话课。我充分让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亲身经历作口头表述后,趁势引导学生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同学们描述了一件件逮鸟摸鱼的动人趣事,勾画了一幅幅摘果抓知了的逼真画面,真是令人欣慰。上树逮鸟,下河摸鱼,爬树摘果,去草丛里捉蝈蝈,进树林抓知了等等无穷趣事,农村孩子无不经历过。这些别有情趣的事儿给孩子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农村孩子还参加过丰富多彩的劳作活动。如割草、喂兔、喂羊、放牛砍柴、喂鸡狗鹅鸭,煮饭炒菜。还有田间锄草、施肥浇水、灭虫打药等。这些劳作会使孩子们从中获得深切的感受。

如许的趣事,良好的印象,美好的画面,深切的感受,我总要求学生留心观察,注意事物前后那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插曲,把这些素材记在素材本上,在学生头脑中储存起来,产生众多表象,就会变成经验。到作文时,只要我命题切入学生生活面,引导又恰当,学生提笔写作就如清泉冒出,源源不断地流注笔端。这就是作家们说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三、走出课堂,丰富素材,变“力不从心”为“得心应手”。

新课标下的小学习作教学,还应体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既能提高他们的认识,又能使他们开阔视野,丰富素材。我时常组织同学们参加春游、野炊、登山、拔河、瞻仰烈士墓、观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在活动中,既指导他们如何认识生活,又现场教给他们组织材料的方法,打破了单纯地从课堂到课堂,从作文到作文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由此,“材料仓库”就会更加丰富起来,写作时就会“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有学生反映说,自己平时无意经历的活动和老师带领大家开展的活动大不一样。同样的活动,平时觉得并没有多少意思,而老师组织的,觉得很新鲜,很有兴趣,又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丰富了写作素材。作文时就觉得有话可写。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学们就可以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作文处处在,生活即作文。农村生活为农村孩子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善于挖掘,充分发挥农村生活得天独厚的优势,定能开创新课标背景下农村作文教学的课堂新样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