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一批根治欠薪典型案例。记者注意到,问题企业恶意注销以逃避法律责任是本次典型案例聚焦的一大问题。
最高检第七检察厅厅长张相军介绍,随着劳动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和相关部门处置欠薪举措的落地,大部分劳动者可以顺利追回本来属于自己的劳动报酬。“但实践中,还存在一部分因企业恶意逃避欠薪致使劳动者工资支付不到位、执行难等问题,往往这些情况涉及劳动者较多,欠薪金额较大。”
人社部门责令其支付员工工资后,湖南一公司“消失”了
湖南某教育公司逃避支付劳动报酬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一案显示,2020年9月25日,该教育公司因未依法足额支付劳动者朱某的工资,被长沙市某区人社部门作出行政处理决定,责令其依法足额支付员工工资。该教育公司为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申请公司注销登记。2020年11月27日,该教育公司办理注销登记。
2021年6月15日,区人社部门以该公司为被执行人向某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21年12月16日,法院以该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长沙市某区人民检察院发现本案线索,遂依职权启动监督。
2023年6月15日,区检察院督促区人社部门依法向法院申请变更某教育公司的原股东为被执行人,并建议法院依法准确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法院采纳检察建议,恢复执行后,某教育公司的原股东履行了行政处理决定,将拖欠的员工工资全部支付到位。
通过对该案的分析研判,检察机关发现,企业恶意注销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形并非个案,区检察院通过全面排查,发现被执行企业恶意注销致行政机关错误认定被执行主体线索8条。
办理同类案件后,上海检察机关推动出台文件防范企业恶意注销
在上海某餐饮公司劳动欠薪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案中,该公司同样通过恶意注销的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工资。
案情显示,上海市某区人社局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理决定时,发现某餐饮公司已注销,后该局撤销原《行政处理决定书》,但未作出新的行政处理决定。钟某某等多名劳动者认为区人社局应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未申请,致使其未能及时获得劳动报酬。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间,陆续向上海市某区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
区检察院审查认为,该案涉及35名劳动者,个别人员为超龄用工,且大部分为农民工,因申请人身份及救济方式不同,仅通过行政检察无法全面维护其权益,需要检察机关多个职能部门共同介入。行政检察部门遂制定多部门开展监督的工作方案,牵头组建由行政、民事、刑事、控告申诉检察人员组成的“涉农民工线索办理团队”,开展专案办理,并一体履职,接力开展监督工作。
检察机关向区人社局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重新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并责令三名股东支付拖欠工资及加班费。因公司股东拒不支付,支持劳动者民事起诉。经上述工作仍有部分劳动者未获支付,遂督促区人社局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线索。
经过检察机关一体履职,35名劳动者的欠薪全部追回。针对办案发现的企业恶意注销治理难题,区检察院会同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制定上海市首个基层《关于建立涉劳动纠纷案件行政监管与行政检察工作衔接机制的意见》,防范企业恶意注销风险。
行政和检察机关如何衔接?如何防范企业恶意注销风险?记者查询发现,去年,上海市虹口区发布了劳动纠纷案件行政监管与行政检察工作衔接的相关文件。
据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官网消息称,该文件在征求区内主要行政机关和街道的意见基础上,围绕防范和降低市场主体恶意注销风险,构建事前的注销预警、事中的审查提示、事后的协同监管的“前-中-后”全流程审查机制,最大限度降低恶意注销问题。
文章称,在前端,行政执法机关通过向市场监管部门发送《限制注销预警函》,提出限制注销预警商请,市场监管部门接函后,通过审核判断,暂缓或限制办理注销。在中端,执法部门要加强审查提示,结合案件情况适时告知企业不得擅自注销登记等情况,提示法律风险。在后端,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应根据注销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另外,该文件还提出探索将恶意注销行为纳入市场主体信用状况评估体系,发挥信用约束作用。
最高检:对企业恶意注销欠薪、法院执行不规范等开展专项监督
张相军介绍,2022年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依法护航民生民利”专项活动,2023年又延长一年,并单独将就业领域作为重点监督领域,将农民工作为特定群体之一纳入合法权益维护重点范围。
同时,最高检鼓励各地检察机关结合本地实际,围绕“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开展特色“小专项”行动,指导安徽、江西、海南、云南、甘肃、新疆等地区,办理此类行政检察案件约2600件,为农民工讨薪2.3亿余元。
张相军表示,今年,检察机关将进一步结合“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持续聚焦劳动就业领域特别是新就业形态领域,充分发挥行政检察职能,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强对行政审判和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推动依法惩治恶意欠薪行为;积极运用大数据监督模型,在抓好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的基础上,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向新就业形态领域拓展,有针对性地督促解决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欠薪多发问题。”张相军介绍,最高检将进一步指导各地开展劳动就业领域“小专项”行动,对企业恶意注销欠薪、法院执行不规范等情形,开展专项监督,建立长效机制,有力推进劳动者欠薪问题的源头治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