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三彩童子荷叶枕:古韵中的清凉与童趣

博物院|三彩童子荷叶枕:古韵中的清凉与童趣

00:00
04:41

立夏已过,天气转热。在即将到来的暑日,现代人勉强靠空调和冷饮续命,而古人为了能得一日清梦,也有各种避暑“神器”,陶瓷枕就是其中一样。

陶瓷枕最早创烧于隋代,唐朝以后开始大量生产。由于它具有光洁细润、质坚清凉的物理特性,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逐渐成为古人的理想夏日寝具。甚至于,在古人眼中,瓷枕还有独特的养生功效,如《本草纲目》中就有“久枕瓷枕,能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的记述。

在市井文化繁荣的宋代,陶瓷枕款式众多,有兽形枕如龙枕、虎枕,有人形枕如孩儿枕、仕女枕,在外观体型上还有长方、八方、椭圆、银锭、圆腰、鸡心、云头、花瓣等区别。这些陶瓷枕多出自民窑,其装饰题材主要采用自然景物和民间生活情景,反映出当时当地的民情风俗。

1977年,河南省上蔡县某宋墓出土了一件三彩童子荷叶枕,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人的精神世界与生活情趣。

三彩童子荷叶枕,陶器,宋代,长33厘米,宽16.5厘米,高15厘米,现藏河南博物院

这件童子荷叶枕的底部是粉白色的长方形托板,托板上卧着一个童子,上方是一片弧形的荷叶,从两端向中间倾斜形成枕面。

童子形象栩栩如生,神态天真可爱,他面目圆润,头微微上仰,身穿荷叶短裤,颈饰项圈,左手压于身下,右手则执荷叶于身上,仿佛正在享受着夏日炎炎中难得的清凉。

在荷叶状枕面和童子臂部之间,左右各有一个折叠的小荷叶,将整个枕头巧妙地连接成一体,把光身顽皮的小童在水中戏闹的场景表现得惟妙惟肖,既美观又实用。

夜深人静之时,头枕童子荷叶枕,当肌肤触及那一丝凉意,似乎就能摆脱难耐的暑热,即刻便沉浸在充盈着童趣与清凉的梦中世界。

专家解读

据河南博物院馆员郝飞雪介绍,宋代孩儿枕共分为娃娃枕与童子荷叶枕两种形式,在设计风格上略有区别。

第一类形式的孩儿枕以童身为枕体,背部略下凹作枕面,俗称娃娃枕。娃娃枕以稳定、平衡和舒适为设计主旨,孩儿身体大都腰背圆实,且头部一般都大且圆,神态憨厚可爱。古代民间用“短胳臂短腿大脑壳,小鼻子大眼没有脖”来形容古瓷绘画或雕塑娃娃枕,非常贴切。

另一类孩儿枕多为童子侧卧床榻上,孩儿双手持物做造型摆派,或手拿荷叶或手拿灵芝,荷叶或灵芝翻卷覆盖孩童身体,成弧形枕面,以供人枕之。这种孩儿枕枕体饱满,动感性强,讲究线面变化和转折部分的含蓄柔和之美,俗称童子荷叶枕。

两种孩儿枕都客观真实地体现了当时宋代儿童天真活泼、积极向上的整体精神面貌,反应了宋代以来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或向往,以及劳动人民希望多子多福的大众心理。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