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丨三彩童子傀儡戏枕:多子多福的美好祈愿

博物院丨三彩童子傀儡戏枕:多子多福的美好祈愿

00:00
02:59

“头枕牡丹脚蹬莲,生个孩子做状元。闺女小子团团转,荣华富贵万万年。”婚礼现场,亲友们常用稚童、牡丹等意象作吉祥语,祝福小家庭多子多福。其实,这个喜庆的习俗在几千年前就有了。

三彩童子傀儡戏枕,陶器,宋代文物,高9.8厘米~11厘米、面长48.5厘米~48.8厘米、面宽17厘米~18厘米、底长47.6厘米、底宽13.9厘米。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天真烂漫的儿童在庭院围栏边、树阴下无忧无虑的嬉戏。右边儿童执一提线木偶,神情专注;左边的两个儿童配合着他的表演,左手提锣、右手拿棰,敲得热热闹闹;吹笛而动,手舞足蹈。

这件枕头经过谁人之手?她在想些什么呢?也许是新婚的年轻夫妻,期盼自己的小家庭和和美美;也许是操持家务多年的母亲,希望孩子健康快乐;也许是年事已高的老人,愿家族子孙繁茂,福寿绵延。

这幅快乐玩耍的童年画面,不仅表达了枕头使用者对孩子的喜爱,也体现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希冀多子多福、家族昌盛的美好愿望。

专家解读:

据河南博物院陈列部主任李琴介绍,婴戏题材是陶瓷器装饰中常见的传统纹饰内容。大多刻画孩童天真活泼、逗人喜爱的特性,蕴涵着社会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普遍心理和共同愿望。其盛行主要源于中国浓厚的祈求人寿年丰、多子多福的思想意识,有学者认为道家“无为、自然”的精神以及其所衍生的“童心说”思想,也是婴戏图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婴戏图用于瓷绘装饰工艺始见于唐代,风行于明中期以后,并一直盛行到清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婴戏题材用于陶瓷上的寓意略有不同。从唐代直至明中期,其寓意以企盼多子多福、吉祥如意为主。但随着中国古代科举走向鼎盛阶段,考取功名等本与婴孩无关的寓意也开始被引入到婴戏图中,如五子登科、加官进爵等,表达当时人们望子成龙,希望将来科举高中的美好愿望。到乾隆时期,陶瓷婴戏图的画面充满着升官发财的祝愿,如五子夺魁、五子连科、瓶生三级等,另外,官窑中出现的百子图等儿童嬉戏场景则有粉饰太平盛世之意。

这件三彩童子傀儡戏枕呈长方形,前低后高,中间微凹。枕面中部的主题纹饰为婴戏图,两端为折枝牡丹纹,枕四侧刻划连续花叶纹。内容丰富有神韵,生活气息浓郁,体现了宋人讲求文人情趣、崇尚自然、注重质朴的审美风尚和精湛的制瓷技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