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仗打掉9000发冲锋枪弹!山炮兵部队,为何还打起了近战?

一仗打掉9000发冲锋枪弹!山炮兵部队,为何还打起了近战?

00:00
05:33

在抗日战争中,我国军队的武器装备比日军要差很多,就陆军部队而言其实相差最大的并非步兵轻武器,甚至于咱们的不少轻武器性能还要更好,关键是炮兵方面的相差实在太大了。

且不说当时日军的独立重炮部队,其步兵师团就编制有炮兵联队、步兵联队则有联队炮中队和速射炮中队、就连步兵大队也有九二式步兵炮小队。

而当时我国军队主要装备的火炮只是迫击炮,诸如75毫米山炮这样的武器都算是“重型武器”了,配置的级别还相当高。

当时一般只有少数步兵师才会配有山炮,至于野炮、榴弹炮,往往就是能配置在独立炮兵部队,战时再随机配属了。

就当时国内的各军系部队来说,拥有最强规模炮兵的是中央军部队,紧随其后的则是晋绥军部队。

晋绥军之所以有规模较大的炮兵,主要是得益于太原兵工厂,该厂出产的75毫米山炮数量相当大,此外还有一部分88毫米野炮和105毫米重山炮。

正是因为有太原兵工厂的加成,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晋绥军有9个炮兵团的编制,此外还有个炮垒大队,顶着炮兵第30团的番号。

在著名的忻口战役中,晋绥军炮兵主力全数参战,打出了几万发炮弹,极大地支援了步兵的作战。

而在太原会战失利后,晋绥军炮兵虽然损失惨重,还丢掉了太原兵工厂,但成功后撤的炮兵依旧保留了5个炮兵团和1个炮兵干部团的规模。

在这些保留的炮兵团里,有一个团的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炮兵第25团。

这个团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在1938年底时它跟着傅作义出走绥远,脱离了阎锡山的晋绥军体系,而成为了傅系绥军的炮兵基干。

在1939年底,傅作义率领第8战区绥西部队对包头日军的作战中,这个炮兵团就发挥出了极大作用。

当然,在发挥炮火支援作用的同时,也因为一些因素招致了意外的损失。

这次意外损失使得炮兵第25团损失了8门山炮,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炮兵并非是遇到危险就弃炮而跑,而是尽可能与来袭的鬼子步兵进行了交战后,不得不弃炮的。

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在战后第8战区参战部队的弹药消耗中,我们能够看到炮兵第25团的士兵消耗了大约9000发冲锋枪弹。

我们都知道,炮兵是远射程参战单位,而冲锋枪的有效射程很近,在正常的战斗模式下,炮兵部队根本无需拿着冲锋枪来上阵冲击。

炮兵第25团之所以能消耗9000发冲锋枪弹,显然是鬼子步兵摸上来的结果。

在这里,我们要分几点讲讲这个情况。

首先,为何晋绥军的炮兵会装备冲锋枪,并有相当数量的弹药?

这是因为太原兵工厂当年制造的军火品类,相当丰富,其中美国的汤姆逊冲锋枪便是仿造兵器之一,而且总产量可能达到了4万支之多。

经历了从中原大战到全面抗战初期的战斗后,晋造汤姆逊损耗不少,但在1938年阎锡山整军时,晋绥军全军依然装备了10012支冲锋枪。

这些冲锋枪除了配备给步兵部队外,也给炮兵部队配发一部,以供自卫。

炮兵第25团出走绥远是在1938年底,而包头之战是在一年之后,当时该部的冲锋枪当然还有装备,并有相当数量的弹药。

而之所以出现近距离交战,最后还丢掉了8门山炮的情况,则跟临战部署有关。

当时炮兵第25团分出一个营,加强给新31师用于攻城作战,该营随指挥部在黄草洼占领阵地。

包头之战打响后,日军在城区外围据点的援军纷纷增援,炮兵营遂调转炮口打击了日军骑兵第13联队的援军,并将其歼灭大半。

但当时的战情变化迅速,日寇的增兵不止是骑兵集团所属部队,第26师团的援军也上来了。

在城内、城外激战正酣的时候,黄草洼的步兵守军换成了新32师94团的一个新兵营,而日寇新扑上来的则是2个步兵大队的主力。

在日军步兵的猛攻下,这个新兵营显然抵抗不了太长时间。

这样的话,炮兵就危险了。

而据第35军的参战人员后来回忆称,因为战前炮兵司令只考虑了胜利的情况,没有考虑失败的状况,所以山炮阵地配置在了绝地,撤退的时候来不及开道。

但很显然,从冲锋枪耗弹9000发的情况来看,这些炮兵的警卫人员还是尽可能进行了抵抗。

在后撤作战中,炮兵也付出了阵亡20人、负伤44人、失踪19人的代价,占参战人员总数约10%。

在武器折损方面,除了8门山炮撤不出来外,其他损失是2支步枪、5支马枪、3支手枪,相对来说枪支损失不大。

所以可见炮兵参战部队的兵力主体还是撤出来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炮兵们还缴获了鬼子7支步枪,这说明炮兵在突围时也是打死了一部分鬼子步兵,方能缴到枪支。

因此此战虽然损失了8门山炮,但并非全无亮点,而且人员主体撤出后,也算是保存了有生力量,为部队的重建保留了火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