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弹决定国家命运?为何美国对付伊拉克和俄罗斯的态度大相径庭?

核弹决定国家命运?为何美国对付伊拉克和俄罗斯的态度大相径庭?

00:00
14:29

美国,一个特立独行的超级大国。

曾经有个笑话,问世界上最薄的两本书是什么?答案是英国菜谱和美国历史书。

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美国自1776年至今不过245年历史,即便从1620年《五月花号公约》签订之日算起,美国历史相比于其他国家也依然相形见绌,而相比于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则更是望尘莫及。

然而,今天的美国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因为没有历史包袱的掣肘,再加上“南北无强国,东西两大洋”的优越区位,以及丰富的工农业资源,越来越多的外来移民纷至沓来,共同形成了美利坚民族,并最终在1776年独立建国。

美国的建立,对于美洲乃至世界而言都是名副其实的大事件,因为在1783年最终击败英国殖民者后,美国的发展就一飞冲天,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一骑绝尘的黑马。

1865年,美国北方资产阶级集团在南北内战中击败了南方的种植园主集团,并大大缓解了种族矛盾,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铺平了道路。

随后以1867年美国从沙俄手中购买阿拉斯加为标志,美国在北美大陆的领土扩张基本完成,具备了和整个欧洲几乎相当的巨大体量。随后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天赋异禀的美国后来居上,GDP更是从1894年开始领跑全球。

俗话说“仓廪实而知荣辱”,对美国而言,国力强则生争霸心,美国也开始了称霸全球的跃跃欲试。

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浑水摸鱼并未给美国带来梦寐以求的霸业,英法虽然元气大伤但依然主导着世界,美国只能在远东九国会议后继续卧薪尝胆。

为实现称霸全球的目标,美国扶持德国法西斯上台,摩根财团等更是直接资助希特勒,最终导致法西斯集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将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二战作为美国一手主导的大棋,最终帮助美国在战后一跃成为超级大国,具备了在国际社会呼风唤雨的巨大能量。

作为英国殖民者尤其是爱尔兰裔白人主导建立的国家,美国可以视为英国的Plus版本。而英国在欧洲最擅长的就是“离岸平衡手,大陆搅屎棍”,为了让欧洲大陆保持均势从而保证英国的本土外围安全,英国奉行“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找事精神,令欧洲大陆国家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而美国也继承了这种“大陆平衡”的精神,不同的是美国以美洲大陆为“岛”,面对的是亚欧非三洲组成的超级大陆。

为了保持霸主地位,美国对不听话的各国都采取了统一的打压针对政策,但打击的方式却大相径庭。具体来说就是对伊拉克这样的小国,美国习惯辣手摧花、眼都不眨。而对于俄罗斯这样的大国,美国则是嘘寒问暖、把酒话桑麻。

那么很多人尤其是伊拉克就奇了怪了,莫非敌人也分高低贵贱的三六九等?伊拉克就活该被殴打吗?

对此美国一再表示,确实如此,并且还表现出了再来一次的强烈愿望。

又是一个笑话,说美国记者问美国总统为什么美国要攻打伊拉克?答曰:因为美国怀疑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记者又问,那为什么不以这个理由攻打俄罗斯呢?答曰:因为俄罗斯真的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谈笑风生间,已经将俄罗斯与伊拉克的命运安排得明明白白。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拳头是最大的真理,美国之所以对俄罗斯忌惮三分,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有着令美国及西方国家胆战心惊的恐怖实力。

作为苏联的直系继承者,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继承了70%的遗产,包括巨大的国土面积和令人不寒而栗的核武库等。

和美国一样,苏联在经历了二战前的建设和二战中的洗礼后,也一跃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并在战后同美国进行了45年的冷战对抗。

在整个冷战时期,虽然苏联的综合国力稍逊一筹,但军事实力罕有其匹,尤其是核武器数量更是一骑绝尘。这使得俄罗斯虽然在苏联解体后综合国力一落千丈,彻底掉出了超级大国序列,但军事实力依然恐怖。

而核武器,就是俄罗斯的护国神器。

从1945年7月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莫可德沙漠中璀璨放射开始,世界就由此进入了有核时代。

而在见识到了美国给日本广岛长崎连续“下单”的恐怖威力后,苏联加快了研制核武器的进程,并最终在1949年成为第二个拥核国家,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随后,英法中等国陆续成为拥核国家,核武器也成为大国地位的重要象征。

因为核武器毁天灭地的恐怖威力,尤其是有“杀敌一千,自损一千二”的特殊功效,毕竟谁先使用核武器,就大概率会成为全民公敌。所以当世界进入有核时代,第三次世界大战也几乎销声匿迹。

而这也意味着,美国不会也不敢对俄罗斯霸王硬上弓,毕竟俄罗斯比它还要硬。如果一意孤行,最终即便能赢,也是遍体鳞伤、肠子悔青。

所以,硬的不行,就只能步步为营,比如保持接触,然后想办法温水煮青蛙慢慢搞定,毕竟当年的苏联就是死于颜色革命,相信未来的俄罗斯也不会太过聪明。

所以美国对俄罗斯,只能小火慢炖慢慢品。

苏联解体后,给俄罗斯留下了占全世界12%的科研力量,这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经济长期一蹶不振,但武器装备水平依然长期不逊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因为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国的远走高飞,以及寡头集团勾结西方资本吃里扒外贱卖苏联国有资产的因素,使得俄罗斯彻底失去了苏联时期强大而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俄罗斯依然能够依靠出卖油气资源以及出口武器维持生存。

所以尽管当今的国际市场依然由美国主导,俄罗斯纵然有几百年坐吃山空混吃等死都挥霍不尽的资源也没有掌握石油等资源的定价权,但依然有实力和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对抗。

尤其是一旦国际市场波动,比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国际油价一路飘涨,俄罗斯由此进入了经济复兴的黄金时代,随后十年俄罗斯经济发展一度相当亮眼,在逐步恢复元气的同时有了和西方国家叫板的强大实力,直到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爆发后美国等西方国家重新对俄罗斯进行严厉制裁,最终导致了俄罗斯经济的春天戛然而止。

所以,俄罗斯不仅能和美国进行鹿死谁手的较量,更能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下艰难求存。

相比之下,伊拉克虽然也是名副其实的石油富国,但却和俄罗斯不可同日而语。

作为名副其实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中东自古以来就是乌烟瘴气的存在。因为历史、宗教、民族、领土等争端和冲突,中东的每一寸土地都流淌着动荡不安的基因,在这里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

而在石油资源被大规模发现后,中东更是吸引了各大国的目光,因此这里也更加动荡不安。

苏联成立以来,为打破帝国主义的围追堵截,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包括在中东寻找着力点。由于当时的伊拉克实行亲西方政策,因此苏联支持库尔德武装与之对抗。

不过1958年之后,伊拉克逐渐和苏联友好,苏联也相应地转变了反伊的外交政策。

但再亲苏的伊拉克也终归是资本主义国家,而且美国为围堵苏联在二战后建立了“巴格达条约组织”,相当于中东的北约,伊拉克也自然成为美国盟友。

虽然伊拉克很快退出该组织,但随着越南战争的拖累导致美国元气大伤,进而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1年的瓦解。随后美国在1974年建立美元石油霸权,伊拉克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自然也就被美国收入麾下。

1979年2月,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随即伊朗作为美国中东盟友的历史彻底结束,为遏制伊朗,美国支持萨达姆上台,伊朗和伊拉克在1980年爆发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作为用最先进的武器打的最原始的战争,给伊拉克和伊朗造成了两败俱伤的巨大影响。不过萨达姆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不断膨胀,最终萌生了消灭科威特,称霸大中东的野心,于是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伊拉克被打得满地找牙。

不过作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土豪,伊拉克最不缺的就是补牙的钱,虽然小钱钱买不来核武器,好不容易有了进展的核武器研究又被以色列炸毁,但萨达姆野心不改,在2002年欧元横空出世后企图以欧元冲破美国控制,扭转美国“石油换食品”的桎梏。

而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在石油换食品的长期封锁下,伊拉克一直过得紧巴巴,所以军队也相当豆腐渣。使美国也敢于联合英国等盟友再度辣手摧花,将萨达姆同志彻底推下万劫不复的悬崖。

事实证明,“手中无剑”和“有剑不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毕竟某种程度上说,有了核武器,本身就意味着实力更强。所以印度才会拼了老命地研制核武器,并最终被巴基斯坦彻底封印。

俄罗斯和伊拉克的不同境遇,主观上体现的是美国与众不同的问题处理方式,毕竟楼塌了就点蜡烛摆花,放着机械不用就是要轻拿手抓,一定以“人权至上”的宗旨确保每一名被困者都能栩栩如生地重见天日避免成为“人渣”。

但本质上,俄罗斯与伊拉克的不同境遇体现的还是实力差距下的不同命运。概括来说,大国和小国虽然没有明显的界定,但自古以来就是南辕北辙的存在,在发展轨迹上也是大相径庭。

一般来说,小国因为实力不足,为了生存只能墙头草随风倒,顶天了也就是个炸药包,所以只要做好防爆准备,打小国就是砍瓜切菜。再加上美国虽然属鹰,但习惯于群狼行动,每次战争基本都是前呼后拥。所以强大的实力注定殴打小国时必定摧枯拉朽,打得对方满地找牙。

但大国由于体量庞大,实力强,所以不仅难以一击毙命,而且还极有可能被反杀,即便打赢也是元气大伤给了别人趁虚而入的可能,所以不能硬碰硬。

应该说,这是美国在经历惨痛教训后的选择。因为在朝鲜战争期间,它就以对付小国的思想一头扎入了新中国的怀抱,然后遭到了新中国前所未有的迎头痛击。

而后在苏联的支持下,新中国不仅没有被朝鲜战争拖垮,反而越打越强,美国最终不得不在停战书上签字画押。

而后,美国再未对大国当面锣对面鼓地直接开战,毕竟一个小小的越南都能让美国遍体鳞伤,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就更让美国无语凝噎了。

另外,经历了二战的洗礼,以及核武器的恐怖制衡之后,美国也如同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年人,在经历了年轻时候的打打杀杀后,美国终于明白暴力解决不了所有问题,而且很多问题根本不需要诉诸武力。

但问题是不听话的敌人依然巍然屹立,尤其是某些大国,所以美国依然不会放弃战争之外的所有努力。

在各领域全方位对抗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应对的挑战无疑更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做好完全准备。

而因为大国对抗本就具有排他性,意味着大国之间难以结盟,所以我们在防范白头鹰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北极熊。

对于任何国家而言,小富即安都不是最美好的宿命,尤其是大国,所以为了生存大国只能自力更生、自强不息。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莫名其妙的天使哈

    美国历史虽短,却成超级大国,打压政策统一但方式各异

    AI小书童 回复 @莫名其妙的天使哈: 小书童觉得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历史背景都不同,彼此应互相尊重哦~

  • 滚滚长江东逝水hts

    侵略别国当强盗才是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