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乡村医生邓佩勋:心脏手术后第三天出院工作,近60岁仍打算攻读学位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乡村医生邓佩勋:心脏手术后第三天出院工作,近60岁仍打算攻读学位

00:00
16:45

“说了这份工作要干一辈子,不能说话不算话。”湖北咸宁嘉鱼县潘家湾镇卫生院的乡村医生邓佩勋,获得了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在这之前,57岁的邓佩勋已经作为乡村医生,在东村工作了近40年,见证乡村医疗条件的点滴进步。

“能得到这个奖,是大家对我的认可。实际上,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我觉得很平凡。”邓佩勋说,“认认真真把自己的事做好,我的目标就是这样。”

他毫无怨言地承担着卫生室最苦最累的活儿,比同事到得早、走得晚,同事打趣他“除了看病,没事可干”,村民夸他“比亲儿子还亲”。

年近花甲,邓佩勋从没想过退休的事,如果条件允许,他希望能“活一天就搞一天”。听闻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可以免试专升本,他打算继续攻读医学本科学位。“活到老,学到老,我觉得这是医生必须的。”

邓佩勋。图/受访者提供

【1】每天工作超14个小时,对村里的健康档案倒背如流

采访只能约在晚上8点之后。

在这之前,邓佩勋已经工作了超14个小时。早上6点之前,他会到卫生室拖洗地板、清洁桌椅、打扫厕所、整理文档。等同事7点半上班,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

下午5点半,同事们下班,他吃完妻子送来的晚饭,把接待了一天病人的卫生室恢复到窗明几净的样子。除此之外,还要整理工作登记、财务报表。“有时候8点都回不来,得忙到九十点。”

回到家还不算完,他要一一回复手机上的信息,叮嘱病人如何吃药,解答村民的一些疑问,将近12点才睡觉。

“事情必须当天做完,如果留到第二天做,那就做不完、做不好了。”邓佩勋说。

在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之前,邓佩勋曾获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劳动模范”、湖北省“十佳乡村医生”、“咸宁市先进工作者”、“嘉鱼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他的卫生室先后被评为省“示范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示范村卫生室”“最美村卫生室”等。

他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张贴在东村的宣传栏上。这对他而言,既是鼓励,也是压力,“群众都会监督你,如果做事不认真,是对不起所有人。”

他患高血压十几年,几年前确诊冠心病。去年9月,他因上班时常感到心痛、胸闷,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心脏的一根血管已经堵塞了75%,必须植入支架。术后第三天,他实在牵挂工作,出院回村。

“有些病人比我病得还厉害,都要出去打工赚钱,我觉得自己没那么娇气。”邓佩勋说。

如今,乡村推广医养结合,乡村医生除了日常的看病,还需要管理全村人的健康档案。

邓佩勋对这些数字倒背如流:东村一共4508人,1064户。其中高血压患者514人,糖尿病患者149人,精神病患者34人,心血管疾病患者34人,癌症39人。16岁以下青少年455人,65岁以上人群468人,居家养老22人,其中大部分是半自理的老人,出门不便,每周一次的随访体检,村医要上门去做。

许多慢性病如果早发现早治疗,完全能够延长患者寿命,提升生活质量。作为乡村医生,邓佩勋需要持续跟进这些慢病患者的病情发展,让他们按时吃药,按时检查。

刚开始,总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病人,觉得自己身体并无大碍,不愿意配合治疗。邓佩勋只能不厌其烦地讲述提前干预的作用,配合宣传讲座、邻居共同说服,用身边的人做例子,讲述排斥治疗是如何把小病拖成大病的。“多做几次工作,慢慢都能理解了。”

邓佩勋为村民诊治。图/受访者提供

【2】父亲早逝坚定学医之心,挑水两三月终得拜师成功

每每谈到学医的初心,邓佩勋总会提起早逝的父亲。

父亲也是一名乡村医生。邓佩勋四五岁时,就被父亲用尼龙线绑在身后,跟着他去家家户户上门巡诊。

到邓佩勋9岁,他已经可以给父亲打下手。记忆已斑驳,但邓佩勋还忘不了父亲写得一手好字。他本有机会以父为师,学得父亲的一身本领。可惜,年仅38岁的父亲因突发脑出血早早离世。

邓佩勋仍然记得那天的场景,父亲突然喊头痛:“我不得了,你快把我搞到大医院去。”当时村里没有车,几个人帮着用两根棍子搭成担架,把他抬到五六公里外的镇卫生院。

父亲住院期间,邓佩勋每天下课后就和母亲去医院陪护。当时卫生院的条件差,没有做手术的条件,连测血压的仪器都没有,家里也穷,没能力把父亲送到更好的医院。

住院9天后,邓佩勋眼看父亲突然高喊一声,“不得了,不得了”,就这样走了。

父亲从病发到离世的痛苦神情,一家人束手无策的无力感,让邓佩勋坚定了学医的目标。

1981年,14岁的邓佩勋离家前往武汉江夏法泗镇卫东村,跟随一位老医生做学徒。失去父亲这个顶梁柱,邓佩勋一家生活很拮据,连500元拜师费都是母亲向亲戚们借来的,“当时一头猪才卖几十块钱。”

“那时候学医不比现在,学一个技术很难的,有苦说不出来。”邓佩勋说,他既是学生,也是员工。平时在师父的店铺做杂工,农忙时要帮忙下地挑谷子,有时还要帮师父带孩子,“要是不做,他不告诉你技术。”邓佩勋说,“当时学徒都是这样的。”

邓佩勋初学医时,没有机会得到医学院系统的培训,如果想学到更多技术,只能靠自己打听哪里的大夫医术高明,主动拜师学艺,取百家之长。

跟着师父出诊时,邓佩勋听说一位老医生很擅长用中草药治疑难杂症,“当时流行黄疸肝炎,他几副药就能治好,治小孩头上长疖子、跌打损伤、蛇咬伤,都很厉害。”

但当时老医生们并不愿意轻易传授医术,通常只传给子女或亲戚。“我们潘家湾镇离江夏也不远,他怕我学过去,影响他们家生意。”

邓佩勋尝试拜师很多次,都被拒绝。但他发现,这位七十多岁的老医生没有子女在旁,和老伴相依为命,生活有诸多不便。当时村里没有自来水,人们只能去河边挑水。老医生岁数大了,挑不动,也怕河边湿滑,只能央求路人帮忙。

邓佩勋隔三岔五来帮忙挑水,刚开始老医生也拒绝。他坚持了两三个月,老医生终于答应收他为徒。

为了瞒着师父,邓佩勋总是在晚饭后出门,有时回到家已是十一二点。“回家路上黑漆漆的,走得都害怕,后来花十几块钱买了辆自行车,才稍微好点。”邓佩勋跟着这位老医生学了三年,直到他去世。

邓佩勋为受访者诊治。图/受访者提供

【3】“别人打牌从早到晚也蛮辛苦,我觉得做事也很开心”

从20世纪80年代回村做赤脚医生,邓佩勋见证乡村医疗条件的点滴进步。

村里的道路从泥巴路变成石头路,再到水泥路,邓佩勋的出行方式也从步行变成骑自行车、摩托车。

八九十年代,村民都不富裕,许多人没钱看病,只能赊账。从医以来,邓佩勋为病人垫付应急医药费20万余元,为病人减免医药费5万余元。2000年后,国家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看病的一部分费用由政府报销,自此,村民才不用赊账看病。

早年间,村卫生室的制氧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都是邓佩勋自己出钱买。2014年,三村合并,在县、镇卫生部门的支持下,邓佩勋主持修建了面积达18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此后,有了国家投资,乡村医疗条件有更大的改善。

如果邓佩勋的父亲现在发病,或许能得到更妥善的治疗,或许就不会轻易病发离世。

去年,东村卫生室配备了心电图检测仪器,检查结果可以直接发给县人民医院的医生诊断。如果急需治疗,村卫生室有应急药物,邓佩勋会开车送患者到镇卫生院,镇里有救护车,能将病人送到更大的医院。

从医之初,邓佩勋会紧张,担心治不好病人,“万一打针有反应怎么办”。1993年,他取得了省卫生厅颁发的乡村医师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之后,他在安徽、河北、湖北等地的专科学校学习临床医学,并于2010年12月15日考取了国家执业助理医师。

邓佩勋笑言,他从此不再是“无证驾驶”,变成了“正规军”。持证上岗和不断学习的积累,让他有了更多行医的底气。

“劳动模范”并非一日修得,邓佩勋坦言,二三十岁时,也心不定。既有结婚、买房、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也怨过太辛苦,划不来,“别人天天打牌,我当医生坐家里干一天。”

络绎不绝的患者让邓佩勋没有太多时间烦恼,“病人太多了,没时间评估这个病人要不要接受,该治疗就要给他治疗。”邓佩勋愈发体会到,学医必要修德,“我只能尽量做到完美。”

他不再抱怨辛苦,“别人打牌从早到晚也蛮辛苦,我觉得自己做事也蛮开心,病人痊愈之后很感谢我,哪怕后来转院,也会感谢我没有耽误治疗时机。”邓佩勋说,“如果带着情绪上班,那就没意思了。”

收入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后,邓佩勋没有更多的物质欲望。“开始决定学医,就没打算能赚多少钱。都是乡里乡亲,条件也不是很好,收很多钱,良心过不去。而且你涨价,他们就到别人那里去看病。”

邓佩勋的目标很简单,“能解决温饱问题就行,能把子女培养好,让他们自己创造财富。”子女没有辜负他的期待,邓佩勋的儿子博士毕业,如今在大学教书,女儿也考取了教师编制,在小学做老师。

到了知天命的年纪,邓佩勋把年轻时的打牌爱好也戒了。“脑子里老是想着病人的情况,打牌不仅学不会,而且速度慢,没人愿意跟我玩。”东村村卫生室另一名村医曾春林打趣他,“除了看病,他没事可干!”

邓佩勋走访村民。图/受访者提供

【4】若条件允许希望一直不退休,获奖后打算申请专升本

邓佩勋有过很多走出乡村、获得更高收入的机会,都被他拒绝了。

2007年,邓佩勋的叔叔打算到深圳开办私人诊所,邀请他合伙,许诺一个月一万元的工资。2014年前后,一位省领导到东村调研,提到邓佩勋工作这么认真,应该调任镇卫生院,做管理岗位。

邓佩勋放不下村民,“东村这么多人,乡里乡亲的生了病,想找我看很不方便。”思虑几番,邓佩勋婉拒了这些机会。

他清楚,乡村的医疗条件远比不上城市。他曾做过调研,潘家湾镇14个村卫生室,四十多名医生,其中超过60岁退休年龄的就有14名,“现在村里几乎都是老医生,青黄不接。”

邓佩勋的外甥从卫生学校毕业后,到东村卫生室跟着他学了两年,考取镇卫生院的编制后,便离开了。他还曾把侄子当作接班人来培养,后来侄子也离开了乡村。

“都不愿意留在村里。”邓佩勋说。他曾希望一双子女学医,但他们都觉得,父亲工作得太辛苦,“365天地工作。”

他们亲历父亲为了工作缺席子女的高考、从年夜饭桌上中途离席、在儿子婚礼的当天下午赶回卫生室上班,不希望像他一样“又苦又累”。

近几年,邓佩勋在新闻上偶有看到“躺平”一词,但并不十分理解。他说自己没有这样的想法,“现在很多方面的东西都要努力学习才能赶得上,否则就会被慢慢淘汰。”

邓佩勋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听说凭借这一荣誉,能免试专升本,攻读医学本科。他目前还在读医学专科,明年毕业,打算未来继续完成本科学业。“活到老,学到老,我觉得这是医生必须的。”

虽然即将60岁,但对他而言,退休似乎还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我没想过退休,只要条件允许,我能活一天就搞一天,帮助老百姓解决一些问题。”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