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个全自主运行系统示范工程——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已于今天上午10时16分开通。至此,青岛地铁运营线路增至8条,运营里程增加至348公里,运营车站增加至169座。
畅达30.8公里,提高出行效率
据介绍,6号线一期整体位于西海岸新区,起于灵山湾站,终至横云山路站,全长30.8公里,共设21座车站,分别为灵山湾、辛屯、华山、星海滩路、赵家庙、毛家山、西门外、北门外、王家港、九顶山、钱塘江路、扒山、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港头、薛家泊子、马家楼、抓马山、青岛九中、河洛埠、山王河、横云山路。其中在王家港站可换乘1号线,在辛屯站可换乘西海岸快线。全程运行约50分钟,全程最高票价6元。
6号线一期串联了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自贸区、中德生态园等西海岸人口集中、产业聚集的重点区域,线路开通后将大大加强这些区域之间的联系,全面加强西海岸新区与青岛东岸和北岸城区间的快速交流,深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作为西海岸新区的第三条地铁线路,6号线一期的开通将加快补齐西海岸新区南北向的交通短板,为国家级新区建设提供更加便捷的轨道交通支撑。
6号线一期不仅是一条发展线,还是一条民生线。途经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青岛滨海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黄海学院等医院、院校以及大型社区,开通后,将极大提高沿线居民、学生出行效率,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历时4年,主打创新技术
6号线一期于2019年12月开工建设,工程建设高峰时期,现场建设者达到5000余人,工程历时4年多建设完成。“6号线一期开通”更是列入了今年青岛市政府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办好的实事。
作为青岛地铁打造的首条智慧地铁示范线,在建设、运营中采用了许多新工艺、新技术。由青岛地铁集团联合中车四方股份、中车四方所、上海富欣、中兴高达等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首个列车全自主运行系统,让列车拥有了“最强大脑”。列车行进无需地面信号指挥,可以根据时刻表,自行确定要运行的时间、速度和行驶的区域,实现自主控制、智能启停。
6号线一期开通是全自主运行系统示范工程的成功落地,标志着我国在城轨领域取得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成果,实现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由“从无到有”到“技术领跑”的跨越,揭开了中国城轨列车运行控制领域的崭新一页。
在6号线一期的建设中,青岛地铁集团西海岸建设分公司历时10个月攻克了装配式车站设计、生产、拼装全链条施工难题,完成6座装配式车站共计12万吨的主体结构拼装,同时在站台板、楼梯、设备安装、变电站等19个方面采用预制装配工艺。6号线一期也是国内地铁首次在暗挖车站大规模应用“主动支护技术”的线路,该技术获评国际领先水平。另外,首次采用大规模盾构集群作业,区间机械化率达91.6%。青岛地铁集团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复合再生储能装置每年节电约600万度。在横云山路站、抓马山车辆基地采用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装机容量0.9兆瓦。
6号线一期还大规模采用了“多等级减振道床+预制轨道板”及CPⅢ技术,铺轨质量TQI指数、噪音指标显著降低,保障列车“悄无声息”地在地下穿行。值得一提的是,6号线一期还大规模使用了清水混凝土工艺,在7座准清水车站采用简装工艺,细腻如镜的纹理与色泽,充分展现混凝土的自然质感。
车站充满“智慧”,运管效率升级
6号线一期运用了智慧车站、智慧运维系统等诸多智能技术,建成了全场景、全功能的智慧车站,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视觉识别、检修机器人等技术,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突发情况,实现了运营业务的自动化控制和智慧化管理,让车站拥有更“聪明”的“智慧大脑”,让运营服务和管理,实现了从“手工操作”到“人工智能”的升级,大大提高了运营管理效率。
青岛地铁运营公司锚定“AAA级高水平开通目标、设备高质量运行、人员高效率运作,建立适配TACS的运营管理新体系”总目标,坚持党建统领、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以“管理、技术、智慧、安全”为抓手,在“新、细、美、智、融”上持续发力,累计完成约3000余人次岗位取证,编发513部规章、71部应急预案,完成了264项演练,各项初期运营准备工作均已完成,行车组织、站务运作及设备维保工作已正常运转。
为助力6号线一期开通首日的客运服务保障,青岛市地铁志愿服务协会提前摸排线网需求,精准招募145名青年志愿者,其中包含30位沿线高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用亲切的笑容和热情的服务,又一次向广大市民乘客展示了青春担当。
地铁6号线一期的建设和运营,对于青岛地铁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青岛地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次生动实践。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