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被熊猫扑倒,“未受伤害”亦有反思价值 | 新京报快评

保育员被熊猫扑倒,“未受伤害”亦有反思价值 | 新京报快评

00:00
04:45

据媒体报道,4月23日,重庆动物园两只大熊猫“渝可”和“渝爱”在进食过程中,追逐并扑倒了一名女饲养员。对此,该动物园发布公告,称保育员放好食物后,引导“渝可”“渝爱”到食物投放点的过程中,两只熊猫追逐保育员,导致保育员被扑倒。保育员未受到伤害,两只熊猫也未受到影响。事发后,该园熊猫馆已对后续的饲养操作做出明确要求,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乍一看,这似乎只是一件熊猫与保育员之间发生的日常小事,但如果深究就会发现,这一事件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动物园在管理层面的不足。

都知道,从事野生动物饲养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一旦野生动物失控,很容易对饲养人员造成伤害。2020年10月,上海野生动物园一名工作人员在猛兽区实施作业时,就遭到棕熊攻击不幸身亡。

大熊猫看似憨态可掬,但也同样是标准的熊科猛兽,对人的攻击行为也并不罕见。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2019年,全世界圈养大熊猫制造的伤人事件多达数十起,其中涉及工作人员的就有4起,两起造成重伤,后果十分惨痛。

所以,这次事件中,饲养员和动物本身均安然无恙,这值得庆幸。但是,“未受到伤害”,并不意味着此事没有反思价值。

首先,当下社会中“熊猫”刻板形象的传播,是一把“双刃剑”。随着社会发展和传播手段的进步,科学环保、善待动物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大熊猫、长江江豚等珍稀野生动物的形象已经家喻户晓,并有了熊猫“圆滚滚”、江豚“街溜子”之类的“萌化”形象。

这种将熊猫等野生动物卡通化、人性化“包装”的做法虽增加了珍稀动物的亲和力,但也容易让大众产生特定野生动物“乖巧温顺”、可以像“宠物”一般亲近的错误印象。

现实中,过度萌宠化的营销,不仅容易造成公众对熊猫攻击性的忽视,也可能使一些动物园在日常管理上疏于防范。而从事熊猫饲养的工作人员如果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在面临威胁时就可能不会作出果断反应,这或许会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其次,在饲养员等岗位的专业培养、岗位培训管理的体系和制度建设上,相关方面也需加以完善。一个现实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系中,相关专业的设置较少、起步晚。目前,我国只有“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等为数不多专业与之相关,针对动物园的特定课程较少。

在很多动物园产业发达的国家,很早就有培养专业动物园饲养员的学历教育专业。这些专业在日常教学中,会对相关理论和技能进行系统学习和实操训练。这其中包括野生动物的饲养、环境丰容和行为训练、展示环境管理、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等内容。

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是一个行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我国不少地区,由于相关行业发展快速、人员需求大,加之薪资待遇不高,因此,饲养员岗位人员来源较复杂,有着门槛低、流动性大、专业化程度不高等特点。这也是各种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伴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持续深入人心,动物园这一业态,已经成为受众面极广的旅游和科教消费业态。

因此,要想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饲养员日常工作流程的专业性,以及饲养员培养流程的专业化,有必要提上日程。而人们也期待,能够看到一个更加规范、安全、科学的动物园产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