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毛主席长征诗 袁国平

和毛主席长征诗 袁国平

00:00
03:51
袁国平
和毛主席长征诗
万里长征有何难?中原百战也等闲[1]。
驰骋潇湘翻浊浪[2],纵横云贵等弹丸[3]。
金沙大渡征云暖,草地雪山杀气寒。
最喜腊子口外月[4],夜辞茫荒笑开颜[5]。
作者简介
袁国平(1906—1941):原名袁裕,字醉涵,笔名最寒,湖南邵东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10月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第三大队学习。先后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五次反围剿作战和红军长征。曾任工农红军第四师党代表、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教导师师长兼政委、红军步兵学校政委、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等职。
1941年,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在一次突围激战中,袁国平中弹负伤,为了不连累战友,他举枪自尽,悲壮牺牲,时年35岁。
注释
[1]中原:本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这里指中国。
[2]潇湘:即潇水、湘江,是湖南境内的主要河流,这里指湖南地区。
[3]云贵等弹丸:云贵高原就像弹丸之地一样。
[4]腊子口:从四川省通往甘肃省的要口,地势险要。1935年9月16日至1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与国民党军队的三个团在这里发生了一次战斗,红军取得胜利,史称腊子口之战。
[5]茫荒:辽阔的荒野。
解读
这首诗是作者在结束长征并读了毛泽东诗作《七律·长征》之后写下的。首联写对于红军战士来说,万里长征并非难事,而那数不清的战斗也不过是平常事。颔联写到红军驰骋潇湘大地,纵横云贵高原,作者亲历过这些战斗,也见证了红军的确是一支英勇顽强的队伍。颈联的“征云暖”,生动地写出了强渡大渡河与巧渡金沙江时的高昂士气。“杀气寒”则突出强调了爬雪山、过草地时艰苦的自然环境给红军带来的挑战,但是,红军战士无惧艰辛,最终取得了胜利。尾联写红军战士取得腊子口之战的胜利后喜悦的心情。
这首七律生动鲜明地写出了长征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场面,展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静雅悦读

    前排围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