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是很多人都向往的超大城市,这里居住着超过2200多万人口,然而在很久之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很小的渔村,上海的陆地都是长江裹挟而下的泥沙堆积而成,漫长的岁月里,长江出海口疯狂造陆地,600年的时间里造出一个新上海,这种现象是好还是坏呢?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从青藏高原始发,自西部向着东方,横贯中国中部区域,一路跌宕起伏,激流澎湃,经过11省市,汇聚几百条支流和多个湖泊,汇聚成全长有6300公里的壮观水体,途径复杂多变的地形。经过高原山川和平原,最终从上海崇明岛东向流入东海,形成了奔腾到海不复还的自然景象,长江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同时也仅比世界第一大河流相差三百公里左右。长江年流经量高达万亿立方米,水体流经流域面积达到了18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国土面积的二成左右。长江的制造陆地的能力非常强大,每年携带的西沙能够缓慢地建造万顷的土地,这种制造陆地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地球的离心力,受到潮汐的影响,把淤积的泥沙逐渐缓慢地堆叠和沉积,大量的泥沙在河流流速放缓的位置停留下来,最终汇聚到一起,形成了不断增加的陆地板块。长江携带的泥沙数量,相当于几十万个球场面积,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这些泥沙很多都是水体裹挟下来的岩石等,搬运自流经的山体等位置,河流浪涛冲击奔腾的过程中,巨大的石块拍碎成砂砾,混合着淤泥等,最终变成了泥沙。用这么多的泥沙建造陆地,可想而知,陆地成型的根基都是依靠这些泥沙的冲击和积累。长江制造陆地的能力,追溯上海的历史就能看出,大量的泥沙通过长江的水流冲刷到上海所在的入海口位置,堆积成长三角的陆地。这个过程实际上有着几千年缓慢的过程。唐朝时期上海所在的位置大部分位置,已经变成了陆地的模样,长江主流区域改道,海岸线固定之后,北岸泥沙和淤泥的堆积,逐渐推展江苏南通和上海崇明岛的形成。唐朝之后,长江主流改道,使得长江南岸的泥沙淤积减少,上海的海岸线得以稳定下来。而北岸的淤泥,则加速了南通和崇明岛这个一千平方公里岛屿的形成,而且在清朝时期就形成了这个规模的土地面积了。长江三角洲在过去的六百多年时间里,增加了数十万公顷的土地面积,这个强大的造陆能力,也是非常了不起了。长江里的泥沙都是怎么来的呢?长江水流湍急,途经高山峡谷河滩多种地貌,裹挟山体中流失的砂石和泥土还有河流的沉积淤泥层等,根据有关科学家的计算,认为长江每年要裹挟带走的泥沙总量,会达到10亿吨!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堆积起来是极为恐怖的,如果用这么多的砂石制造陆地,可想而知多可观。长江在出海口疯狂造陆地,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长江制造出来的陆地包括湿地,这样的位置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净化水质,保护生物繁衍的作用,湿地也是人类家园中珍贵的资源。从这点来看,长江能通过自然的力量,制造出大片的陆地,当然是好事了。长三角位置地形复杂,很多陆地可以作为耕地使用,成为鱼米之乡的富庶佳话。上海的崇明岛现在的土地面积超过1200平方公里,都是几百年间长江不停携带泥沙堆积而成,这个岛上目前居住的人口接近70万,也是长江入海口附近的大岛。但是长江流域因为水土流失严重,逐渐影响了长江建造陆地的能力,国家正在加大对长江的保护,包括在重要的江段禁止捕捞和打鱼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是单一位置出现的,现在从长江源头到途径的很多位置,都需要增强保护意识,长江的奔腾活力减弱后,将会影响其携带泥沙的能力,也将会让其造陆能力衰减下去,就像一个走不动路的老者,开边从不知疲倦的奔跑,到慢吞吞气喘吁吁的挪动,如果长江变成这样的话,说明长江的沿途生态,都需要加大保护力度。随着长江水体资源的恢复和再生功能的复苏,相信未来长江依旧会在出海口建造出更多的陆地,给我国提供更多的可使用面积。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