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35·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00:00
03:44
35·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o)?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bdo)莲蓬。

【题解】《清平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两个乐调命名,后为宋词常用词牌,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辛弃疾等均用过此调。

【注释】1.茅檐:指茅屋。2.吴音:江西上饶古时是吴国领土,所以这一带方言为吴音。3.相媚好:互相说喜爱要好的话。4.媪:老妇的敬称。5.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6.织:编织。7.无赖:顽皮的意思。

【串译】用茅草盖的屋子房檐低矮,门前溪流岸边长满青草。不知是谁家的两位白发老夫妻喝过几杯酒后,醉醺醺地用地道的土语相互对话取悦,语调柔媚亲昵。大儿子在河东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我最喜欢的顽皮小儿子卧在河边剥着莲蓬玩耍。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是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词中深入反映了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表现了积极主张抗金和实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作品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是南宋爱国词中的领袖一代。《全宋词》存词六百二十多首,是唐宋词作家中存词最多的一个。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