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人们大家好,很高兴又能够和家人们一起来学习经典,一起来承传圣贤的智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菜根谭》,《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98.拔去名根,融去客气
[原文]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
[注释] 名根:名利的念头,即功利思想。千乘:比喻富贵的生活。古时把一辆用四匹马拉的车叫一乘。一瓢:瓢是用葫芦做的盛水器,这里是指用瓢来饮水吃饭的清苦生活。 尘情:俗世之情。
[译文]名利思想没有彻底拔除的人,即使他能轻视富贵荣华而甘愿过清苦的生活,最后仍然无法逃避名利世俗的诱惑;一个受外力影响而不能在内心加以化解的人,即使他的恩泽能远播四海乃至遗名万世,其最终仍然算是一种多余的伎俩。争名夺利之累人累心,人所共知,而名利之诱惑确实也很大。一个人不铲除名利的观念,随时都会被追逐名利的念头所牵引,不论如何标榜清高,退隐林泉,都不过是以退为进的托词。尤其在唐朝,退隐成了争名的一种方式,即所谓的“终南捷径”。许多人不如意时便高歌隐退,一有时机,便马上出山步入仕途。
如当时的卢藏用精通琴、棋、书、画,人称“多能之士”,很容易就考上了进士。但考上进士后的卢藏用却怎么也得不到主管官员的赏识,一直都没有安排他上岗工作。在心情极度郁闷之下,他写了一篇《芳草赋》 发了一通牢骚,然后就跑到终南山当隐士了。在山中,他跟随道士们学道术,据说练得了一身辟谷的本事,可以好些天不吃饭。但卢藏用知道做隐士并不是他的追求,就一直在琢磨着如何下山找个官做。他苦心在山中呆了好些年。皇帝在长安办公,他就住终南山;皇帝移驾洛阳,他就跟着跑到嵩山隐居。于是大家都知道这小子醉翁之意不在酒了,就赠给他一个“随驾隐士”的外号。后来, 武则天知道了他之后,终于把他请出山去了,赏了他一个左拾遗的职务,后来做到了吏部侍郎。他如愿以偿做了官,却把自己的人格缺陷暴露殆尽。在官场上他是个很没用的人,面对各路权贵跑官要官,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出卖自己的良心同流合污。史书中说他“趑zī趄jū诡佞nìng,专事权贵,奢靡淫纵”。 再后来,唐玄宗以他曾经拍过 太平公主的马屁为由,把他流放到广东,晚节不保。
要是卢藏用早知道自己最终落得如此下场,会不会有悔吝之心呢?同样是在终南山中当道士的隐士 司马承祯在长安呆了几年后,最后还是决定重返山中修行。临行时,卢藏用指着云遮雾罩的终南山对 司马承祯说:“司马先生,山里面风景真不错,您老好好享受吧。” 司马承祯回答说:“在贫道看来,山里风景倒可忽略,重要的山中是有一条通往官场的捷径。” 只有真正集正气于身,回归纯真品性的人才可能淡泊名利。其实一个人执着于隐世或出世,都只是外在名相的追求,关健是要看他的德能修养,是正气存内还是满脑子私心杂念,是利国利民还是一心为己,是追求酒色财气,名利富贵,还是追求精神解脱,逍遥自在。
99.天地缩图,人之父母
【原文】I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qiān,好恶有则,便是燮xiè理的功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亦是敦睦的气象。
[注释]愆:过失、错误。燮xiè理:调和、调理。怨咨:怨恨、叹息。
【译文】我们一个人的身体就等于是一个小世界,高兴或愤怒都不可以犯错误,对于好恶也要有一定的标准,这就是和谐调整的功夫;大自然就像人类的大父母,要让每个人没有牢骚怨尤,使万物没有灾害而顺利成长,这是造物者的一番恩德,也是天地间一片平和祥瑞的景象。天地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以及风雨阴阳的调和,使万物生长化育。田地的收成很多时候是取决于天气的。也许春天风调雨顺,以为今年会丰收,但如果夏天一直不下雨,收成自然就比预想中的少;也有的时候正在为麦子遭灾而苦恼,果树却结出了累累的果实。人力在大自然的面前显得何其薄弱。有一个年轻的农夫每年都祈求丰收,但真正有好收成的时候并不多。当一年的辛苦又换来了一个不好的收成时。农夫再也无法忍受了,他对地神抱怨说:“你真的能保证我们享受太平吗?我明明虔诚地祈求,怎么还会有和去年一样的饥荒?如果我是你,我会好好地计划雨天和晴天,让大家年年丰收。也许你根本就听不进去我的话,但是,如果能够让我控制大气的话,我就会……”农夫继续发牢骚,地神终于开口了:“好吧,就让你自己掌控试试看。”农夫高兴地说:“好。我现在需要雨……”话还没有说完,他的田地上空果然下起雨来了。他又试了一次:“出太阳!”雨真的停了,阳光和煦地照射着田地。年轻的农夫能够自由掌控自己田地的天气,于是他欢天喜地地开始工作。首先,耕田播种,种子播完之后,他说:“下雨!”马上就下起了雨,一直下到他喊停为止,然后让太阳出来晒暖田地,过了几天,芽就冒出来了。到这里为止,一切都很顺利。以后的日子里,农夫不断地下令下雨或者放晴,自己完全掌控着天气。为了让秧苗快点长大,他就把阳光加强了许多,直到看到秧苗都快要被晒枯萎了,便又急忙命令下大雨,有一次因为急着回家有事,他忘记了停止降雨,很多禾苗都被淹了。一年下来,别人都和平常一样或多或少的收获到粮食,年轻的农夫却为了操控天气而费尽心力,不是阳光太强,就是雨水太多,结果什么收成也没有,自己反而筋疲力尽。他感觉自己再无力来掌控天气了,就把改变天气的能力还给了地神,全心全意的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大自然给每个人的待遇都是一样的,要善于利用身边既有的资源,来增加我们的收获,而不是每天牢骚满腹,怨天尤人。那样既使是自己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也会因为我们自己的躁动而完不成大事。天地经常狂风暴雨或者暴日久旱,就很难孕育出好的生命气象,一个人假如整天狂喜暴怒,就不能培养出完美的人格和良好的气质。古人说天人合一,其实天地和人是一体同观的。外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人的情绪:面对春风和煦心情就会相对愉悦,面对阴霾狂风情绪就会相对凝重。而人心的变化也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外环境;当人心道德泯灭,为逐利不顾一切,外环境就千疮百孔,天灾人祸接踵不断。“天地缩图,人之父母”。天地就如同我们的父母,给予我们阳光雨露,空气土壤,却从不需要任何的回报,而人类却如同无知的孩子,只是一昧任性的索取,从来没有考虑过父母有限的资源,会因为无度透支而消耗枯竭,更不用说我们心怀感恩了。只要回观近几十年身边的环境变化,就能够清晰看到后果的严重,未来的堪忧。残酷的现实已经呈现出来了,真的要静心思索:我们这一代人将给后代子孙留下了什么?下一步我们将走向何方?人类唯有回归敬天爱人的本性,与天地合其德,这个世界才能和谐平安,生机盎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