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民:中国航天事业的“助推器”

任新民:中国航天事业的“助推器”

00:00
08:06

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欢迎收听安徽省科技馆《科学家故事》节目。本期为大家讲述:


任新民:中国航天事业的“助推器”


 伴随着轰鸣声,火箭犹如一条巨龙缓缓升起,冲向太空……这是观众在安徽省科技馆三楼“箭指长空”展区看到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时的震撼场景。作为我国太空科技的骄傲,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有力支撑保障了我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的成功实施。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背后有位托举者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安徽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任新民。


任新民1915年出生于安徽宁国,著名导弹和火箭技术专家。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领导和参加了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领导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组织研制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他还组织研制“氢氧发动机”,助力“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我国首个通信卫星送上太空。


为了发展我国卫星通信事业,1975年,中国航天史上著名的代号为“331”的通信卫星工程拉开了大幕。任新民担任该项工程的总设计师。这一工程需要把通信试验卫星送到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承担这一重要任务的是长征三号运载火箭。


虽然早在1970年中国已经通过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但是东方红一号的轨道近地点430公里、远地点2075公里,与36000公里的轨道高度仍有很大的距离。


为了能顺利把卫星送到所需的高度,任新民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第三级动力装置上。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争议的焦点就是第三级动力装置是采用常规推进剂还是采用液氢液氧为推进剂。相比较于推力明显不足的常规推进剂而言,氢氧推进剂的好处很多,最主要的就是高能量,可以提高卫星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的运载能力。但它同样也存在缺点,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比较多,难度大,研制周期相对较长。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任新民表示:“干事情总是有困难、有风险的,只要我们正视困难,知难而进,勇于攀登,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在任新民的坚持下,第三级动力装置采用了液氢液氧为推进剂。


然而,在试验过程中,氢氧发动机第一次启动时却出现了3次“缩火”现象。所谓缩火,就是氢氧发动机点火启动后,刚刚喷出来的长长火焰很快就缩了回去,紧接着又喷出来,形成了喷火、缩火的反复过程。这一问题让氢氧发动机推到了悬崖边上,因为这是关系到火箭发射成败的问题。眼看距离火箭发射的排期越来越短,任新民亲自坐镇问题分析会,力图在最短的时间找到答案。在攻克了一个个难题之后,“缩火”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长征三号也得以按时出厂运往发射中心。


但是,接下来还有重重考验。


1984年1月29日,随着“点火”的口令,在发动机启动的轰鸣声中,长征三号托举着东方红二号缓缓升空。然而,东方红二号并没有达到预定的同步轨道,这次发射试验失败了。

经过仔细排查,问题恰恰就出在氢氧发动机上。这让主抓长征三号研制工作并且力主氢氧发动机方案的任新民倍感压力。经过系统的分析、计算和试验,仅用了70天,任新民和他的团队就解决了氢氧发动机经过长时间滑行、在高真空失重条件下启动这一重大技术关键问题,并在随后的试验中取得圆满成功。


1984年4月8日19时20分,随着火箭发动机点火后震耳欲聋的轰鸣,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搭载着东方红二号试验卫星腾空而起,直插太空。20分钟后,运载火箭第三级氢氧发动机准确推动卫星入轨,卫星与运载火箭完成分离。经过调试和姿态调整,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做好了开通通信试验的准备。


10天后,利用这颗卫星,北京和新疆实现了第一次卫星通话,也在同一天,中国中央电视台实现了第一次电视直播。


从新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的成功研制,到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被送入太空,从负责卫星通信工程,到把载人飞船送上太空遨游,在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里程碑和功勋簿上,几乎都能找到任新民的名字。


2017年2月12日,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一生的任新民永远离开了我们。回首任老的工作经历,凭借着一次次零的突破,任新民就像与他大半生相伴的火箭助推器一样,将中国航天推向一个个光辉的制高点。


主办单位 | 安徽省科学技术馆

运营机构 | 喜马拉雅安徽营销运营中心

主        播| 张文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