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欢迎收听安徽省科技馆《科学家故事》节目。本期为大家讲述:
竺可桢:中国天气预报“第一人”
他每天观察并记录物候和天气,一生写下800多万字日记;他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观测站,初步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他开启了中国人独立自主预报天气的先河;他就是我国近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
“2月6日,局报晴转多云,东风1-2级, 最低-7℃,最高-1℃。”
上述内容是1974年2月6日竺可桢先生去世前一天,用颤抖的手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下的当日天气,此时的他已经不能再如往常一样出门观察和记录了,只能通过收音机收听当天播报的天气。一生严谨的他在记录中加了“局报”二字,这也是竺可桢先生一生中的最后一篇日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在日记本里完成了一个气象学家的最后职责。
写日记是竺可桢的“嗜好”,除了1935年以前写的日记在抗日战争期间丢失以外,从1936年1月1日到他去世的前一天,共38年零37天,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全部完整地保存着。翻开竺可桢的日记可以看到,他每天不仅记载着当天的天气情况,还记下花开花落、春去冬来等信息。这些内容并不是竺可桢随便写的,而是当作一项科学观察的工作来做的,非常认真、细致。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米粮商人家里。儿时的竺可桢就十分喜爱学习,5岁时就能认识上千个字。有一次,他聚精会神地蹲在门口数着从房檐上滴下的雨滴,数着数着,突然发现门口的石板上有一排小坑,水滴落下来的时候正好落在坑里。他觉得奇怪,立即跑去向母亲请教。
母亲说:“你别看一滴水没有什么厉害的,可日久天长就能把石板滴出一个小坑来。孩子,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会有所成就的。”小竺可桢点了点头,牢牢地记住了母亲的话,学习更加勤奋了。从此,“水滴石穿”这一格言成了竺可桢的座右铭,伴随着他从绍兴的家乡小镇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1918年,从哈佛大学获得气象学博士学位的竺可桢先生,拒绝了美国多所高校的邀请,怀着一腔报国为民的热情,返回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当时,国内的气象科学事业十分落后。特别是天气预报业务,由外国人把持的上海徐家汇天文台发布。回国后的竺可桢先生立志要为国家的气象事业做点事,一头扎进了东南大学,终于在1921年在东南大学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将气象纳入地学系,并任系主任,亲自讲授气象学、世界气候等四门课程,编写《气象学》讲义,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气象学界的早期人才。此后,在竺可桢的推动下,气象学开始成为东南大学地学系中的一个独立专业,而不再是以往其他地学专业的附属课程。这也是首次将气象学作为一个专业纳入到国立大学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体制中,跨出了中国气象高等教育的第一步。
1927年,竺可桢终于等到一个机会,有望打破外国人对中国气象事业的控制。当时,南京决定创建气象研究所。在蔡元培邀请下,竺可桢先生出任气象研究所所长,在南京创建了北极阁气象台与地震台。1930年元旦北极阁气象台开始正式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警报,开创了我国自行气象预报的新纪元。
1962年,已是72岁高龄的竺可桢终于实现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他高兴地说:“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入党后,竺可桢在一篇万字思想汇报中,把自己比喻成 “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决心“老老实实地尽力而为之,所谓一息尚存此志不容懈怠。”
在思想研究领域,竺可桢作为一位“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先行者,始终从科学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在安徽省科技馆的“减碳之路”展厅内,一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觉盛宴正在上演。步入展厅,你会被“碳∙钟”“气候危机”“风暴模拟室”等展品所吸引,它通过直观的画面和身临其境的体验,向我们展示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现实。此外,“新能源赛车场”“清洁碳源”等展品也向我们展示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通过这些展品,观众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更能深切感受到“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
主办单位 | 安徽省科学技术馆
运营机构 | 喜马拉雅安徽营销运营中心
主 播| 吕律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