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金融办“来了”!聂杰英首度介绍北京金融新征途

北京市委金融办“来了”!聂杰英首度介绍北京金融新征途

00:00
11:43

3月21日下午,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聂杰英在正式“履新”一天后,就如何进一步推动首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接受了媒体的专访。

一天前,即3月20日上午,北京市委金融办、市委金融工委及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正式挂牌开展工作。这意味着陪伴大家近六年的原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挥手再见”,北京金融也将踏上新的征途。

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是中央金融决策管理部门,众多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平台、金融行业协会、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目前,北京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规模达到215万亿元、约占全国一半。2023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663.1亿元,同比增长6.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9.8%,创年度占比新高;贡献了全市约五分之一的财政收入,金融业支柱地位持续巩固提升。

“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聂杰英在采访中坦言。但同时她也表示,将紧盯北京金融领域重点任务、抓紧抓实各项工作,支撑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做出北京金融领域的新贡献。

做好“五篇大文章”,北京将展开这些重点工作

新京报:市委金融办、市委金融工委及市金融管理局正式揭牌。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做好“五篇大文章”,北京将开展哪些重点工作?

聂杰英:首先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关注,也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

可以说“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科技金融方面,我们将利用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契机,全力以赴不断丰富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我们注重提升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科创企业的能力,将不断深化认股权综合服务等方面的试点改革。另外我们进一步健全PE/VC被投企业服务机制,推动机构推荐的上千家被投企业纳入市区两级“服务包”,更有针对性地服务PE/VC投资过的“种子企业”,帮助企业更快成长。

在绿色金融方面,我们积极探索建设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绿色金融体系,我们支持北京绿交所建设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与此同时,我们也支持气候投融资的各项试点改革在京开展。

在普惠金融方面,我们积极推进普惠金融专项行动。比如说今年以来,我们的“畅融工程”已经开展了9场专项对接服务活动,同时我们也积极利用贷款服务中心、小微金融服务顾问办公室等一系列平台,做好“融资纾困直通车”。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我们已积极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推送了8.7万户活跃企业的名单,筛选出2.8万户潜在的首贷企业客户,这些都将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在养老金融方面,我们支持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以及长护险等建设;同时我们也支持金融机构开发出一些针对于灵活就业群体的特色养老金融产品,支持机构开展线上线下的适老改造。

在数字金融方面,我们将立足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积极推进金融数字化改革和转型,同时我们不断拓展数字人民币和监管科技试点应用,并在全市积极布局数字人民币的十大应用场景和十大示范街区。

持续建设完善首都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新京报:为实体经济服务也是金融的天职。金融业是北京的支柱产业,在提供融资支持、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要方面北京做了哪些工作?

聂杰英:我们非常重视北京市重大项目的融资需求,积极引导我们的金融机构来对接这些重大项目。在“三大工程”、城市更新、灾后重建等重点领域,北京金融机构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三大工程”方面,今年我们京东平谷智能产业园的“平急两用”项目获得了20亿元的贷款额度,在本月已经发放了1.8亿元,这是全市首个涉及“平急两用”的重点贷款项目。

在城市更新方面,截至今年1月末,我们三家银行的分支机构就已累计授信城市更新项目百余个,总的授信额度超过3000亿元,已经发放的资金超过了千亿元。城中村改造的专用借款已经有8个项目13.7亿元资金获得审批。同时我们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贷款余额,在今年的2月末也已经达到百亿元以上的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在灾后重建方面,去年我们在全国首创了灾后保险理赔互认的新模式,目前我们灾后重建项目的累计贷款余额也达到了400多亿元。

从这些数字中,大家可以感受到北京金融业为实体经济、民生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总体来看,到今年2月末,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已达到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创了2017年以来同期新高,较好地满足了首都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新京报:近年来,北京直接融资成绩“亮眼”,北京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每年都超过1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一。请您介绍下,北京当前在推动企业上市服务方面的情况如何?

聂杰英:到今年的2月末,我们有上市企业805家次,其中境内是476家,它们的总市值在全国位于第一位,境外是329家次;我们新三板挂牌企业数和总股本也是位列全国第一位。今年以来,我们已经实现上市企业数量为7家,其中境内3家,境外4家。

北交所被很多京籍创新型中小企业称为“家门口的交易所”,我们积极支持北交所深化改革稳步发展。目前,北交所上市企业数量已经达到开市时的三倍多,同时有一半以上的企业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应该说,这些企业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潜力。今年以来北交所新增上市企业6家,其中就包括了我们北京市的一家企业。

无论是上面我谈到的间接融资,还是您问到的直接融资体系建设,我们都非常注重发挥金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资本、资金的助力与保障作用。

新京报:金融安全是一项重要工作。北京金融业将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守护首都的金融稳定发展环境?

聂杰英:我们将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强化央地协同机制,持续强化金融风险监测,稳妥有序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同时,我们也将尽最大的努力,为实现首都的高质量发展,营造出良好而稳定的金融环境。

延展阅读

从“金融办”到“金融局”再到“市委金融办”

对于北京市民来说,如果提起北京市委金融办这个简称,稍感陌生的话,那么对于“北京市金融局”这个简称,可能就要熟悉得多。

北京市金融局的“前身”是千禧年前后筹建的北京市金融工委。2005年北京市撤销了金融工委,其相关职能并入北京市国资委增设的金融处。2007年,北京市重新组建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并挂靠北京市发改委。

2009年3月30日,原北京市金融办在全国率先升格为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成为政府组成部门,改变了以往地方金融办不在政府序列的状况。

2018年11月8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同时加挂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牌子,开始履行对“7+4”类地方金融组织的监管责任,已时近六年。

准确而言,2024年3月20日挂牌的北京市委金融办是2023年3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发布后新组建而成的部门。按照方案的要求,“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不再加挂金融工作局、金融办公室等牌子。”随后,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并提出要“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

2024年3月20日上午,北京市委常委、市委金融办主任、市委金融工委书记、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靳伟与聂杰英,共同为北京市委金融办、市委金融工委及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揭牌。

揭牌仪式由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主持,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巢克俭,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杨东宁,北京证监局党委书记吴运浩出席活动,市委金融办、市委金融工委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代表参加揭牌仪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