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宝”文化

福州“三宝”文化

00:00
05:20

      欢迎收听由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推出的《闽都风华——闽都文化》。

      福州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很早就享有“三山巧艺、四海独绝”的美誉。这其中,脱胎漆器、油纸伞、角梳被称为福州“三宝”,三宝工艺品蕴含了丰富的福州文化和地方特色。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福州的“三宝”文化。

      脱胎漆器是福州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珍品。据传清朝乾隆年间,福州漆匠沈绍安在一座寺庙里发现大门的匾额虽然木头已经朽烂,但是漆灰麻布裱褙的底胚却完好无损。细心的沈绍安从中得到启发,回家后不断琢磨试验,继承发扬了传统漆艺,创造出了最早的脱胎漆器。如今福州脱胎漆器种类繁多,除了作为艺术品陈列欣赏,还广泛应用于花瓶、屏风、柜箱等日常生活用品。

      南方多雨,伞因此成了福州人居家出行必备的工具之一。福州人把油纸伞又称为“包袱伞”,意思是出门的包袱中必有伞,可见伞与福州人生活的密切程度。福州的纸伞业繁盛于清代,在清末民国初,全城纸伞店最多时达三百余家,其中以位于中亭街的“杨常利”伞店最为著名,杨常利的伞既能遮挡炎炎烈日而不发泡、不爆裂,还能抵挡倾盆大雨冲淋而不脱骨、不漏水,甚至伞面绘制的图案色泽也不会变,其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精细,精美程度堪称一绝,深受人们喜爱和欣赏。

      福州角梳也有着悠久历史,在清代就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制梳行业。由于造型小巧,精美实用,福州的角梳行业在民国初年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一举成为全国三大制梳产地之一。福州角梳以动物角为原料,主要挑选釆用南方水牛角和北方绵羊角,要求质地坚实、不易弯裂,经过长时间晾干之后,才能用来打磨制作各种款式与大小的角梳。福州角梳的特点是美观耐用,不曲不折,去污而不沾,解痒而不痛。角梳上常刻有精美的图案,栩栩如生,造型多样,工艺精巧。既是生活实用品,又是艺术欣赏品,广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1933年,福州的脱胎漆器、油纸伞、角梳参加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一同获奖,于是被誉为“福州三宝”。

“福州三宝是福州传统工艺的典型代表,不管是对发展地方经济文化,还是塑造城市品牌形象,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价值。它们是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中,福州人引以为豪的文化品牌。

      以上内容由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喜马拉雅福州服务中心共同推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