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没了护工”,这不是杞人忧天

“当你老了,没了护工”,这不是杞人忧天

00:00
03:25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歌词安静而美好,但现实却可能是“当你老了,没了护工……”这一点都不好笑,更不是杞人忧天。

两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主任张伟滨委员针对护工缺口大的问题举例说,在上海某公立医院,运行床位4000余张,但在岗登记备案的护工人数仅为260人,且70%以上的护工为51-60岁。

还有,护工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性参差不齐,老人噎住了、怎么急救?如何应急使用心电、呼吸、血压监护等设备?很多护工并没受过专业训练。另据3月8日澎湃新闻网报道,近年来,“护工殴打老人”事件屡屡被曝光……

护工行业面临强需求与弱供给的“剪刀差”,原因在于:

一者,护工行业与家政等相似,很大程度上属于体力劳动,长期以来公众对其职业认同度低、社会声誉不高、从业者薪酬待遇缺乏保障。

二者,我国护工行业还未形成成熟的管理模式、服务标准、监督体系,导致“黑护工”不少、患者意外风险事件频发。比如,护工的入职门槛较低,一个护工站稳脚跟后往往会介绍许多同乡加入,而有的劳务公司缺乏统一、专业的系统培训,护工大多快速流动,行业发展和服务水平“一言难尽”。监管很难做到精准覆盖,尤其是以亲戚身份提供护工服务、未签订劳动合同等情况并不少见,这对监管有效性都是一种挑战。

上述原因直接影响了年轻人从事这一行业的信心。现实中,包括一些职业院校在内,养老、护理等相关专业都是“冷板凳”。而专业人才跟不上,行业的健康发展无疑令人担心。

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献计献策:建议“制定养老服务法,满足紧急救助、生活照护等养老服务需求”“把护工行业做得规范化,提高社会认可度,吸引年轻人加入,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希望有关方面能够从职业理念、职业教育、市场监管、行业自律等角度,切实为护工行业护航、加油。

我国护工行业起步晚,但正如网友所言:“可以不足,但不能一直不足。”

当前,老龄社会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元,而养老护理服务相对滞后,这对矛盾必须尽快被正视。以完善、优质的服务支撑银发经济和老龄社会发展,让百姓追求有品质的晚年生活不是奢望——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