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警方在景德镇,抓捕了一个叫做陈福林的瓷器店老板。
很快,这个消息被报告了周总理,周总理气愤地说道:“该和他算账了!”
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瓷器店老板和周总理,到底有什么账要算呢?
原来,陈福林并不是这瓷器店老板的真名,他的真实名字叫做陈敬斋。
多年前,他欠下了一笔偿还不清的血债。
不思进取
1902年,陈敬斋出生在江西南昌一个小康之家。
他受过教育,有一定的文化,后来还考入了卫生学校。
但不可忽略的是,从小到大,此人的品行一直谈不上太好,他游手好闲,耽于玩乐,不思进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便常常因此遭到批评。
不过那时,在众人眼里,这只不过是一个不求上进的青年罢了,谁也没有想到,他后来会变得那么堕落。
陈敬斋从卫生学校毕业没多久,他的父亲便去世了,自此,陈敬斋失去了生活来源。
由于时局太乱,所以,陈敬斋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思来想去,善于投机取巧的他,选择了一条谁也想不到的路,那就是加入了当地的革命组织。
在那个年代,青年学生加入革命组织并不稀奇。
而且,自从加入组织之后,陈敬斋还真的时来运转了。
他不仅解决了生活来源的问题,后来还进入了黄埔军校,成为了学校军医处的一名职工。
再到后来,他还混进了国民革命军中工作。
当时,邓演达正在黄埔军校担任教育长,陈敬斋一度成为他的下属,还被派到江西南昌等地执行任务。
如果看这段时间陈敬斋的表现,任谁都会相信,这个人要改邪归正了。
但实际上,革命对陈敬斋来说,只是工具而已,他根本不理解邓演达等人的革命理想。
再说回邓演达,他当时的处境其实十分艰难。
主要是因为,蒋介石担任黄埔校长之后,便大量的排除异己,提拔亲信。
邓演达很看不惯蒋介石这样的作风。
蒋介石则看重邓演达的革命资历,一度想拉拢他。
但是,邓演达绝不愿意与蒋介石这种人同流合污,由此得罪了蒋介石。
蒋介石开始使出种种手段,来打压邓演达,备受排挤的邓演达最终决定出国。
只是,邓演达没想到,蒋介石会把事情做得更绝。
邓演达离开后不久,蒋介石便和共产党彻底决裂,屠杀了大量的民主革命人士。
邓演达也曾来信,竭力劝阻蒋介石,可蒋介石却视若无睹。
几次通信之后,邓演达意识到,蒋介石这个人已经不可挽救了。
于是,1930年,邓演达决定冒险回国,加入到反蒋的行列之中。
胡作非为
1930年5月,回国后的邓演达,亲手创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人们也称之为第三党,该党以铲除反动派,重建民主为己任。
在邓演达的号召之下,无数民主人士加入了第三党。
邓演达
而此时,陈敬斋又在干什么呢?
答案是,陈敬斋已经离开了国民党。
原来,大革命失败之后人心惶惶,陈敬斋觉得革命恐怕是干不长久。
为了保命,陈敬斋便仓皇地逃回了自己的江西老家,隐姓埋名,躲了一阵子。
但是,陈敬斋在黄埔军校的时候,生活奢侈,大手大脚。
回到家乡之后,他的这些毛病也并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奢靡了。
所以没过几个月,他手中的钱就花光了,还欠了一笔数目不小的债。
这时候,他注意到革命失败之后,革命党并没有消亡,各地的革命人士依然在积极奔走,寻求救国之策。
于是,陈敬斋又计上心来。
他认为,自己现在没有了生活来源,还不如重新投奔革命党,为自己挣一个出路。
当时,正是第三党创立的时候,由于邓演达是自己的老上司,所以陈敬斋便决定,前往上海,重新投奔。
第三党刚刚创立,各方面都缺人手。所以,陈敬斋主动来投靠,大家心里都非常高兴。
很快,陈敬斋就在第三党得到了一个职位,那就是在上海的地下机关负责文件整理。
这份工作涉及机密,可见,同志们对于陈敬斋是十分信任的,但陈敬斋却辜负了这份信任。
陈敬斋费尽力气来到上海,自然不是为了革命,而是为了自己重新过上锦衣玉食的好日子。
组织上给他的经费刚一到手,他就立刻跑到风月场所,花了个干干净净。
过去吃喝嫖赌那些坏习惯,全被他捡起来了。
上海十里洋场,处处诱惑,像陈敬斋这样的生活方式,根本半分钱都留不住。
所以,很快,他又变回了穷光蛋。
手里没了钱,陈敬斋决定直接向邓演达这个上级提要求。
邓演达
他找到邓演达,谎称自己家中生活困难,希望邓演达能够多给自己发一些工资。
邓演达对陈敬斋的情况并不了解,因为陈敬斋毕竟也干了多年革命,又在这样一个危急时刻主动投奔,邓演达认为,陈敬斋不会骗自己。
所以,他便作了特别批示,允许给陈敬斋多批一些经费。
甚至担忧陈敬斋生活费不够,邓演达还从自己的积蓄之中分了一些给他。
可是,邓演达的这份善心,却没有换来好报。
陈敬斋拿到钱之后,照旧是吃喝嫖赌,胡作非为。
甚至,陈敬斋还对现状生出了更大的不满,觉得如今的生活,比不上在黄埔军校那样荣华富贵。
怀着这样的不满,他索性在组织内部煽风点火,制造矛盾,工作上和同事们极其不配合,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心生歹念
1931年夏天,忍无可忍的邓演达,决定停掉陈敬斋的工作。
陈敬斋此刻对自己的过错没有丝毫反省,反而认为邓演达对不起自己。
但是,邓演达依旧想要给陈敬斋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不久后,邓演达又找到陈敬斋谈话,表示如果他能够真心悔过的话,可以派他去福建重新执行工作。
邓演达
但陈敬斋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福建千里之遥,人生地不熟,他才不愿意跑过去吃苦。
邓演达始终觉得,这个同志是有革命理想的,只不过误入歧途。
可殊不知,陈敬斋从来就没有把革命这两个字放在心上过。
被停职的陈敬斋,便整日在家中抱怨不休。
直到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消息,蒋介石悬赏20万,追查邓演达等人的下落。
看到这20万元的巨额赏金,陈敬斋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他此时已经把邓演达当作了自己的对头,而且,手头又紧缺钱。
毫无良知的他立刻决定,联络蒋介石方面,出卖邓演达。
为了掌握邓演达的行踪,陈敬斋立刻又想办法给邓演达送去了消息,表示自己经过反思,愿意前往福建进行革命工作。
只不过,在临走之前,希望能够再和邓演达见上一面,亲自聆听他的教诲训示。
而同时,他又用假名给蒋介石写去了一封信,表明自己愿意合作:“如果需要我配合助力,请速派人来和我联系,我只求经济上的援助和政治上的庇护,最好能够资助我出国留洋……请用登报寻人的方式,约定时间和地点,与我接头会面。”
8月9日,焦急的陈敬斋,终于在报纸上看到了自己苦苦等待的那一则《寻人启事》:“岑弟如晤,弟寄家中之信已收到,一切均可照办。父亲特命兄来沪寻弟,望于见报后即来西藏路一品香旅社7号与林品石君一晤为盼。”
于是,陈敬斋马不停蹄前往了报纸上约定的地点,几个特务早就已经在房间里等着他。
见到他之后,特务们便开门见山的问,邓演达究竟在何处?
陈敬斋则说,自己现在虽不知邓演达在何处,但已经和邓演达约定了见面。
同时,再次要求,只要邓演达被捕,国民党方面必须资助自己出国。
特务们满口答应,随后,陈敬斋便和特务们一起,制定了一个关于邓演达的抓捕计划。
其实,陈敬斋心中仍旧没底。
因为,邓演达虽答应和他见面,却还是没有告知何时何地可以见面。
直到8月17日,陈敬斋终于接到了消息,邓演达将在这天下午前往干部训练班授课。
邓演达希望陈敬斋能到场,他想在培训结束之后,亲自和陈敬斋谈一谈。
直到此时此刻,邓演达依然相信,陈敬斋是一个还可以挽救的同志。
然而,他却已经走进了陈敬斋布下的陷阱。
8月17日那天下午,邓演达果然来到了训练班。
陈敬斋怕人看出破绽,恭恭敬敬的坐在台下。
等课讲到一半的时候,陈敬斋忽然满脸痛苦的捂住肚子,说自己犯了肠胃炎,要出去方便。
大家信以为真,于是便将陈敬斋放了出去。
陈敬斋一出去之后,便立刻向特务打了电话,告知他们地点,让他们前来抓人。
半小时之后,特务冲进了会场,邓演达还有在场的十几名组织人员毫无防备,都被抓入狱中。
蒋介石试图劝降,但邓演达宁死不屈,恼羞成怒的蒋介石下令将邓演达杀害。
1931年11月29日,邓演达牺牲于南京。
邓演达去世之前,在狱中,曾与几位同志回忆当时的情景,发现只有陈敬斋一人中途逃脱。
结合陈敬斋此前的种种怪异行为,可以认定,陈敬斋便是出卖了组织的人。
天网恢恢
这个消息,历经千辛万苦,由幸存者带了出来。
从此,抓捕陈敬斋,为牺牲的革命者报仇,成为了周总理心中的一件大事。
可是,茫茫人海,陈敬斋究竟去了哪里呢?
原本,按照陈敬斋的计划,他是要出国避风头的。
不过,陈敬斋没想到,国民党利用完了他,立刻就翻脸不认人,不仅不送他出国,就连之前承诺给他的20万赏金,也被砍到了1万。
同时,国民党并不想花费力气保护陈敬斋的安全。
外界我党以及诸多的革命人士,又在四处追查陈敬斋的踪迹。
陈敬斋惶惶不可终日,最终决定改名换姓,继续回到家乡躲避几年。
也是陈敬斋命大,当时,蒋介石和我党之间的矛盾已经白热化,忙于和蒋介石斗争的我党,分不出足够的精力去追捕陈敬斋。
后来,又是长达十几年的抗战,诸事繁杂,竟然让陈敬斋安安心心的在老家度过了十几年。
但是,曾经的血海深仇,我们是不会忘记的。
1950年,随着国家形势稳定,逮捕陈敬斋的事情也提上日程。
经过了缜密的分析,众人认为,在漫长的战乱年代,陈敬斋想要隐藏自己,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到老家。
所以,搜寻范围可以缩小到景德镇及其附近。
随后,中央派出专案组,在景德镇周边搜寻50岁上下,身份可疑的男子。
就在这个搜寻过程中,一个名为陈福林的瓷器店店主,引起了大家的警觉。
因为,这个陈福林回到景德镇的时间,和当初陈敬斋从上海失踪的时间,差不多能对上。
而且陈福林这个人多年来行事神秘,大家对他的过往一无所知。
更重要的是,有住在景德镇的老人向公安机关揭发,说陈福林回来的时候,手中有一笔数目可观的钱,让他盘下了店铺,可他自己,却从来说不清这笔钱从何而来。
如果陈福林真就是陈敬斋的话,那这笔钱,大概率就是当年他从国民党手里拿到的那一万赏金。
经过多番确认,公安机关终于在一个清晨,包围了瓷器店,抓捕了正在店中的“陈福林”。
“陈福林”一见公安机关前来抓捕自己,心理防线顿时崩溃了。
审问了不过三四句,“陈福林”便战战兢兢的跌倒在地,承认自己就是当年那个出卖了邓演达的叛徒——陈敬斋。
至此,嫌疑人终于落网。
不久之后,陈敬斋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为自己当年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参考资料:
黄振位《邓演达研究与资料》
秦柯《悲壮交响曲——邓演达评传》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陳敬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