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字眼式较真”,体现政协委员履职担当 | 两会观察

“抠字眼式较真”,体现政协委员履职担当 | 两会观察

00:00
04:43

关注全国两会系列评论

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文宏因为对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措辞的修改建议,引发网友热议。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张文宏认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推进分级诊疗的表述用了“着眼”,但这个词应当改为“持续”。在他看来,“着眼”表达的意思是要做某件事,但能否做好是个未知数。但是,我国分级诊疗工作关系到广大基层老百姓的看病难问题,需要做到一年比一年好,“持续”可以表达出这个意思。

一个微小的措辞变化,便能看出政府对某项工作的不同政策取向,而这又关涉未来各级政府具体工作的“施工图”。可见,政府工作报告委实兹事体大,每一处表述,都当慎之又慎,精准妥当。

在3月6日的政协小组讨论中,同样还有其他委员提出修改政府工作报告的建议。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郑哲提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中的第一个逗号应该改为句号。”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傅川则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段落中,加入关注新质生产力灾备问题的描述;而对于张文宏修改“着眼”的建议,有委员则提出了将“着眼”改为“着力”的不同修改意见。

政协委员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就不同细节提出修改意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充分民主的政协委员履职现场。每年总理作完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委员讨论报告,是两会重要的事项之一,也是法律赋予委员们的法定权利职责。

从媒体笔下的会场细节看,某个委员提出报告修改建议后,委员们赞成的有之,反对的亦有之。但无论如何,这样的修改意见,都是以委员自身的专业性为基础的。而委员讨论越激烈,提出的报告修改意见越精准,就越表明会议开得热烈成功,越能体现人民的利益。

很多政协委员长期从事某个行业,或进行某个领域的专业研究,针对报告涉及的特定领域,他们就是货真价实的专家。因此,在讨论报告时,眼光也就更加专业独到,更能点出问题的关键与难点,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政协注重发挥界别专业优势的重要性。

比如身为医药卫生界别委员的张文宏,就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专家,疫情期间专业而又敢言的作风,为其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他长期工作在医疗一线,对于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情况应当说有细致的观察与思考。所以,他对推进分级诊疗的发言与建议,就有了相当的参考价值。实际上,从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到修改,每一环都离不开专家意见,处处都体现着专家的专业与研究。

政协委员对报告进行“抠字眼式”讨论,充分体现了政协委员的履职担当。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就应该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利益发声。逗号改句号,“着眼”改“持续”,关注新质生产力灾备问题,每一处具体而微的修改意见,不仅体现着委员们的高度专业性,而且也都体现着沉甸甸的的民生关怀。这契合了人民对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期待。

政府工作报告是全年各级政府部门推进经济社会建设、做好民生工作的“总纲”,政协委员“抠字眼式较真”,并非等闲小事,而是关切重大。委员积极“挑刺儿”,报告察纳雅言,人民的利益方能更好地体现与保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