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兵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搬运必究
粟裕是我军的战神,主席对他赞誉有加,称他是“人才、将才、帅才”,对他的评价之高,是很罕见的。
可是,有一个将领在写回忆录的时候,说打败粟裕不在话下,粟裕不是他的对手。此人是谁?
这个人,叫李默庵。
【李默庵】
李默庵,1904年生于湖南长沙,是主席的湖南老乡。
他自称学生时期是主席的粉丝,爱看主席在《湘江评论》上发表的文章。
受主席影响,黄埔一期生的他,第一个入了党,当时也是革命青年。
可是在“中山舰事件”发生后,他第一个公开声明退党,周公少有地动了怒,骂他“最无耻”。
那么,李默庵凭什么说粟裕不是他的对手,依据何在?
其实在黄埔学生中,李默庵是混得比较差的一个。
黄埔一期将星如云,一期生不少人成为蒋校长的宠儿,即“天子门生”。
比如胡宗南、桂永清、王叔铭,都是蒋军上将,李却是个中将。
即使同为中将的一期生,他的进步也较慢,黄埔一期中的关麟征,1929年就当了副师长;陈明仁在1932年担任师长,黄维1933年前后当师长,李默庵直到1935年才担任师长。
李默庵跟粟裕交手,是在1946年的苏中战役,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这场战役,看他在此战中表现如何。
【蒋军在行军】
1946年6月,老蒋背信弃义,撕毁《双十协定》,大举向解放区发动进攻。
长江北岸的苏中根据地因为战略地位重要,成为蒋军的重点进攻目标。
时任第1绥靖区司令官的李默庵,成为老蒋的马前卒,担任进攻苏中解放区的总指挥。
为了打好这一仗,老蒋给了他12万兵力,而粟裕手中却只有3万余人。
战前,李默庵曾潜心研究粟裕用兵的特点,总结红军时期他跟与我军交手的经验教训,自以为胜券在握。
他把指挥部设在常州,指挥12万大军采取“分进合击”战术,向苏中解放区发动猛烈进攻。
其中,黄百韬率整编第25师主力在泰州方向;83师由李天霞率领,在泰兴方向。整编第99旅在镇江方向,王铁汉的整编第49师从南通方向。
此外,整编第64师、整编第21师则在长江以南扬中、江阴方向一起向苏中扑来,可谓气势汹汹,乌云压顶。
但是,苏中可不是那么好打的,这个区域内水网纵横,只有3条主要公路横穿而过。
在这样的环境中,兵力再多也无法展开,不能攥成拳头,后勤补给也很困难,离开公路就寸步难行,当年日军也同样无可奈何。
李默庵深知这一点,他打算让整编83师及整编99旅攻占黄桥。
得手之后,则沿泰如公路东进,和如南公路北上的整编第49师合兵一处进攻如皋。
与此同时,整编25师的148旅沿泰海公路东进,等南面三路击破如皋后,再一起向海安进犯。
整编25师则作为机动兵力,负责配合行动。
不难看出,李默庵的图谋是先占泰州、海安,实现战略目标之后再向北进攻。
他认为粟裕的用兵习惯是“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孤敌和弱敌,运动中歼敌”,按照这个套路,粟裕会把相对较弱的49师当作首选进攻目标,因为该师远离其他三路。
即便如此,李默庵也不在乎,因为整编第49师不是亲生的,是东北军余部。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为了实现战略目标,牺牲49师未尝不可,老蒋也不会责难。
说白了,李默庵是打算把整编第49师当作诱饵,吸引粟裕主力,其他几路蒋军趁虚而入攻占苏中,包围粟裕主力。
不得不说,李默庵的思路不错,黄埔一期生的底子在,计谋毒辣。
可是,粟裕并没有按照李默庵预测的路子用兵,他并没有攻打自如南公路北上的整编第49师。
粟裕反其道而行之,先啃硬骨头,拿李默庵手下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西面中路的整编第83师开刀。
【蒋军嫡系装备的大炮】
因为整编第83师装备好,战斗力强,师长李天霞高枕无忧,认为我军无论如何不敢打他,所以毫无防备。
这时候,该师并没有完全到位,只有2个团作为前锋,分别进驻到了泰兴和宣家堡,后续部队还在路上。
而这两个地方原是我抗日根据地,我军熟悉地形,群众基础又特别好,还有秘密仓库,补给方便,歼敌有诸多利好。
为了痛击83师,粟裕不惜血本,将19个团用了15个。
7月13日黎明开始,2万大军强行军一百多里,直扑泰兴和宣家堡。其中,主力负责堵住83师后续部队;7纵主力在北面负责打援,阻击整编第25师;1师、6师担任主攻,直扑敌人前锋的2个团。
李天霞疏忽大意,动作慢了半拍,等他反应过来,宣家堡的1个团已经灰飞烟灭。
而作为总指挥的李默庵,也做出了误判,说那是粟裕是派民兵搞的鬼,是虚晃一枪,为攻打49师用的障眼法,斥责部下在杞人忧天。
等到李默庵得知详情后慌了手脚,催促整编第65师渡江,和整编第99旅一起增援泰兴,向粟裕主力发动进攻。
【7纵司令员管文尉】
与此同时,他下令整编第83师主力火速向海安推进,整编第49师加速北上占领如皋。
而这时候,粟裕只留下小股部队在泰兴,迷惑敌人,主力1师、6师和7纵掉头东去,神不知鬼不觉向毫无防备的整编第49师扑来。
当粟裕主力赶到如南路时,与到达鬼头街和杨花桥的敌整编第49师师先头部队整编第26旅、整编第79旅狭路相逢。
而这时候,整编第105旅还远远地落在后面。
粟裕大喜,令主力展开兵力。
1师主力从第26旅侧后,6师主力从侧背,7纵主力在正面同时向没有准备的敌人发起进攻。
7月18日黎明,整编第49师前锋两个旅的官兵还在睡梦中,突然被爆豆似的枪声惊醒。
敌人不以为然,还以为谁家娶媳妇放爆竹呢。
直到子弹打在房门上,他们才从被窝里挑起,穿衣服拿枪。
你穿我的裤子,我拿你的鞋子,骂声一片,吵闹不断,乱作一团。
中午时分,战斗基本结束,整编第49师师部及整编第26旅全军覆没,整编第79旅伤亡惨重。
此时,整编第105旅姗姗来迟,正好赶上收尸。
看到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49师师长王铁汉也成了“王泪汉”,当着下属的面呜呜大哭。
他们之所以来迟,是半路上受到了我军小股部队的袭扰,而这也是粟裕安排的。
看到眼前只有敌人一个旅,我军官兵摩拳擦掌,打算一鼓作气,将其吃掉。
【粟裕】
这时候,粟裕却做出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撤兵。
原来,敌整编第65和整编第83师从西北和东南两个方向战场扑来,如果开战,很可能两面受敌,难以脱身。
因此,粟裕见好就收,果断下令撤兵。
正如粟裕所料,敌人援兵随即赶到,但是却没有发现我军主力,气得嗷嗷叫。
随着敌人不断增兵,粟裕决定让7纵掩护,主力退出苏中,实施战略转移。
负责掩护的7纵组建不到半年,里面很多新兵;尽管如此,他们在4天之内歼敌3000余人,自己的伤亡还不到300人。
此后,7纵主动撤出海安,蒋军大摇大摆开进。
李默庵兴高采烈,对南京上保说“歼灭敌军3万”。
老蒋大喜,下令犒赏三军,全军上下开始胜利狂欢。
李默庵受到鼓舞,决定在泰州至海州公路排兵布阵,拦截向南“败退”的我军。
谁知道,这时候,粟裕主力就在敌人眼皮底下,海安东北10公里远的地方,已经休整了十多天。
8月10日,1师趁着敌人换防的档口,对立足未稳的敌新7旅实施突袭,大获全胜,毙敌3000,俘敌5000。
10日后,1师、6师在丁堰、林梓再次突袭敌交警大队,毙敌千余人,俘敌2000。
8月25日,在如黄公路上敌整编第99旅2个团遭遇噩梦,被1师、6师歼灭。
8月底,苏中战役结束,粟裕以伤亡1.6万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5.4万人的重大胜利。
彭总得知后,连说三遍“打得好”。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苏中战役中,李默庵以4倍兵力迎战粟裕,却损兵折将,伤亡惨重。
这说明,二人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拳手。
可是李默庵就是不认输,他是“煮熟的鸭子——嘴硬”,他坚持认为苏中战役自己赢了粟裕,因为占领苏中的战略目标实现了。
至于损失,可以说是战术上的失败、战略上胜利。
有人信以为真,给了李默庵一个绰号“能文能武李默庵”,这让他更加得意。
可是,很快他就被打脸了,苏中战役结束没多久,李默阉就接到调令,离开了指挥一线。
很显然,老蒋并不这么认可李默庵的说法,他觉得苏中战役真正的胜利者是粟裕。
尽管如此,李默庵不以为耻,晚年写回忆录的时候,他又意淫一番,说粟裕打不过自己。
这脸皮的厚度,赶上城墙拐角了。
客观地说,在蒋军将领中,李默庵的军事能力还可以,属于上中游水平。
只是在战神粟裕面前,他相形见绌,毫无可比性。
参考文献:
1,《世纪之履:李默庵回忆录》,刘育钢、高建中,中国文史出版社
2,《粟裕回忆录》,粟裕,人民出版社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