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明确今年发行1万亿特别国债,也明确未来几年继续发行,释放了财政持续发力的信号。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可以提供更为稳定的资金来源,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也是我国未来长远发展所需要的重要财政工具。
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利于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表示,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实现稳增长、调结构、利长远多方面目标相结合,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魏琪嘉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关键是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切实与实际投资、生产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有利于扩大总需求,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高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
同时,超长期国债发行优化了债务结构,降低了债务风险。中央发债相对地方而言成本更低、周期更长,超长期特别国债形成了优质资产,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地方加杠杆导致的风险,为地方财政腾出了空间。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具有部分替代专项债进行政府投融资的实际功能,与此同时在债务融资管理上由中央统筹,能够有效加强对债务风险的管控、缓解地方债务压力、降低债务融资成本。
未来五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是兼顾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财政可持续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财政逆周期发力的重要意图体现,具有较强的信号意义。可以类比的政策是1998-2000年连续三年的新增建设国债和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其均对预期改善和物价回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从超长期特别国债支出方向上看,“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意味着,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将是重点,这有助于夯实长期高质量发展基础,与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一致;而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方面,则与去年增发的1万亿国债支持方向一致,体现当前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经济治理方略。
超长期特别国债体现财政逆周期扩张的政策意图
国泰君安宏观经济团队指出,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给予了市场未来会持续稳定宽财政的预期。
王青表示,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意味着,在去年增发1万亿国债后,未来一段时间中央政府加杠杆的政策取向进一步明确。
中航证券宏观经济团队指出,结合去年增设的1万亿特别国债有5000亿元结转今年使用,对应今年有1.5万亿元的特别国债用于支撑项目投资,直接形成投资额的话将推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3个百分点。
东吴证券宏观经济团队指出,两会上正式“官宣”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以及提高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拟发行规模,都意味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基调不变。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出台意味着未来几年财政的发力更偏“循序渐进”式、而非“拔苗助长”式。发行不计入赤字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言外之意可能是逐步实现去土地财政化,从而真正实现经济增长引擎转型的高质量发展决心。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可与预算外“准财政”协同发力,共同支撑2024年财政稳增长。2023年12月PSL余额新增3500亿元,或指向在PSL支持下预算外“准财政”已然发力。与期限不宜超过5年的PSL相比,“超长期特别国债”优势在于期限更长,如果发行或可更好支持大型基建项目及国家长期战略规划落地。
赵伟指出,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是否具有项目抓手也是需要考量的问题之一。当前国家级项目加快部署,“三大工程”、“东数西算”等国家级规划持续落地,而较长的规划建设周期或需长期财政资金匹配支持;同时,地方重大项目建设周期通常在4年左右,地方重大项目建设营运或也需要长期财政资金支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