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重庆挖到一具戴镣铐的遗骨,朱德:她是伟大的军阀叛女

1975年,重庆挖到一具戴镣铐的遗骨,朱德:她是伟大的军阀叛女

00:00
13:58

1975年的夏天,重庆市公安局接到报案,有人称在歌乐山金刚坡附近挖到一具无名骸骨,手上还戴着镣铐。

接到报案,民警迅速出警,经过辨认后,发现这竟然是解放前就失踪的革命烈士——杨汉秀同志的遗骨。

重庆市公安局立刻将消息上报中央。朱德也听说了挖出杨汉秀遗骨的事情,忍不住红了眼眶。

年轻的警卫员没听说过杨汉秀的名字,便询问朱老总她是谁。朱德闻言瞪了他一眼,叹息后说:“她是一个伟大的军阀叛女!”

杨汉秀和军阀有什么关系?她又是为何牺牲在重庆歌乐山上呢?

心系革命的“杨大小姐”

1940年的春天,正与日寇作战的朱德接到报告称有一位跛脚的女游击队员拜访,出门一看,竟然是他的“干女儿”杨汉秀。

杨汉秀见朱德来了,眼前一亮,马上亲切地叫道:“朱德大伯!”说着就亲切地与朱德握手。旁边的战士们看得目瞪口呆,朱老总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侄女了?

这还要从杨汉秀的人生经历开始说起。

1913年,杨汉秀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她的伯伯是四川大军阀杨森,再加上她是杨家长女,家里对她极尽宠爱。所以当地人都叫她“杨大小姐”。

“杨大小姐”自小就很有主见,小时候家人要给她裹脚,她怒而反抗,把裹脚布全部剪碎,家里人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小铁藜荚”。

杨汉秀长大后,性格更加刚硬。21岁时,她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坚持与中共党员赵致和成婚,并一起来到了上海生活。

婚后的日子过得琴瑟和鸣可,杨汉秀常常与丈夫一起讨论时事政治,交流革命思想。杨汉秀还读了许多先进刊物,第一次了解到了马克思主义。

可幸福的日子还没过太久,1937年,丈夫赵致和身患重病,半年后不幸病故,杨汉秀日日以泪洗面。

杨汉秀的家庭教师朱挹清不忍见她如此消沉,便告诉她可以去往延安,完成赵致和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朱挹清的本意是希望转移杨汉秀的注意力,可杨汉秀却豁然开朗,当天就踏上了前往延安的路程。

正式到达延安后,杨汉秀来到朱德的住处,要警卫员告诉朱德:“杨汉秀前来拜访朱德伯伯了。”

原来杨汉秀在1926年就已经见过朱德了。那时还处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时期,朱德受中共中央委派,来到她伯父杨森的队伍中进行工作。

朱德与杨汉秀的父亲一见如故,常常来到她家做客,朱德也十分喜欢聪明伶俐的杨汉秀,好几次都开玩笑要收她做“干女儿”。

杨汉秀也在父亲与朱德的谈话中,逐渐理解了什么叫革命。朱德话语中的共产主义深深吸引了年幼的她,在她的心中埋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

在去往延安的路上,杨汉秀还参加了中条山游击队。作战期间她的脚不幸受伤,因为缺衣少药,落下来跛脚的毛病,然而她的革命热情却丝毫不减。

朱德得知杨汉秀的来意后,也愿意帮这个“干女儿”参加革命。于是就建议她改名为吴铭,显示她已经脱离了自己的出身,今后只是一个“无名”的革命群众。

之后的杨汉秀,一心一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她充满激情地对朱德说:“我已经知道了‘真理’在什么地方了,真理就在共产主义的革命事业里!”

重新回到家中

1941年年初,杨汉秀在朱德的引荐下进入了延安女子大学进行学习,后来又转学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美术。

然而1942年2月,共产党内部发起了“抢救”运动,杨汉秀因为特殊的家庭情况情况被关押起来审问,逼问她和她的军阀伯父还有没有联系。

朱德得知了此事后,马上赶来审讯现场,怒斥了负责审问的几个人,说道:“她宁愿放弃自己优渥的生活也要参加革命,这难道还不够证明她革命的决心吗?”

在朱德的干预以及中条山游击队的证明下,“抢救”审查组不情不愿地表示杨汉秀“没有政治问题”,杨汉秀参加革命的路途终于没有阻碍。

1945年春天,杨汉秀的入党申请书终于通过,她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央指派杨汉秀回到四川进行党的地下工作。

回到家中后,杨汉秀见到年迈的父母,不禁泪流满面。借着眼泪,杨汉秀假意对父母说道:“当共产党太苦了,我以后要留在家乡。”

杨汉秀的父母十分欣喜,认为女儿终于“回心转意”,安排她住到伯父杨森家对面的一座公馆里。

此后,杨汉秀一直借“杨大小姐”的身份为解放军购置枪支弹药,以及战场上稀缺的药品。

伯父杨森知道侄女当过共产党,就问她:“我和朱德是朋友,他说共产党不搞‘清算’。你是我侄女,你跟我说实话,如果我去了‘那边’,他们会不会‘翻旧账’?”

杨汉秀看到伯父有思想转变的念头,便诚恳地劝告杨森:“不会的,你与朱伯伯有一同北伐的交情,又在抗日战争中出过力。共产党不会搞这些的。”

杨森听罢,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可是杨汉秀的劝告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杨森依旧为蒋介石效力。

杨森看出侄女还在当共产党,便劝她:“回归家庭,往事既往不咎。”杨汉秀假意答应,背地里继续变卖田产,为解放军购置物资。

然而杨汉秀的行动很快被国民党发现,以“通共嫌疑”将她抓了起来。她的母亲心急如焚,到处找关系打点。

最后因为没有实质性证据,杨汉秀被放了出来。可“小铁藜荚”即便已经进过监狱,却依然坚持革命理想,继续从事地下工作。

1949年,由于叛徒的出卖,杨汉秀第二次被捉进监狱。这次,她被关押在了重庆的“渣滓洞”。

死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在渣滓洞监狱里,杨森多次劝杨汉秀“弃暗投明”,可杨汉秀不但不为所动。还劝说杨森起义,脱离国民党,杨森常常被气得拂袖而走。

1949年4月,杨汉秀在渣滓洞中生病。杨森到底还是顾及最后的一点亲情,把侄女从监狱里接出来,软禁在重庆医院的病房中。

在看病过程中,杨汉秀找到机会逃离医院,再次获得自由的她对伯父的所作所为彻底失望。

同年7月,蒋介石为了笼络杨森,承诺了要给他大部分的军权,以及拨下大批的军费。杨森见此情形,打消了最后一点倒戈共产党的想法,侄女对他来说也完全没有用处了。

9月,杨森在重庆制造了“九二”火灾,大火整整烧了18个小时,市区几乎全部烧成灰烬,大批居民葬身火海。

得知此时的杨汉秀愤怒不已,顾不上隐藏自己的身份,她在许多场合痛骂伯父杨森是重庆火灾的主谋。

杨森果然恼羞成怒,将杨汉秀逮捕关到了重庆重犯监狱中。期间杨森仍不死心,对她百般用刑,劝说侄女说出共产党的情报“改邪归正”。

听闻此言,杨汉秀哈哈大笑,对杨森说:“国民党败局已定,伯父,你跟着蒋介石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

杨森听后大怒,命手下杀掉自己这个“不懂事”的侄女。11月23日,杨汉秀被人套上头套,带往了重庆歌乐山的金刚坡附近“处决”。

与此同时,渣滓洞内被关押的300多名革命人士全部被杀害,国民党反动派又把汽油倒在尸体上进行焚烧。

后来据行刑的特务之一交代:“在车上把杨汉秀勒死后,我们就把她的尸体扔到了一个碉堡里,拍完照之后用土掩上,我就回去复命了。”

杨汉秀牺牲时年仅37岁,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死在了亲伯父的手中,留下了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然而就在杨汉秀牺牲的次月,西南地区就被解放,西南人民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可杨汉秀却永远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

杨汉秀牺牲的二十多年里,朱德一直没有忘记这位“干女儿”,他多次请求在西南寻找杨汉秀的踪迹,可是始终没有她的下落。

1975年的夏天,歌乐山的一个农民反映,在碉堡内发现一具戴手铐的遗骨。他还反映,二十多年前就看到了这具带镣铐的女尸。

经过专家的鉴定,这具遗骨的主人是二十多年前的杨汉秀烈士。朱德多年的寻找终于有了结果,可他却忍不住泪流满面。至此,杨汉秀失踪之谜才被解开。

在杨汉秀的影响下,她的许多亲属都参加了革命,她的儿子女儿都加入了共产党,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杨汉秀的侄女回忆道:“姑姑是我见过最无私的人,把一切都献给了党和人民。她将自己的家产全部卖光了,用来支援解放军。”

1980年11月25日,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为杨汉秀烈士举办了盛大的追悼会,许多人都前来悼念。

结语

作为一位军阀之女,杨汉秀背离了优裕的环境,抛弃了可以轻松享受的生活,选择加入革命,这本身就是对信仰和理想的极致追求。

她的行动证明了信念的力量,也体现了革命志士在国家和民族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不惧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

因此,在缅怀杨汉秀烈士之际,我们不仅要铭记她对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牺牲,更应该深入理解她的生平所体现的信念、勇气与牺牲精神。

杨汉秀烈士的事迹,是对后来人的一种鼓舞和启示,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深切地怀念杨汉秀烈士,同时,也让我们将这种纪念转化为前进的力量,继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才是对杨汉秀烈士最好的纪念。

作者:汪汪

编辑:汪汪

参考文献:

[1]晓农 ,张建朝. “最伟大的军阀叛女”杨汉秀 [J]. 档案时空, 2004, : 44-45.

[2]刘邦琨. 大军阀杨森杀害侄女杨汉秀揭秘 [J]. 文史春秋, 2002, : 18-20.

[3]张望. 延安鲁艺的骄傲——悼念烈士杨汉秀同志 [J]. 美苑, 1986, : 42-46.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