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任
若你修行明白了真心,看见了真性一一所谓明心见性了,
这是修行找到了有力的工具和正确的入口。但这不等于修行的成功,
恰相反,这只是正确修行的开始。就像刚刚拿到了诸佛世界的门票,这才刚刚进门。
明心见性之后的修行,人们常说为保任。保任什么?
保任妙明真心性净明体。
实际上,
这个妙明真心性净明体是不用保任的为什么呢?
因为它的特性就是妙明和不染的。它根本不可能染,不可能垢,你保护它什么呢?
那么,明心见性后的修持功夫若不在保护妙明真心性净明体上,
那么,它的重点在哪儿呢?在幻象生起之处。
经过之前的一些修行,虽然你明心见性了,
但幻象生起的机制和幻象生起的因缘一点也没动到,
所以幻象仍然照样如常生起。虽你已知妙明真心性净明体,但那没用,
幻象仍然对你狂轰乱炸,
深深地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和修行。因此,
对幻象生起之处的把握和对待,仍是修行的重点。
心对幻象生起的反应
归纳起来基本就两个动作;一是取,二是舍。
心对幻象本身还不起作用,
真正影响心或心对其起反应的,是感受。
如果某一幻象产生好的感受,心就取;如果某一幻象产生坏的感受,心就舍。我们未经觉察和训练的心,
一生就在幻象生起、感受产生处,不停地做这简单的两个动作;然后,
才有了后面我们更多的心理感受和受苦。
因此,
明心见性后,
你的重点不要放在妙明真心性净明体的保护上,
它本来不染,本来明净,你不用保护它。你在幻象生起之时、感受产生之处看住,把你平时修行得来的功德
一一觉知心和平等心一一带来,然后在这个地方起作用。
以你的觉知心看住感受生起与变化,
以你的平等心来消除心取与舍的习惯动作。
这样久久练习,
心必会不再对内在任何感受起无明的习惯反应,
在心和幻象之间的连接(感受)被阻断了;然后不管什么幻象,
都不会再作用和掌控心了。这样,
我们的心就得到了解脱。所谓我们得到了定力。
当我们得到了这个定力,
更能进一步地帮助我们识别和觉察
心在万法上生起的幻象和它对心的影响。这样修持,最终心也能从诸法上解脱。
当心从它自己内部的幻象和种种所谓外部的幻象上都得到解脱时,心就圆满了。
完全的解脱就是这样达成的。
在修行中,
我们找到妙明真心性净明体的好处是;
一、在幻象狂轰乱炸你的时候,
你稍微有个去处,有个避难的地方,这种不被打扰的感受程度,
取决于你累生以来所积累的幻象的密度和强度;
二、能更好地帮助你识别心内和心外的一切幻象生起,
让那些起而疯狂,起而附体于法身的幻象无处可逃。
来这样认识和利用明心见性。
二、逆缘
如果你是个学佛人,
你的娘家人、婆家人、同事、朋友等,如果都反对你学佛,
不让你礼拜,怂恿你吃肉,
甚至禁止你做一切和佛教与修行有关的事,许多人将它看作逆缘,并产生深重的懊恼心。
其实,从另一个面向看,这是莫大的善缘。他们规劝你,阻碍你,
禁止你做一切外在的形式上的修行,逼迫你不得不向内,
不得不仅在内心里偷偷做功夫
一一而修行最终不正是要这样的吗?
我们看起来的外在逆缘
只不过是在以更大的强度和力量,推你回到心上和踏上正道而已。
我们所常知常见的、一些被人们认为是学佛的行为,
其实只是一些表面形式。这些表面行为,
是为接引外面的有缘人入佛道的。接引了之后,
如果你久久地仍然停留在这些上面并以为做这些就是学佛,那么这是迷失。
学佛,
由外部的一切学佛形式,最终是要推演到内心,
在内心里秘密、密密潜移用功的。没到这一步,没来到这一点的人
还没有触及到佛道修行的实质和内含。
学佛人如果只是停留在放生、念咒、烧香、磕头等外在形式上,
那就像只触到了佛华丽的袍子,连他的皮肤也没触到,
更别说深入和得到佛的肌、肉、骨和髓了。
通常,
世间那些不想让人学佛的人,他们所阻止的,
只不过是这些表面的学佛形式;而他们这样做的结果,
却能把你真正推入真正的学佛当中一一到内心里密密用功,
而不再在表面上浪费精神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一件看起来是逆缘的事实际上是真正的善缘,
不管那些阻拦者是出于有心还是无意。
一种外在事件或行为,你可以将它解读为逆缘,也可以将它解读为善缘,
这取决于你修智的深度和广度。
外物本来就没自性,随你给它安什么自性。
符合你自我的要求,安好的标签,它就是善缘;
不符合你自我的要求,给它安不好的标签它就是逆缘。善缘逆缘,
都无自性,随心而生,随心而定,只是这样。
如果你的娘家人、婆家人、老公、同事、朋友都反对你学佛,
不让你干这,不让你干那,众缘联合,
只不过是在把一条弯曲的蛇装进竹筒里而已。
你的自我是那条弯曲的蛇,
你的众缘一一你周围的环境一一只不过是那根竹筒。
而修行本身是要干什么的?就是那蛇装入竹筒子里嘛。
弯弯曲曲的蛇是你的习性,
把蛇装进竹筒子,是矫正那习性。如果你的蛇受不了这个装夹的过程,它可以逃。
可以逃到和找到与自己习性的形状相似的竹筒子,
这样也是可以的。
不过,你的自我的习性并没改变多少。
修行要取直你的心,
我们很大一部分功课所做的就是这个。取直你的心,
有时就得需要缘起法提供这种逆缘提供各种各样的竹筒子旋供苔忡苔忏的门同子,若不然,
我们怎么有机会、有可能取直那个弯曲了八万四千年、以扭曲为正常的心呢?
如果你相遇所谓的逆缘,
那是众人联合为你做的一场心灵手术。如果你受不了这个、担心自己要死了,那么换个医院或医生吧,如果有可能。
找到和换个温和、力度没那么大的医院或医生。
事实上,
你担心要死了,那死了的也只不过是自我;你担心那样的环境或状态会要你的命,而它们所要的,也只不过是你虚假的幻命一一幻梦而已。
看到世间受苦的人,
佛有时帮助,有时不帮助。帮助时我们说佛是慈悲的,
不帮助时我们觉得他不像位佛。事实上,
一位佛的慈悲超越我们的理解范围,他看问题有更多的视角和更大的视野。我们无法理解。
从时间上,
一位佛是站在超越三世的位置上看的;从空间上,
他是站在全体整体的角度看的。真正的慈悲具有完全的开放性,它决不是某条道路上的慈悲。菩萨的慈悲是病,但佛的慈悲是药。
其中的不同,非佛难可理解。
三、正行
修行要踏入正修行路是不容易的。千人万人,虽都说名修行,但有几多真正踏到正行上?
凡夫之心,
不着这边,又着那边
总要有个依着靠着的,且还无觉知。处处被粘,是故受苦。
在佛教词汇里,
很多名词前面都加了个“正”字,例如,
正见,正思维,正行,正智,正语,正定,正法等等。
为什么要在这前面加个正字呢?因为有不正的,
所以区别佛教和他们的不同,故而加个正字。
正不正的标准是什么呢?一条道路或方法,
凡是导向苦那边的都是不正,凡是导向极乐边的都是正;凡是导向识边的都是不正,凡是导向智边的都是正;凡是导致束缚的都是不正,凡是导致解脱的都是正......
基于这三条判断标准,
我们可以确定佛教所说的正和人们所谓的正(其实是不正的)不同。你的修行踏到正道上了吗?
依据上面三条标准,你是可以自我鉴别的。
正或不正,是方向不同:
一个能导向苦,一个能导出苦,一个朝向识边,一个朝向智边,一个带来受缚,一个达成解脱,只是这样。但都是心用,
只不过是一个是解脱用,一个束缚用,一个是佛用,一个是众生用。
如果你真正明心见性了,十二时中,用智莫用识。
何谓智何谓识?识就是一切知道
凡一切我知道皆是识,
从解释到解释,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从名词到名词从故事到故事等,都是识。
什么是智?知道那个知道,
但不涉入知道之圈的便是智。智了解到一切起心动念都是识,而一切识没有一个是真实的。智彻照一切诸法实相,
了解一切意识边事的虚假性。若你真的明心见性了,十二时中用智莫用识
警惕识的勾引和智的陷落。
何谓正行、不正行?二六时中,
时刻用智便是正行,用识便是不正行。
智有两种:
世间智和出世间智,所谓正智和不正智。
有一类智,世间人所认为:是从意识到意识,从概念到概念的领悟,是意识的变形或开花;
当一个人由一种意识产生出新的意识,由一种概念推出一种新的概念,由一个故事说出新的故事,世人说这是智慧,其实仍是迷惑。
这类人世间人可能称为智者,但于出世间人,只是聪明。但这种聪明,越聪明越大迷。因为它钻进更深的故事
更加相信自己的想法而不能出离。
佛教之智,
看透所有意识用心的不真性,出离一切心意识,
时刻照之,但不与之粘带与卷入。这种智照彻诸法实相,不为一物一相所惑,
这种智称为佛智,亦名为正智。此种智者,是真智者。
十二时中,
见闻觉知,触目遇缘,智乃知焉。中间不涉及人,不涉及我,无主体,无众生,只是这样。
此种智是正智,依此智是正行。众人修行,上佛道路,但依此智,作诸正行。
向世间一切修道者,合十。
没有背景音乐真好。感恩老师,老人也喜欢听。💖🙏
波动的海洋 回复 @听友232565696: 有您喜欢,真好!
感恩老师慈悲为怀的分享有缘人,受益良多,解除心中的困惑,指明了方向,坚定了脚下路。非常谢谢您的恩德!!! 祝老师吉祥安康🙏🏽🙏🏽🙏🏽
波动的海洋 回复 @听友225853822: 随喜赞叹!
感动你的坚持! 无心则慈,有心则悲。 能将谈保任,守觉和修行播出吗!应缘醒处,初觉指路。
波动的海洋 回复 @参觉净住: 感谢支持!感谢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