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情绪体验和对情绪的反应,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发展。每一种情绪都有存在的意义,需要被看见、被接纳,需要让情绪在身体里流动起来,而不是消灭它。
小时候吃过的食物、玩过的游戏、走过的山路,每一个给我们带来过快乐和幸福的事物都被刻进我们的身体和心理。虽然身体已长大,也已远离了家乡,却仍在异乡寻找那个熟悉的感觉、熟悉的快乐和喜悦。
每过一段时间,我就要回到大自然之中。走在绿荫葱葱的山间小道,仿佛就像回到了小时候。慢慢地意识到,我在寻找小时候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快乐的、喜悦的。
桌上放着一盘凉薯,老家在南方的同事,欢欣雀跃,边吃边说儿时吃凉薯的感觉,那种快乐和幸福感流露在眉宇间。而老家在北方的同事,看着陌生的食物,小心翼翼地品尝,却怎么也品不出那种味道。
同样,那些曾经让我们痛苦的、恐惧的、焦虑的事情和关系模式,也刻进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即便逃离到异乡,却仍然在折磨着我们。成年之后,进入可怕的强迫性的重复之中,不断体验痛苦、焦虑,却又不自知。
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亨丽埃塔·福尔表示:半数左右的心理问题出现在14岁以前。当孩子被家长训斥而哭泣时,他的伤心和恐惧情绪是真实的,家长的愤怒情绪也是真实的。
此时,若不让孩子通过哭泣发泄情绪,而被要求立马擦干眼泪,那么迫于恐惧,孩子只能抑制伤心的情绪。如果小时候总是需要抑制情绪,那么慢慢地学会压抑自己,不敢向他人表达愤怒,从而转向攻击自己。
如果孩子做了一件事情,期待父母的赞扬和鼓励,却总是得不到与期待相对应的回应,反而会被指责或要求做得更完美,那么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不自信种子深深埋入身体里,甚至会泛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即便在别人眼里已经是很优秀的人,却总是觉得自己能力差,不敢承认自己的优秀,更是无法真正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从小被否认的、不被允许的情绪,它们并不会消失,只是换一种方式存在于身体里。
而这种方式往往会阻碍心理发展,形成刻板而不成熟的防御模式,无法适应身体的成长以及环境的变化,成为随时可以被引爆的情绪炸弹。
被接纳的情绪,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而不被接纳的情绪,阻碍孩子的心理发展。
成年人的情绪稳定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土,可以安全地探索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