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炊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高鼎写的,距离今天不算太远,只有一百多年。他说呀,一百多年前的一个春天,青草长啊长,小鸟飞啊飞,河边的柳枝垂下来,风一吹一动一动的,它在水里的影子也一动一动的,别提多美了。孩子们放了学,早早地就回来了,他们要干嘛呢?刚跑进家门,一眨眼又跑了出来,手里拿着纸鸢,一溜烟儿跑到河边,一群小朋友趁着东风放起了纸鸢。纸鸢呀,就是风筝,原来他们是急着回来放风筝了。
小朋友们肯定都放过风筝,花花绿绿的风筝飘在天上,有大鸟、有龙、有老虎,有时候还能看见喜羊羊、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呢!
你知道吗,风筝是春秋时期的墨子发明的,那是两千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不叫风筝,叫木鹞,因为是用木头做的。可能你要问了,木头多重啊,能飞得起来吗?没办法,那个时候还没有纸呢,也没有很好的布料用来做风筝。
后来,鲁班改用竹子来做风筝,鲁班管它叫木鸢。据说鲁班的木鸢还能把人送上天空呢!其实挺危险的,万一摔下来怎么办呢?那时候的人放风筝可不是为了玩,把人送上天,是看清对面敌人的动静,为了打仗。这时候的风筝可是高科技产品,普通人想做还做不出来呢。
再后来,到了唐代,我们国家已经有了很好的纸了。风筝也顺理成章地用纸做出来了,名字也变成了纸鸢,你看,就是这首诗里用的名字。这时候,大家都可以放风筝玩儿,和现在已经差不多了。
那风筝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五代时期,一个人把竹笛绑在了纸鸢上,纸鸢飞上天,风就吹到了竹笛里面,呜呜地响,还怪好听的,像筝的声音!筝呀,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所以呢,这种能发出声音的纸鸢,就叫风筝了,一直用到了今天。其实呀,我们平时放的风筝并不会响,严格来说不能叫风筝。不过这件事情你知道就可以了,谁让大家已经习惯风筝这个名字了呢!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