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力是马王堆帛书中出现的又一本十分精彩的,问答形式的文字,是昭力问,孔子作答。】
第一章
昭力问曰:“《易》又卿大夫之义乎?”
(昭力问:“易经中有怎样做卿和大夫的道理吗?”
“昭力”显然是个人名,但不见于其他古籍记载。能对孔子提出问题的大体上有三种人,一是弟子,即孔子的学生。二是官方,即孔子在各国讲学时所遇到的官吏。三是士人,即当时的读书人,不是孔子的弟子,但也在研究易经,并且与孔子一起探讨。从《二三子》和《缪和》来看,很明显不同的人和孔子的讲话口气不一样,孔子的口气也不一样。弟子向孔子发问时口气比较随便,问的问题也常常直截了当,非常尖锐。如:
二厽子問曰:人君至於飢乎?
二厽子問曰:獨橆箴於聖人之口乎?
孔子回答时也很直接,有时甚至会发火。如子贡说孔子晚年喜好易经,是:“孙正而行义,则人不惑矣。夫子今不安亓用而乐亓辞,则是用倚于人也,而可乎?(用了一个很重的说法,就是自身不正,不可教人。)”孔子当场发火:“校哉!赐!吾告女,……”(改正你的想法!赐!我告诉你……)
在《缪和》篇中,可以看出,缪和很有可能就是个士人,他问孔子问题时非常的客气,孔子也每每也自谦一下,然后再回答。如:
缪和问于先生曰:…………此辞吾甚疑焉。请问此之所□(意)?
子曰:夫易,明君之用也。吾思不达问,学不上与,言而贸易,先人之道。不然,吾志亦愿之。
缪和曰:请毋既此,愿闻亓说。
以上这两种情形相信大家能看清了,而在《昭力》一文中,昭力与孔子的问答,问是直截了当,答也是直接了当,没有什么敷衍之词,但所问所答都是为官之道,因此我估计昭力是个官吏,地位和孔子地位差不多,平起平坐。
昭力的问题是:“《易》又卿大夫之义乎?”
这个问题中的“又”字与“有”通解。
“卿大夫”是指卿和大夫两种官员。在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
“之义乎?”是古文中常见的问法,翻译成白话文则要添点东西上去。)
子曰:“《师》之“左次,”与“阑舆之卫”,与“豶豕之牙”叁者,大夫之所以治亓国而安亓君者也。”
孔子答道:“有师卦里面的“左次”,大畜卦里的“阑舆之卫”和“豶豕之牙”三个说法,都说明了大夫应该怎样治理国家,怎样安定君王的地位。“
昭力曰:“可得闻乎?”
(昭力问:“可以让我听听详细的解释吗?”(闻,听闻。)
子曰:“昔之善为大夫者,必敬亓百姓。
(过去能称职的担任大夫的人,必定敬重百姓。
“善”,作形容词解时,可解释为“善良”等,作动词时与“擅长”通,但在这里如果解释为擅长担任大夫的职务,显然既不舒服,也不通达。因为能不能担任大夫一职,不是技艺上的问题,所以用“擅长”来形容是不贴切的,比较贴切的解释是“称职”。)
士顺德忠信以先之,
(士人要在顺、德、忠、信四个方面修养自己,为常人之先。
这里的“士”范围较广,可指官员,也可指闲职的士人(有知识的、或有隐形实力的人),在孔子的学说中,士是相对于小人的两个不同的阶级。明白了这个“士”的意思,在解释时也没有必要再找出其他的替代词,还是用“士”这个字。
顺德忠信,要分为四个字,即顺、德、忠、信。
顺:顺从民心;德:有德行;忠:忠于君王;信:言而必信,有信用。)
修亓兵甲而备之
(整饬军队和武器作好战备。)
长贤而劝之,
(让贤德之人得到发展和重用,以此作榜样劝告落后的人努力上进。)
不乘朕名以教亓人,
(不乘机假借君王的名义将自己的想法去误导民众。
“乘”通解为“乘坐”,也可解作“乘机”,即“利用”。“朕”本来的意思是极细之缝。《尔雅·释诂》说:“朕,身也。”也就是将朕作为第一人称的代名词。朕就是我。《周礼·考工记》中有一句话:“视其朕,欲其直也。”这里的“朕”就是细缝。意思是:看这条两块船板之间的细缝,要想法尽力弄平直,使两条缝紧密结合,船不会漏水。大概就是从这句话引出了做皇帝要正直的意思,于是就有皇帝自称“朕”的用法。除此之外 “朕”还有“征兆”之解及“又”解。
不美卑队以安社稷。
“不美”不美化,“卑”卑劣,“队”古意作“堕落”。整句的意思是:不美化卑劣堕落的行为,为的是安定社稷。这里的卑劣堕落的行为不是指下民百姓的,而是指君王或卿大夫的,只有这些人的卑劣堕落才会使社稷不安定,如夏桀、商纣等。
亓将督诰也,吐言以为人次;
(士的使命就是监督君王命令的传达,自己不要随便说话,要说也要让别人先说。
“亓”指代的就是上文的“士”。“将”可作两种意思解:一是“将要”,二是“将领”, 可引申为“带领”, “负责执行”。“督”监督。“诰”本意上情下告,后演变成君王专用的敬词:诰命、诰封等。
“吐言”, “吐”的本意是东西从口腔中涌出。所以吐言与讲话有差别,“吐言”有不由自主、无法控制的意思在内,比如醉后吐真言等。
“人次”中的“次”,其意为:1、顺序之二、次要;2、停留、驻扎;3、量词:三次。
所以“人次”直译就是居人之后。
《缪和.第八章》中有这样一段“子曰:聪明睿智受以愚,博闻强识守以浅,尊禄贵官守以卑,若此,故能君人。非舜亓孰能当之?”孔子一直强调君子要“谦”,不为人之先,尤其是在君王面前,乱说话是要杀头的。)
亓将报□□□一以为人次;
(士想要请功论赏也甘为别人之后。)
这句话中中间缺了三个字,因为缺的是关键的三个字,所以许多人就自由发挥了,基本上有三种:报仇、报恩、抱怨。使用这三个词,那么不管将“人次”释为“君王的位子”,还是释为“人之后”,都是不通的。
试看:
士将要报仇为君王的位子。
士将要报恩为君王的位子。
士将要报怨为君王的位子。
或者:
士将要报仇在别人后面。
士将要报恩在别人后面。
士将要报怨在别人后面
因此此处之缺字只能解释为报功,与前后文意思一致。)
亓将取利必先亓义以为人次。
(士面临利益时先要考虑得利是否合乎道义,即使是合乎道义的也应该取其后。)
《易》曰:“师左次,无咎”。
(易经说:军队的力量是第二位的,不会犯错误。
左,“左” “右”本来是两个方位词,没有什么上、下、高、低之分,但在中国传统的礼制中“左”与“右”的用法发生了变化,即既是相对的,又是地位的象征了。“左”低于“右”。左大臣低于右大臣,左将军低于右将军。就是在现代我们还可以看到重要人物排位子的话,也是采用中、右、左,右一、左一这样的顺序。
“左”还可作“辅佐”解。
“次”依然作“第二位、次要”解。
因此由“左”“次”两个字合成的“左次”这个词,它的词义就是:第二位的、辅助性的、次要的意思。
所以“师左次,无咎”就是“军队的力量是第二位的,不会犯错误”。
这句话来源于中国古代一个非常经典的观点:凡治国德为先,兵为次。
孙子兵法说:“(要打胜仗有五个前提条件)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
“又说: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易经履卦六三中说:“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瞎了一只眼,瘸着腿,去踩老虎的尾巴,老虎是要吃人的,凶。好比是武夫成为国君一样,对国家非常危险。)
师也者,人之聚也。
(“师”是聚集的众人,军队也是聚集在一起的人,只不过是有军法约束的、执行国家任务的人。)
次也者,君之立也。
(这里的“次”字,就是“师左次”里面的“次”字。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将军队放在次要的从属的地位,有利于君王统治地位稳固。)
见事而能左亓主,何咎之又?”
(碰到事情能够辅佐君王,有什么错呢?)
问“阑舆”之义。
(昭力问:阑舆是什么意思?
先解释一下“阑舆”
帛书周易中《根宫》第二卦为《泰畜》:九三:良马遂,利根贞。曰:阑车卫,利有攸往。
今本周易中的《大畜》卦: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阑舆”两个字的出处,“阑”出自帛书周易,“舆”出自今本周易。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说孔子既看了帛书周易,又看了今本周易,然后捏在一起答出了一个“阑舆之卫”。
以这两本周易的用法综合起来看,可以看出“阑”就是“闲”,“舆”就是“车”,那么“阑舆”就是“闲车”。所以“阑舆之卫”就是“闲车之卫”。 意思是平常的时候让战车休息着,有利于战时所需。(养兵千日)
子曰:“上正衞国以德,次正衛国以力,下正衛国以兵。衛国以德者,必和亓君臣之节,不以耳之所闻,败目之所见。故权臣不作,同父子之欲,以固亓親,赏百姓之勤,以禁讳教,察人所疾,不作苛心。是故大国属力焉,而小国归德焉。城廓弗修,五兵弗实,而天下皆服焉。
(孔子说:保卫国家的上策(此处是君臣都必须遵守的政策)为以德服人,次策为以实力保卫国家,下策为用军队保卫国家。保卫国家以德服人的,必须君臣一心,君臣无过节。君臣之间,特别是君不要以耳闻别人所言来判断臣子,而要以亲眼所见臣子的实际行动判断臣子的忠奸。这样权臣不敢弄权,君王和权臣之间的关系如同父子,所欲相同,加强君王与臣子的团结,经常赏赐勤快的下民,明确禁令,教育民众有所止,理解臣子、下人的疾苦,不作过分苛刻的要求。这样做邻国中的大国能共同出力,互相帮助,小的国家归从于你的德行感召。即使城廓很少修理,各种军事力量也不是天天紧张戒备,但是天下各国不敢来犯,且能互相敬服。)
《易》曰:“阑舆之卫,利有攸往。”若舆且可以阑然卫之,况以德乎?可不共之又?”
(易经说:“阑舆之卫,利有攸往。”如果战车闲置,还能保卫国家,能不以德治国吗?能不与邻国相安共处吗?)
又问:“豶豕之牙,何胃也?”
(昭力又问:“去势之猪的牙,什么意思?
这里先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今本周易大畜卦六五爻的全文是“豶豕之牙,吉。”而帛书周易是“哭豨之牙,吉。”又出现了和前面类似的问题,记载在帛书周易中的孔子引用的尽然又是今本周易中的话,原因难以理解。
“豶豕之牙”,直译就是“去势之猪的牙”。
“哭豨之牙”(豨,大的野猪),直译是很奇怪的,对照本篇文章后面有一句“笑而后见”,则就不奇怪了。其实这里的“笑猪”是形容猪抬着头、张着嘴,而“哭猪”则是低着头、闭着嘴。去势之猪虽然和其他的猪一样还有着獠牙,但是由于去了势,凶性大减,所以它和别的猪不一样了,它的牙不会再伤人了。哭豨的嘴闭着,因此獠牙是隐蔽起来的,但不等于不会张嘴伤人。
这里讲的哭豨和猪笑(也可称作“笑琋”)很少有人用这两个称谓。用这两个词既反映了孔子对事物包括动物的仔细观察,也反映了他杰出的思路。如果我们也仔细观察过“猪”,野猪和家猪除了野猪的牙特别发达外,其余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异。猪经常会低着头寻找食物,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注意到猪的眼睛里常常会流着泪水,什么原因我们不需要去深究,总之看起来就像在哭。这个时候的猪并不狂暴,看上去很软弱,它嘴里的獠牙也不露出来。你甚至可以去打它或者抚摸它。这个时候的猪就是所谓的“哭豨”。还有另外一种情形是猪发怒的时候,它会抬起头张着嘴,獠牙露出来了,像在笑一样,其实这是它要开始攻击人类或其他野兽了,这时它已经做好了攻击的准备,如果认为它是在笑,那就上当了。所以明白了这些,大家可以明白了孔子是以此来形容国家的对外军事政策。国家在没有准备好,或者虽然准备好了又不想让对方了解你的真实力量和意图时,就要像“哭豨”一样,装出一副懦弱的样子,不要暴露自己真实的力量和意图。反过来就是到了公然要动武的时候,还是要笑嘻嘻的,似乎很亲善,实际上这个时候就是图穷匕首见的时候了。)
子曰:“古之伎强者也,伎强以侍难也。
(孔子说:“古代有持强(治国者),持强治国者难以长期持续。”)
上正衛兵而弗用,次正用兵而弗先也,下正锐兵而后威。
(上策(此处是臣子的对策)军队起保卫作用,轻易对外不用,次策即使要用兵也不先动武,下策依靠精锐的兵将杨威别国。)
几兵而弗用者,调爱(古字为上无、中心、下又)亓百生而警亓士臣,强争亓时而让亓成利。
(“几”可解为机密,隐秘,此处可作有兵而不宣扬武力。“强争亓时”可解为注意力集中在时机的掌握上。
因此整句可以解释为:不以武力为先,要做到这点须爱护百姓,警示士臣官员。注意力集中在时机的判断上,一旦时机成熟果断行动则及时得利。)
文人为令,武夫用国。
(文人制定治国法令,武夫为国之用,为法令所制,职能为执行法令。)
脩兵不解,卒伍必固。
(卒伍为古代最基本的军事编制。“伍”五人为一伍,二十伍为一“卒”。解为:不懈于整饬兵备,加强军事力量的基础——卒伍,最底层的士兵。)
权谋不让,咎弗先昌。
(“咎弗”可作“弗怨”,即同僚之间不互相埋怨。
所以整句可解为:掌握主要的权力、确定重要的谋略,这个权力不能推让,同僚之间不埋怨,先身作则。)
是故亓士骄而不倾,亓人调而不野。
(所以下级官员能干而不生异心,下人得到教育而没有野心。)
大国礼之,小国事之,危国献焉,力国助焉,远国依焉,近国固焉。
(大国之间互相以礼相待,小国甘心一起从事,将亡之国愿意归附。强大的国家能互相帮助,远方的国家也能互相支持,附近的国家互相联合、关系紧密牢固。)
上正陲衣常以来远人,次正囊弓矢以伏天下。《易》曰:“豶豕之牙,吉”夫豖之牙成而不用者也,又笑而后见。言国脩兵不单而威之胃也。此大夫之用也,卿大夫之事也。”
(上策(此处是臣子的对策)大臣能敞开衣裳与民同甘共苦(如夏禹治水,大禹治水时也是大夫。),这样做能使远方的人也敬服而来投靠,依靠弓箭武力征服天下是下策。易经说:“象去势之猪的牙,吉利”。讲的是猪有牙,长成而不用,平时还看不到,张开嘴才能看到。这就是国家要整饬军备、但不能单靠军力来立威的意思。这三点就是讲的大夫要怎样做,卿大夫应该怎样做。)
整篇通译
昭力问:“易经中有怎样做卿和大夫的道理吗?”
孔子回答道:“有师卦里面的“左次”,大畜卦里的“阑舆之卫”和“豶豕之牙”三个说法,都说明了大夫应该怎样治理国家,怎样安定君王的地位。“
昭力问:“可以让我听听详细的解释吗?”
孔子说:“过去能称职的担任大夫的人,必定敬重百姓。士人要在顺、德、忠、信四个方面修养自己,为常人之先。整饬军队和武器作好战备。让贤德之人得到发展和重用,以此作榜样劝告落后的人努力上进。不乘机假借君王的名义将自己的想法去误导民众, 不美化卑劣堕落的行为,为的是安定社稷。士的使命就是监督君王命令的传达,自己不要随便说话,要说也要让别人先说。士想要请功论赏也甘为别人之后。士面临利益时先要考虑得利是否合乎道义,即使是合乎道义的也应该取其后。
易经说:“军队的力量是第二位的,没有错”。” 军队是聚集在一起的人。将军队放在次要的从属的地位,有利于君王统治地位稳固。碰到事情能够辅佐君王,有什么错呢?
昭力问:“阑舆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保卫国家的上策(此处是君臣都必须遵守的政策)为以德服人,次策是以实力来保卫,下策是依靠军队。保卫国家以德服人的,必须君臣一心,君臣无过节。君臣之间,特别是君不要以耳闻别人所言来判断臣子,而要以亲眼所见臣子的实际行动判断臣子的忠奸。这样权臣不敢弄权,君王和权臣之间的关系如同父子,所欲相同,加强君王与臣子的团结,经常赏赐勤快的下民,明确禁令,教育民众有所止,理解臣子、下人的疾苦,不作过分苛刻的要求。这样做邻国中的大国能共同出力,互相帮助,小的国家归从于你的德行感召。即使城廓很少修理,各种军事力量也不是天天紧张戒备,但是天下各国不敢来犯,且能互相敬服。易经说:“阑舆之卫,利有攸往。”如果战车闲置,还能保卫国家,能不以德治国吗?能不与邻国相安共处吗?
昭力又问:“去势之猪的牙,什么意思?”
孔子说:“古代有持强(治国者),持强治国者难以长期持续。上策(此处是臣子的对策)军队起保卫作用,轻易对外不用,次策即使要用兵也不先动武,下策依靠精锐的兵将杨威别国。不以武力为先,要做到这点须爱护百姓,经常警示士臣官员。注意力集中在实际的判断上,一旦时机成熟果断行动则及时得利。文人制定治国法令,武夫为国之用,为法令所止,职能为执行法令。不懈于整饬兵备,加强军事力量的基础—卒伍。掌握主要的权力、确定重要的谋略不能推让,同僚之间不埋怨,先身作则。所以下级官员能干而不生异心,下人得到教育而没有野心。大国之间互相以礼相待,小国甘心一起从事,将亡之国愿意归附。强大的国家能互相帮助,远方的国家也能互相支持,附近的国家互相联合、关系紧密牢固。上策(此处是臣子的对策)大臣能敞开衣裳与民同甘共苦(如夏禹治水),这样做能使远方的人也敬服而来投靠,依靠弓箭武力征服天下是下策。易经说:“象去势之猪的牙,吉利”。讲的是猪有牙,长成而不用,平时还看不到,张开嘴才能看到,也就是不到动用武力的时候不要炫耀武力。这就是国家要整饬军备、但不能单靠军力来立威的意思。这三点就是讲的大夫要怎样做,卿大夫应该怎样做。
师之左次翻译错误,师之是动词,停靠,驻扎,之都是放在动词后面。师之必然是动词。
祖茹蕙_谦恭信敏_祖尚 回复 @祖茹蕙_谦恭信敏_祖尚: 事君有犯而无隐,这句话有助于理解不美卑坠。不能赞美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