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期说秦王》辩论需要的勇气和智慧

《为中期说秦王》辩论需要的勇气和智慧

00:00
08:34

第50课

为中期说秦王:辩论需要的勇气和智慧


摘要: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天子之怒,惹来杀身族灭的下场。

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继续收听古文素养课第50课。我是主讲人常方舟。

1

今天的课文选自《战国策·秦策》。《战国策》这本书的主角是当时活跃在各国的谋臣辩士,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游说各国君主,言辞犀利地倡导自己的政治主张,或是争夺国家的政治利益,或是谋求个人的功名富贵。这份辩士的工作既充满了危险的挑战性,也饱含着巨大的机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像是参与一场豪赌的赌徒,进则荣宠加身,退则一败涂地,朝夕之间,个人的地位、财富、处境都有可能遭遇天翻地覆的转变。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在辩论中坚持铺张扬厉、先声夺人,从不怯让。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一位辩士和秦国的君主之间。

2

我先给大家念一遍原文:

秦王与中期争论,不胜。秦王大怒,中期徐行而去。或为中期说秦王曰:“悍人也中期。适遇明君故也,向者遇桀纣,必杀之矣。”秦王因不罪。


3

下面我们来看第一句。秦王与中期争论,不胜。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王与一个叫中期的辩士争论,秦王不能胜过中期。

“秦王”,这里的秦王是指秦昭王,是秦始皇的曾祖父。

“中期”,是秦国的辩士。

下一句是。秦王大怒,中期徐行而去。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王非常生气,中期却慢步走开了。

“徐行”,就是慢慢地走开了。

下一句是。或为中期说秦王曰:悍人也中期。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人就替中期对秦王说:“中期是个性急的人。”

“或”,是常用词,有人的意思。

“悍人也中期”,是主谓倒装句,还原成正常语序是一个判断句,“中期,悍人也”。

“悍”,这里的意思是刚强蛮横的人。

下一句是。适遇明君故也,向者遇桀纣,必杀之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呀正好碰到圣明的君主,如果碰到了从前的桀、纣,那么一定会把他给杀了。

“适”,是副词,正巧、恰好的意思。

“明君”,指圣明的君主。

“故”,这里是名词,缘故、原因的意思。

“向者”,意思是从前、旧时。

最后一句是。秦王因不罪。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王听了以后,就不去责罚中期了。

“因”,这里是副词,于是、因此就的意思。

“罪”,是惩罚、判罪的意思。

4

接下来,我们把这段文章从头到尾串讲一遍。

秦王与一个叫中期的辩士争论,秦王不能胜过中期。秦王非常生气,中期却慢步走开了。有人就替中期对秦王说:“中期是个性急的人。他呀正好碰到圣明的君主,如果碰到了从前的桀、纣,那么一定会把他给杀了。”秦王听了以后,就不去责罚中期了。

5

中期是秦国的辩士,类似于客卿的身份,有些地方记录他也主理琴瑟等乐器,可以直接向秦王建言献策。这篇短文没有提到,他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或原因和秦昭王发生争执。在《战国策·秦策》的另外一则故事当中,就记录了中期怼秦王的一次具体经过。

当时,经过秦武王的励精图治,秦国的国力有了巨大的提升,秦国接连对韩国、魏国、楚国、齐国出兵,其中,韩国和魏国都纷纷把国土割让给秦国求和。在这种情况下,为求自保,韩国和魏国组成了弱国联盟,打算共同对抗秦国。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以后,感到非常不以为然,于是他就带着得意和不屑的口吻问左右的侍从大臣,韩国和魏国的实力是以前强呢,还是现在强?大家都说,不如以前。他又继续问,韩国和魏国的宰相和大将是以前强呢,还是现在强?大家又说,不如以前。秦昭王的意思很明显,以前国力更强、人才更多的韩、魏两国尚且不是秦国的对手,更何况是现在呢?所以他压根儿就瞧不起所谓的韩魏联盟。

秦昭王和臣子

这个时候,中期就把手边的琴推到一边,上来就说:“王之料天下过矣。”您对天下大势的判断完全是错误的呀。然后他就讲了一个晋国的旧事。晋国本来有六大家族,后来最强大的智伯带着韩姓韩康子、魏姓魏桓子两家去攻打赵姓,他掘开河水围困赵姓家族,非常得意忘形,就对当时在旁边给他驾车的韩康子、魏桓子两人说,你们俩的地盘旁边也都有水,只要一开掘就会决堤。言下之意就是你们俩也得小心点,我智伯随时都可以灭了你们。因为三个人都在一辆车上,听到这话以后,韩康子就用胳膊肘示意了一下魏桓子,魏桓子用脚踢了一下韩康子,两人就暗地里订下盟约。后来,韩、魏、赵三家一起围攻智伯,史称“三家分晋”,智伯身死国灭,沦为天下人的笑柄。中期讲完这个故事以后,就说,现在的秦国实力还不如当初的智伯,而韩、魏两国的实力却比当时追随智伯赶车的时候还要强,这正是他们俩用胳膊肘和脚相互示意的危险时刻呀,您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秦王听了中期的这番话,也变了脸色,就开始重视起韩魏结盟的事情来。

三家分晋

从中期和秦王的这两次交流来看,当时的辩士或者客卿在宫廷当中的地位是比较自由的。中期虽然依附于秦王,但他不必刻意去讨好和迎合秦王,甚至可以平等地和秦王展开论战。这种风气的形成,既有当时朝堂普遍尊重辩士和客卿、争相招揽天下贤士的原因,也跟君主本人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品性是分不开的。从历史上来看,秦昭王实属一代明君。他幼年即位,母亲长期摄政,范雎刚到秦国拜见他的时候,秦昭王就长跪于地向范雎请教如何摆脱困境。范雎曾经在魏国挨打受辱,秦昭王后来就逼迫魏国交出范雎的仇人,为范雎报仇。秦昭王的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可谓有目共睹。他最终也正是凭借采纳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断扩充国土,为秦国日后兼并六国、一统天下铺平了道路。

从辩士或者客卿的角度来说,与上位者抗辩往往需要莫大的勇气。桀杀逢蒙、纣杀比干的惨剧仍历历在目。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天子之怒,惹来杀身族灭的下场。同时,辩士也更需要智慧,这里的智慧主要就是指修辞的智慧。文中为中期说项的人,就用语言修辞的艺术在无形中化解了一场祸事,既维护了中期刚直不阿的个性,又保全了秦王千古一帝的名声。这位在《战国策》之中惊鸿一瞥的无名人士,正是战国时期无数谋臣辩士的一个侧写,让我们在掩映之间得以一窥那个侃侃而谈、意气风发的时代。

这一讲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下节课再见!

总结:

这节课我们讲的故事发生在一位叫中期的谋士与秦王之间,课文中提到秦王与中期辩论未能得胜,这引起了秦王的不满,有人旁敲侧击地提到桀、纣对能臣的态度打消了秦王责罚的想法。之后,我们补充了秦王与中期辩论的具体细节,秦王看不上韩、魏结盟给秦国带来的威胁,中期用三家分晋的例子反驳了秦王的观点。我们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了中期刚直不阿的特性,也从侧面看到了秦王励精图治的表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