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丨《要命还是要灵魂》:医患冲突中的跨文化误解,东西方碰撞的深度纪录
 2.31万
试听180

社科丨《要命还是要灵魂》:医患冲突中的跨文化误解,东西方碰撞的深度纪录

00:00
31:10

医患冲突中的跨文化误解,东西方碰撞的深度纪录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延伸阅读】透视医学的前世今生>>>

精华笔记 

本书讲的是1980年代,一个美国的苗族家庭因为女儿黎亚得了癫痫,带着她寻医治病的真实故事。本书书名《要命还是要灵魂》,精准描述了这场发生在医生和患者之间,因为语言和文化造成的隔阂与冲突。


先来看故事发生的背景。


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大量雇佣身处缅甸的苗族人作为美国士兵为其作战,1975年,老挝的“抗美战争”取得胜利,15万苗族难民经泰国来到了美国。


来到美国后,苗族和美国社会在各个层面上展现出冲突。


首先是语言。苗族人大多不识字,也不会说老挝语,更不会说英语,他们与外界沟通极其困难。


语言冲突只是表面上的,更深层次的冲突来自文化上。


苗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如果身体生病了,那问题一定出在灵魂上,“治病先治魂”。但西医对灵魂绝口不提。西医不仅需要各种抽血化验,做一些侵入性的检查和治疗,甚至要剖开患者的身体做手术。这些对苗族人来说都是大忌。


文化冲突在某些时候会上升至法律层面,医生能使用国家权力,苗族人不能,这就变成了权力上的冲突。比如苗族孩子的父母如果无法和医生达成救治共识,情况又威胁到孩子生命时,医生有权报警,让公权力介入。


这一切最终体现在了心态上的冲突。美苗双方都认为对方是忘恩负义而顽固不化的族群。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书小主人公黎亚的悲剧几乎是必然发生的。我们来看第二部分,黎亚的故事。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梳理出四个明显的时间节点。


第一个时间节点是误诊。


1982年7月19日,黎亚出生,在黎亚大约三个月大时出现癫痫的症状。黎亚在第一次癫痫发作后的几个月里,至少再度发作了20次,但只有两次被送到了医院,但这两次都被误诊了。直到黎亚第三次来到医院才被正式确诊为癫痫。


第二个时间节点,治疗。


住院期间,主治医生帮黎亚止住了痉挛。但此后治疗过程中,黎亚父母没有遵照医嘱,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医生只好更换处方,调整用药量。在不到四年内,黎亚的处方改变了23次。更换的处方让黎亚父母更难记住该如何准确服药,黎亚的病情变得更糟糕,发作情况越来越严重,且出现了智力减退现象。


黎亚的主治医生对她父母一直这样胡乱用药忍无可忍了,认为不能再让这种糟糕情况继续下去了,他将护士记录的服错药的副本寄给了卫生部和儿童保护机构,建议剥夺黎亚父母的抚养权,将黎亚交给寄养家庭,以确保她能完全遵守医疗指示。


第三个时间节点,寄养。


6月26日,黎亚被正式带离,这次时间超过了6个月。经过社工珍妮的帮助、指导和争取,黎亚父母终于令法庭相信,他们会按时给女儿喂药。时隔差不多一年后,黎亚终于回到了家里。


第四个时间节点,病重。


黎亚回到家后,在社工珍妮的帮助下,黎亚父母终于做到了给黎亚正确服药。


1986年11月25日,黎亚经历了一次长达数小时的癫痫发作后,脑死亡了。医生给黎亚判了死刑,认为她很快就会去世。黎亚父母急迫地想让女儿出院、回家,他们要自己照顾。


奇迹出现了,她没有死,但也没有康复,她的脑部损害治愈了她的癫痫。事实上,在此书97年出版时,黎亚是15岁,她一直活到了2012年,真正物理死亡时,是31岁。


黎亚的个案在美国社会引发了强烈的影响,这是第三部分要介绍的内容。


我们先看来自个体的反思。


对整个事件,黎亚的父母没有觉得自己有需要反思的地方,对于默塞德县医院的医生们的付出,黎亚的父母没有表示过感谢,而是一直对他们愤恨难消,黎亚的母亲认为,是医生给黎亚下太多药了。


相反,医生的反思有很多,既有来自主治医生的反思,也有业内其他专家的反思。


向儿童保护机构申请转移黎亚的主治医生是尼尔,他向作者表示,事情发生之后,他一直在反复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不是不应当对黎亚的父母提出这么高的要求,而是使用一些虽然不完美,但更简单的治疗方式。


第二个问题是,当时是否有其他更缓和的方法帮助黎亚的父母。


作者还采访了哈佛医学院社会医学系主任、精神病学家与医学人类学家阿瑟·克兰曼。对能不能用传统疗法,阿瑟·克兰曼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双管齐下的疗法可以增进医生与病人的互信,因为心理因素会深刻影响生理病痛。


除了个体的反思,黎亚的事例促使美国医疗体系发生了真实变革。


医治黎亚的默塞德中心成为跨文化创新的发源处,它后来更名为默塞德慈善医疗中心,并于2009年建立了美国第一套正式的巫医制度。


“要命还是要灵魂”的讨论,还有效地推动了文化鸿沟的弥合和医疗科学理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到医患关系中跨文化影响的重要性,以至于有医院推行相关的培训,力图让少数族群居住地区的医生尽可能了解他们陌生的邻居。


书名:《要命还是要灵魂》

作者:[] 安妮·法迪曼

撰稿人:陈曦(从事财经工作,多平台撰稿者)

编辑:阿柑 马云琪 郭琛

主播:石头说话2017

制作:匀绮工作室

监制&运营:郑涵 梁符航

总编辑:赵雅楠

精选用户评论
  • 叮叮19342050

    我的天!太愚昧了!

其他用户评论
  • 淋浴听书

    就我觉得美国🇺🇸很多方面遥遥领先吗

    树尘叶 回复 @淋浴听书: 不去美国可惜了,快点吧

    柳巨巨骂骂咧咧 回复 @1599022tewl: 是懂正话反说的

    1599022tewl 回复 @淋浴听书: 确实,书中的医生让我感受到了平等、负责、反思和改变,最后是尊重不同文化风俗,人类社会需要这种精神。

    查看全部3条回复
  • 雨季海岬

    巴别塔。人与人永远无法沟通

  • 刘飞q

    人蠢无药医,自然淘汰也挺好

  • 硬派老生_龙哥

    300年来,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一直在对世界上其他种族、民族进行赤裸裸的Genocide!

    lionzz 回复 @硬派老生_龙哥: 哈哈哈哈。

    刘飞q 回复 @硬派老生_龙哥: 哪来的野蛮人

  • 朗笙的声

    人的认知不同,就没有什么绝对的方式,本着理解、尊重和宽容的心态,去找到最合适的方式,在命和灵魂方面都得到最好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