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假回家我已经吃了不下20台酒,我们威宁办酒真是让人太恼火。”近日,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的张女士发布视频吐槽,“我已经不想再吃了,搬家要办,生娃娃也要办;从一楼搬到二楼要办,娃娃剃头发也要办……”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
回乡一个多月,吃了20多场酒席,平均一两天就有一场酒席,这样的频率,不但身体受不了,“荷包”也顶不住。按照当事人张女士的说法,去吃酒还得根据关系远近决定礼金金额。“关系一般就100至200元,关系好的送500元、600元,几千元甚至上万元都有。”就按照最低标准来算,20多场酒席下来,也要三四千元了。
在外地工作、打工的人,本来就想趁着回家过年好好陪陪家人,好好过个年。结果今天吃酒,明天赴宴,时间全部浪费在了人情应酬上,怎能不令人气恼?如果是婚丧嫁娶等酒席还情有可原,但按照当事人的说法,当地办酒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从一楼搬到二楼、给孩子剃个头,都要大肆办酒……这显然已经不是正常的办酒,而是彻头彻尾的陋习。
绞尽脑汁办酒席,真正的用意并不是为了庆祝什么,而是想趁着过年在外边工作、打工的人都回家了,通过办酒收取礼金,谋取利益。这样下去,你今天能找个离谱的理由办酒收礼金,那么我明天就能够找个更加离谱的理由办酒,由此恶性循环。
这样的“无事酒”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为了应付不必要的酒席,大家把一年辛苦挣来的钱都随了礼金,吃吃喝喝,本身就是极大的浪费,必然会导致来年生产生活缺钱用。热衷于办“无事酒”的人应该也能想到,这种酒席很难赢得真正的祝福,无助于增进感情,反而徒增非议。
为了遏制“无事酒”泛滥成灾,当地有关方面也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威宁县政府发布了《威宁人,发现滥办酒席请举报》的倡议书。倡议书提到,倡导文明和谐的关系,自觉抵制人情攀比、跟风宴请,做到不请客、不收礼、不送礼;坚决抵制各种巧立名目、借机敛财的酒席,坚决不操办、不参加搬家、祝寿、参军、升学、满月、剃长毛、迁坟、垒坟、出院、开业等其他酒席,同时还公布了举报电话,欢迎居民对“无事酒”进行举报。
但是很显然,只有一份倡议,并不能完全阻止当地居民“疯狂办酒”,要想解决问题,当地政府部门必须进一步倡导移风易俗,把遏制“无事酒”纳入村规民约,同时探索更科学更有力度的整治举措,刹住大办“无事酒”的陋习。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