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8给家乡写段宣传语吧

2024-02-08给家乡写段宣传语吧

00:00
08:24

各位晚上好!欢迎收听菲羊FM。立春刚过,给小朋友录了节气的绘本阅读,放寒假了,大家去各地旅游,菲羊也很想给老家上上分,想念故乡的叮叮格(也就是冰凌)。天气寒冷,可是居住的城市不下雪。以后再带小朋友去祖国的大好河山走走。最近,各地文旅部门的“花式整活”。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需要精准、有力量的文字宣传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来。文案可以细腻,也可以雄浑,关键是,要把它独特的气质神韵包含其中,方能调动起大家“心向往之”的期盼。今天要分享的文章选自于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夜读:文字如何让一个地方发光?》。


01


想写哈尔滨的冰封世界,

可以像工笔画那样,

把它银装素裹里的“活泼形象”逐个拎出来!

没去过的人读完,

也能够感受到那份五光十色的热闹。


来看看作家迟子建是怎么写的:


冰雕师们手持冰钎、冰斧和冰铲,雕刻出一个大千世界,宫殿、城墙、教堂、粮仓、宇宙飞船、花鸟虫鱼、蔬菜瓜果、七仙女刀马旦、凤凰麒麟、蛟龙天鹅、牛马猪羊、孙悟空猪八戒,真是上天入地,无所不包。


此时的游人喜欢摘下手套,触摸冰雕的花朵、蝴蝶、鱼儿、鸟儿、羊儿,看看活灵活现的它们,果真是冰心吗?


(选自《烟火漫卷》)


02


想写上海的迷人风情,

比起写常规的商业大街、小资店铺,

不如走进一条当地人的弄堂里,

捕捉繁华背后更接地气的生活片段。


来看看作家陈丹燕是怎么写的:


上海人爱面子,走在商店里、饭店里、酒吧里、公园里,个个看上去丰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样了。


平平静静的音乐开着;后门的公共厨房里传出来炖鸡的香气;有阳光的地方,底楼人家拉出了麻绳,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统统拿出来晒着,新洗的衣服散发着香气,花花绿绿地在风里飘,仔细地看,就认出来这是今年大街上时髦的式样。


(选自《上海的弄堂》)


03


想写南宁的值得一去,

不必面面俱到,

单是把路边的行道树写好,

画面感给足了,

也能勾起游人探访打卡的心动。


来看看作家林白是怎么写的:


路边的棕榈树线条优美,树干修颀,中段有着匀称的腰部,宽而长的树叶从高高的树顶垂下,但它决不会垂到人的头顶,它停在两层楼高的位置,有风吹过,则从阔叶面的漏隙间穿行,如此,棕榈树就更加婆娑旖旎了。


这使南宁有一种洋派的休闲气质。


(选自《北流》)


04


想给青岛的海做宣推,

除了写“好美的大海!”

你可以从具体出发、从颜色的细节入手,

点出它与众不同的亮丽。


来看看作家老舍是怎么写的:


青岛的人怎么能忘记下海呢。不过,说也奇怪,五月的海仿佛特别的绿,特别的可爱;也许是因为人们心里痛快吧?


看一眼路旁的绿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春深似海”。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联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


(选自《五月的青岛》)


05


想写新疆的特色民俗,

可以从美食的角度切入。

把典型食物掰开了、揉碎了写,

让人此后,每提到这道美食,

就自动和一方水土关联起来。


来看看作家刘亮程是怎么写的:


(在新疆)大小酒桌上的主菜多是大盘鸡。一大盘子鸡肉摆在面前,红辣皮子青辣椒,白葱绿芹黄土豆,满满当当堆一盘,能让人胃口大开,平添大吃大喝的豪气来。


大盘鸡结实耐饿,适合在路途中吃,也方便在偏远路边店炒制。有时刮起风,空气中呼呼啦啦地响,一阵沙尘草叶扬过来,大盘里的鸡肉也随之味道丰富起来。


(选自《远路上的新疆饭》)


06


想写南京的人文底蕴,

就离不开它有名的十里秦淮了。

要学文人墨客那样,

写景不只写景,

还要在尾声添一点情绪进去,

给人“言犹未尽”之感,氛围立刻就有了。


来看看作家朱自清是怎么写的:


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


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


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


(选自《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07


想给古城西安圈一拨粉,

就往“厚”了去写。

既写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

又写遗产背后的精神象征,

让读者感到自己与历史并不遥远,

甚至可以与之对话。


来看看作家贾平凹是怎么写的:


我对所有来西安旅游的外地朋友讲……去参观秦兵马俑张扬你的气势,去参观霍去病墓以寻找浑然整体的感觉。


如果有机会收集一下全城的数千个街巷名称:贡院门、书院门、竹笆市、琉璃市、教场门、端履门、炭市街、麦苋街、车巷、油巷……


在关中平原上看冬天里的柿树,那是巨大的粗糙的黑桩与细的枝丫组合的形象。听陕西古老的戏剧秦腔,净的嘶声吼叫与旦的幽怨绵长,又是结合得那样完美,你就明白这一方水土里养育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人了。


(选自《老西安》)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你的家乡是哪里呢?你是否已经踏上了回乡的路?如果让你执笔,为家乡写一段“文旅宣传”的文案,你打算如何写呢?想着想着就进入梦乡啦!我们下期再会,晚安!


背景音乐:《令人放松的轻音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