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是日本人,但为啥他遇刺后,墓碑上却刻的是中国汉字呢?

安倍晋三是日本人,但为啥他遇刺后,墓碑上却刻的是中国汉字呢?

00:00
12:11

2022年的一天,日本街头的一声枪响,给日本民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曾于日本四度封相的安倍晋三被刺杀身亡。谁也没有料到,安倍晋三竟会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

安倍去世之后,日本民众悲痛不已。为表珍重,日本政府决定以国葬规模安置安倍。葬礼规模,一时空前,吸引了许多媒体争相报道。

然而媒体披露的照片,却让中国民众感到十分疑惑,为何安倍的墓碑上使用的是中国汉字呢?

这,就要从古时中日文化之交流说起。

日本的汉字之缘

在当下,日本与中国奉行着完全不同的文化。看起来,似乎并无过多关联。

但当人们细细观察之后,就能够轻松发现,汉字几乎已经渗透到了日本的大街小巷。无论是日本平民,还是权贵大臣,都十分推崇汉字。

为什么汉字会出现在日本的文化之中,还对其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呢?这就不得不提及中国古代数次进行的与日交流了。

从徐福游历日本,再到玄奘东渡日本,前仆后继的中国先辈在日本文化的诞生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因为他们将中国文化带到了日本,才有了日本文化的今天,也有了汉字备受日本重视的今日。

根据史料记载,徐福到达日本之前,日本几乎没有任何文化符号,也没有文字体系。仅有的交流,只通过口头相传完成。

相比之下,那时的中国早已摆脱原始社会的束缚,步入近代社会。文字体系也颇为成熟,具备对外传播的条件。

徐福到达日本之后,将汉字也带到了日本。初见汉字的日本人,无不为之惊叹。

在他们的世界中,从未想过会有这种特殊的符号,可以用于记事。他们所采用的记事方式,还只是绳结记事这样的原始方式。

新鲜事物的出现,迅速引起了日本先民的兴趣。经过一番虚心请教与学习,他们渐渐掌握了汉字的书写方法,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大面积使用汉字。

显而易见,日本的文字就是起源于汉字。那么,为何日本文字又与中国汉字有所不同呢?

据悉,经由徐福传播到日本的汉字,无法称得上是一个颇为完善的文字体系。后来,汉字在中国又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趋向于成熟。

但是,这个时候的日本文字并没有跟上汉字发展的“脚步”,还停留于初始状态。

停滞不前的结果,就导致日本在后续使用文字时常常会有词不达意的地方。

为了改善文字不够完善的问题,日本便使用了平假名和片假名。由此,才促成了如今汉字与日本文字的不同。

虽然有不同之处,但日本所使用的文字中仍能够时常看到汉字的身影。

即便没有系统学习过日语的中国人,也能够因中日汉字的共通之处,在日本与当地民众使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这,便是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文化交流的好处。

安倍的汉字墓志铭

也许是出于对文字起源的尊敬,也许是出于对汉字的敬仰,日本一直以来都给予了汉字极为崇高的社会地位。

但凡重要的场合,才会使用汉字。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安倍的墓志铭会是汉字。

不过,安倍的墓志铭也引起过争议。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说,墓志铭一般都会标名“何人之墓”。而安倍的墓志铭,却是“安倍家之墓”。

这不禁让许多中国网友感到奇怪,听起来很像安倍家族的墓地。

有学者提出,“安倍家之墓”可能是日本学习汉字的“失败案例”。

众所周知,汉字是象形文字。在汉字中,“家”与表示坟墓“冢”十分类似。也许日本人想要表达的是“冢”之意,但因种种限制而成为了“家”。

此外,安倍的对中态度也让汉字出现在他的墓志铭中备受非议。

自他就任以来,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亲美派”,对中国的抵触情绪十分强烈。他从未在公开场合表示过对中国的喜爱,反而是频繁诋毁。

特别是在处理侵华战争这段历史时,安倍的态度更让人诟病。他不仅高调出入靖国神社,祭拜战争罪犯,而且还授意篡改历史书籍,妄图混淆视听,麻痹日本的下一代。

一个对中国这般仇视的人,死后的墓志铭却是汉字,怎么可能不讽刺呢?

据日本媒体透露,安倍家族选择汉字撰写墓志铭,是由来已经的传统。每一个去世的安倍家族成员,墓志铭皆是用汉字书写。

安倍去世后,自然而然也就安排了汉字的墓志铭。连前首相在墓志铭上都会使用汉字,可见汉字的确在日本备受推崇。

除了文字之外,日本文化中还能够找到哪些与中国有关的事务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物,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见证者”。从生鱼片,到抹茶糕点,都来源于中国。

日本人的服饰穿戴,也暗藏着许多中国特色。

和服、木屐,都是从中国发源而去的。就连日本最为知名的国民运动—相扑,竟也是由中国的“角抵”运动转化而成。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的影响,可谓是举足轻重的。

如果没有中国文化的流入,或许日本文化就不会是当下的多姿之态。日本既与中国文化有如此之深的羁绊,何不把握历史之契机呢?

只要大力提倡中日文化交流,势必能够推动两国文化之繁荣。

汉字魅力,享誉世界

无独有偶,日本并不是唯一一个将汉字融入其本土文字体系的国家。

韩国、朝鲜等中国的周边国家,都曾接受过汉字的熏陶。在他们现今的文字体系中,也能够轻松窥得汉字的踪迹。

从历史起源而论,中国的周边国家之所以会使用过汉字,是因为他们都曾是中国的附庸国。古时,中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成为了享誉海内外的唯一世界大国。

或因能力不足,无法与中国抗衡,或因寻求庇护,力求一方安宁稳定,周边弱小国家都心甘情愿的依附着中国。

政治上听从中国的号令,社会生活方面自然也会向中国看齐。

就是在那个时候,汉字流入到了中国的周边国家,对周边国家的文化起到就一定的影响。后经百年流传,便形成了汉字与周边国家的关联。

以韩国文字为例,就是从汉字演化而来的。在汉字流入韩国时,曾被韩国人直接使用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韩国君主又在汉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演变,创造了韩国文字。

但是,汉字文化何其博大精深。韩国将其拿去泛泛而学,也只是学到了皮毛而已。

这导致他们在使用韩语的时候,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远不如汉字好用。为此,韩国人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也会选择使用汉字。

从汉字的流传出国,人们不难发现一个道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对这个国家的文化传播意义非凡。正是因为古时中国的强大,汉字才会传播到周边国家,并享有颇高的社会地位。

同样,今时今日,中国的再次崛起也促成了国际社会上新一轮的“汉语热”。

从中东地区,到欧洲列国,学习汉语的本地人随处可见,传播汉语的学校也是“遍地开花”。

在日本,政府将汉语确定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语言”,大力支持日本孩子学习汉语。

在新加坡,有关汉语的学习课程一直从小学贯穿至大学,几乎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而在马来西亚,上千所汉语学校鳞次栉比,促成了一派学习汉语的繁荣之景。即便是处处宣扬与中竞争的美国,也在努力推动汉语的学习与传播。

未来,汉语的国际社会势必会随着世界各国的重视而进一步的提高。

就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而言,汉语在国际社会上的大受欢迎,是十分有利的。

当外国民众在接触到汉语之后,很容易会对中国心生向往。读到中国的诗词歌赋,便会畅想烟雨江南、塞外风光。看到中国的烹饪典籍,便会想要一尝中国饮食之妙。

许多前来中国留学的外国学子,都曾有过接触汉语的经历。他们因汉语来到中国,又因中国文化而留在了中国。待他们学成归国之日,他们也将成为汉语传播的一员,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助力。

结语

汉字为何会获得多个国家的青睐?因为它是历经千年而不朽的民族根脉,是传承百年而不息的文化瑰宝。

以博大精深的精神价值,以姿态万千的独特外形,以字字珠玑的传递能力,吸引着无数国家和无数民众为之倾倒。

优秀的文化,永远值得值得珍视。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珍贵宝物,理应在传承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

让我们一起加入弘扬汉字魅力,传承文化瑰宝的队伍之中!为汉字不断注入勃勃生机,助力中国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