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去世前,4大老帅仍在,他却为何“托孤”一上将:要挂帅啊

毛主席去世前,4大老帅仍在,他却为何“托孤”一上将:要挂帅啊

00:00
13:50

毛主席去世时,四大元帅还在,为何要将军权交给一名上将呢?

1976年初,周总理已然逝世,而邓公也由于一些原因,无法出来主持工作,当时的叶剑英元帅也因病休养。

于是中央发出一则文件,除了任命华老为国务院代总理外,还任命陈锡联负责军委的日常工作。

这一决定在后人看来颇为不解,当时毛主席重病在身,这一举动无异于“托孤”。

但当时开国元帅中,除了叶剑英外,还有聂荣臻、徐向前和刘伯承在世,为何毛主席会将军权,交给陈锡联这个开国上将呢?

毛主席到底有什么用意呢?陈锡联此人又有着怎样的经历?

“小钢炮”的成长之路

青少年时期的陈锡联,在军队中有“小钢炮”的称呼。当时的他只有15岁,人小但是志气很大,而且在作战时非常勇敢,战友们都觉得他像小钢炮,于是这个称呼也就传开了。

陈锡联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家里的薄田根本无法糊口,一家人生活的非常艰难。陈锡联的父亲是个老实人,非常勤快能干,但是却在一次干活时被砸死。

陈母为了不连累其他的族人,只能带着陈锡联和其他三个孩子分家,单独出来过活,平日里就依靠种田和干杂活。

由于实在太贫穷,陈锡联很小就被送到一些地主家里干活,主要负责放牛。但是由于受不了地主的欺凌,陈锡联多次从地主家跑出来,即使换了几户做工,他一样受不了地主的剥削。无奈之下,陈母只能带着他在路上乞讨为生。

当时陈锡联的叔叔在乡里很蛮横,认为陈锡联乞讨非常丢人,于是便找人将这母子二人打了一顿。也是从此时开始,在陈锡联的心里,种下一颗想要当兵、为民除害的种子。

1929年春天,陈锡联不顾家人的反对,趁着母亲熟睡的时候,悄悄从家里跑了出去,转而投向游击队。此时的陈锡联,也才14岁。

不久后,因为时局的缘故陈锡联所在的队伍并入红军。陈锡联本因为个子和年龄都太小,而被红军队伍拒绝接收。但是他想参加革命的决心十分坚定,为人又十分机灵,再加上游击队员的帮助,最后他还是留了下来。

很快,陈锡联所在的队伍被编入徐向前麾下。1930年6月,陈锡联参加人生当中第一次极其重要的战役——出击平汉路。

在战友们的鼓励下,彼时才15岁的陈锡联作战英勇。他所在的队伍攻下敌人的据点以后,又将对方的两个连队进行歼灭,随后设伏拿下敌方一个团,取得鄂豫皖边区红军,首次正面对抗正规部队而胜利的记录。

随后,队伍又两次出击平汉路,而后缴获大量的物资,消灭了无数个敌人。

而陈锡联在其中,不仅被发展为共产党员,还在最后一次出击时,因为给团部送信,而俘获一个敌人,随即缴获了一支套筒。

因为在战斗中勇敢、彪悍的作风,战后总结会议上,营长对陈锡联进行了好一番夸赞,而“小钢炮”的外号也由此而生。

陈锡联此后在多场斗争中表现亮眼,尤其是在抗战中夜袭阳明堡时,可谓是陈锡联人生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屡建奇功声名远播

抗战爆发以后,共产党与国民党就抗日问题,展开第二次合作,军队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当时红四方面军第4军的第10师,被改为八路军第129师其中的一个团,陈锡联就担任该团的团长。

彼时华北战局告急,时任师长的刘伯承,就带领陈锡联的队伍组成先行部队,朝着山西挺进。

1937年10月中旬,陈锡联带领队伍到达忻口附近的村庄,当时忻口战役正打得火热。陈锡联所在的苏龙口,顺着附近的河往南走就是忻口。

陈锡联就针对附近的地形,展开了一番仔细的观察。分析后他认为,在这附近必定有日军的机场,心里也暗暗的有了计划。

随后,陈锡联又和当地国民党军进行沟通,再加上和老乡聊天得知,当地果然有一个阳明堡机场。陈锡联一步步掌握机场内部、外部的部署和情况,最终决定要夜袭机场。

三天后,陈锡联率部进入战斗状态,急速朝着阳明堡机场前进。两个连队在互相掩护之下,朝着日军飞机展开猛烈的炮轰。

数枚手榴弹塞进机舱里,飞机瞬间被引爆,整个机场很快也置身于一片火海之中。陈锡联立刻带队撤离,整个行动前后加起来不到一个小时,但是战果颇丰,最后一共炸毁日军24架战机。

这次战斗是陈锡联所在的129师,出兵的第一仗,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仗。陈锡联的部署使日军丧失了进军忻口和太原的空中力量,而且将大部队紧急调回守卫后方,为国民党军的作战提供了极高的配合。

此外,这一行动也为八路军提升了军中的威望,使队伍受到嘉奖。可以说这次战斗,不仅对当时的局势有重要影响,也让陈锡联在国共两党中,成为了风云人物。而且当时的他,只有22岁,可谓是年轻有为。

此后,陈锡联以山西为主要阵地,展开一系列的游击战。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陈锡联的队伍和日军交手20多次,每次都将对方打得节节败退。其中,夜袭黎城等战役,都是军中的作战典范。

1940年夏天,“百团大战”开启,陈锡联率部分三个阶段作战,与敌人交手70多次,击毙、击伤以及俘虏的敌军,共有1500多人。此外,陈锡联的队伍还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收获颇丰。

解放战争中,陈锡联先后参与多场著名战役,包括豫北、淮海、渡江战役等等,在其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豫北战役中,陈锡联协助兄弟部队活捉国民党军的司令员,还创造出以劣势装备歼灭机械化旅的先例。

渡江战役中,陈锡联率部攻占了国民党重要城市重庆,被委任为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市长等重要的职务。

投身炮兵建设

1950年10月,陈锡联离开了重庆,被中央调去担任炮兵部队的司令员,开始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炮兵建设当中。

第二年,中共解放军炮兵委员会成立,陈锡联担任书记一职。一个月后,中央军委更新和完善了炮兵的领导体制。自此,炮兵的建设也正式进入大发展时期,不管是在规模还是在装备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这一时期,我军的总军械部和炮兵的军械部进行合并,名字也改为军委机械部,陈锡联就兼任部长一职。陈锡联主要负责全军通用的火炮、枪械、弹药等物品的调配和管理的工作。

从兵种方面来看,炮兵属于战斗类型,但同时也属于技术型。陈锡联虽然在战争年代表现出色,但是在炮兵方面的文化知识,还是略显不足。于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陈锡联进入到军事学院中,开始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

此后,陈锡联还跟随中国军事代表团赴苏,进行原子弹演习的参观活动。

1955年,鉴于陈锡联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他被授予上将军衔,同时获得多枚荣誉勋章。此后,陈锡联又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的院长职务。

五十年代末期,我国炮兵的队伍已经变得更加壮大、合理,装备也齐全,训练也走上正规化的道路。不管是在此后的抗美援朝,还是炮击金门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都离不开陈锡联的一份功劳。

此后,当我国将要建立第一个导弹实验基地时,陈锡联又多次带着专家,穿越在沙漠和戈壁的无人区当中,根据实地考察得来的资料,为导弹部队的选址、创建做出贡献。

1959年到1973年间,陈锡联先后担任沈阳、北京军区的司令员,每到一处就狠抓部队的军事训练,加强队伍的思想建设。

1976年初,中央发出一号文件,表示经过毛主席的提议,由陈锡联在叶剑英生病期间,主持中央军委的工作。

这一决定让人看来有些疑惑,因为四名老帅还在,为何会将军权交给陈锡联一个开国上将呢?

事实上,当时的四老帅刘伯承、叶剑英、徐向前和聂荣臻都年事已高,彼时都是七八十岁了,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尤其是叶剑英元帅,当时正处于生病期间。

另外,当时既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同时也是军委常委的人,只剩下陈锡联、汪东兴等人。毛主席考虑到,陈锡联参加革命的时间长,又能打仗会带兵团,在国务院也有职务,因此从各方面来看,由他来出主持军委工作,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从这一决定我们不难看出,不仅是陈锡联能力过硬,能得到主席“托孤”,同时还有毛主席的深谋远虑,重病期间还在为国家大事殚精竭虑。

结语

在陈锡联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对党和人民予以忠诚和坚定的决心,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献给了国家的解放发展,以及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当中。

唐山大地震时,陈锡联组织抗灾救援行动,让伤员得到安置,当地的工业、交通、通信以及日常保障很快都得到恢复。

而陈锡联还作为代表,赶赴唐山对救灾部队进行慰问,鼓励和表扬参与救灾的官兵,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纵观陈锡联的经历,他戎马一生后取得高位,但依旧奉行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原则,对家人和工作人员都十分严格。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任与尊敬。

作者:沧海

参考文献:

宗禾. 毛泽东临终前为何把军权交给陈锡联 [J]. 兰台内外, 2012, : 16.

闵绪国,韩凯丽. 开国上将陈锡联的戎马一生 [J]. 红岩春秋, 2020, : 8-15. DOI:10.16684/j.cnki.hycq.2020.01.003.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