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又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答案原来是中唐的政治风云。所以解诗要贯通文史,既要看到“有”,又要看到“无”——最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见的。
sapphire2003 回复 @sapphire2003: “吟君遗我百篇诗,使我独坐形神驰。”《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刘白唱和自810年开始,但两人初逢却是在826年,在扬州,从此才真正交往。这一年刘白二人都五十四岁了,已经活出了两个李贺的年龄了。刘禹锡之前最好的朋友柳宗元已去世七年了。五年之后,831年,元稹去世。白居易给刘禹锡寄诗一百首也缘起于刘禹锡元稹的诗歌唱和。
答案原来是铁血宰相,宰相诗人武元衡白居易与刘禹锡生于同一时代,却并无交集。到人生的下半场才“初逢”,这是因为他们所站的政治队伍不同。武元衡的政治主张是从国家利益,从大局出发,才有了千帆竞发,万木逢春的中兴之治。这一点上,耿介的刘禹锡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能放下个人的政治恩怨,在人生的下半场与武元衡队列里的白居易裴度成为知己好友惺惺相惜。
西雅夜未央_ 回复 @西雅夜未央_: 如果薛涛是那一朵白莲,是那一朵花。爱花的人有两种,第一种可能会把花🌸摘下来,据为己有。看着她迅速地枯萎、凋败。第二种是给花松土、施肥和浇水,不远不近地呵护与守候。元稹是第一种,武元衡应是第二种。
先生好,安
应该是春节前最后一讲吧!
小谦_9j 回复 @小径红稀205: 不会吧
先生对诗的解读如抽丝剥茧,想来诗史课的魅力也在于此~
春晚可以不看,诗词大会,必须看,老师晚安
是谁在说愁? 愁中更带愁。 千年愁不尽,愁眼泪长留。 人生本多愁,愁人不记愁, 将愁化诗曲,曲终人不愁。 ❤宝宝写首"愁愁诗",帮老师和大家把愁愁都散了,好开心过年年。🌹祝大家春运快乐,一路顺风!
小径红稀205 回复 @命运三重奏: 宝宝太有才了
终于赶上了报个到!谢谢郦老师,以前从来没有想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什么深层含义
元和十年,即公元815年,是刘白命运转折的一年,刘禹锡写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次被贬。同年六月初三,当朝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书皇帝要严惩凶手。因“越职言事”和为母亲守孝期间还写许多赏花诗,白被贬江州。
小径红稀205 回复 @sapphire2003: 只要想贬你,什么都可以成为理由
1、一般的诗词鉴赏,喜马拉雅上一大把。大家之所以坚定不移跟着郦老师,就是相信诗史课的实力和深度。相信郦老师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学即所授,这就是薪火相传嘛! 2、刘禹锡与白居易的初逢,尤其《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定是抛去政见,以文人间的惺惺相惜为主。因为政见并非全部,才华与品质才是文人相惜的根本。 3、武元衡看不上王树文之流,但在平藩上不矛盾呀?所以,文人相合,抛去政见,真的是品味相投更重要:都能看出朝政问题所在,但各流因水平能力有异,会走上不同道路。中唐后,各路文人终究还是为了国家,为了朝政各尽其能。兴贬,因封建时代确实官员命运受皇帝个人影响很大。但我个人确实瞧不起与宦官勾结的投机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