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谋发展!政协联组会上,各党派界别带来这些“金点子”

集思广益谋发展!政协联组会上,各党派界别带来这些“金点子”

00:00
10:07

1月31日,是成都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开幕的日子。当天下午,成都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联组会召开。

这是一场务实的讨论交流。来自民盟、民进、侨联、民建、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民革、社科、农工党等界别的多位市政协委员依次发言,他们聚焦不同的城市发展话题,通过前期扎实的调研、走访、课题研究,凝聚智慧精华,发表真知灼见。

事实上,每一年成都市两会期间,政协联组会都是备受关注的“重头戏”。两个小时的会议,政协委员们用一条条务实的建言,传递出对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关心,对履职的郑重和尽责。

会上“金点子”不断,会后,委员们的智慧之言、务实之策,都将通过顺畅的履职通道,转化成为城市发展之中的务实举措。

来看看,他们都提出了哪些“金点子?

政协委员报到

如何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民进界别委员、成都正福金融工程应用研究院理事长郑刚在会上提出建议,“加快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

据不完全统计,在成都市成功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中,混改转化占37.95%,非混改转化占50.25%,转化方式不明占11.8%。“实践表明,复杂技术适合混改,简单技术适合其他转化方式;市场化技术适合混改,公益性技术适合其他转化方式。”郑刚表示,现行政策重在解决职务科技成果权属,调动发明人积极性略显不足。并且,混改需要经过中试等漫长过程,需要较大的、长期的资金投入,人才、资金都缺乏。

他提出建议,健全法规政策,完善专利共有规则,明确共有专利权受让、转化及利益分配方式。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相关制度,扩大自主决定权限。

此外,他建议支持设立混改专项政府引导基金,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对缺少资金的混改项目给予支持,以及支持在蓉高校开展技术转移相关专业研究生教育,探索建立技术转移学院等。

侨联界别委员,成都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睿睿发言的话题与科技创新有关。张睿睿建议,加快建设成都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院,以科技创新赋能成都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机器人 资料配图

“根据预测,未来5-10年,人形机器人将迎来颠覆性、变革式、爆发式增长,拥有万亿美元级市场空间。对全国各地而言,作为未来赛道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均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布局、市场格局未定。”张睿睿认为,成都更应加速集中政策、资金、技术、高精尖人才团队,“技术突破在哪里,产业就在哪里。”

具体而言,他建议联动全球创新资源,建立全球最前沿的人形机器人研究基地,深入研究和解决人形机器人感知、推理、执行、柔顺与群控等人形机器人世界级关键难题;通过高效调度分配算力,有效采集运行数据,建立专业数据模型,形成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算中心。

此外,张睿睿建议建设成都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院,广纳贤才,聚集世界顶级的技术和产业化专家,构建“产品-技术-科研”牵引的逆向研发链条,实现颠覆性技术突破。

破题现代产业转型发展,新优势如何塑造?

九三学社界别委员、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俊材的发言,与产业的转型发展有关。他建议,“推动新型显示高质量发展,塑造电子信息产业竞争新优势”。

调研显示,近年来成都新型显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产业链完善度达71%,产业本地化配套率达38%,主营收入占全国的15%,并连续举办2022、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吸引全球85%以上行业企业参展。但成都新型显示产业依旧面临规模能级总体有待提升、成都品牌还需进一步塑造、跨界融合还需进一步加强等问题与挑战。

陈俊材建议,成都要优化显示产能梯队布局,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扩大显示面板应用场景,深化政企合作,加大企业招引力度,加大成都品牌的引培力度,持续培育优势企业,推动显示产业跨界融合,以及构建覆盖内容制作、网络传输、终端呈现、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

Micro-LED拼接屏 资料配图

市工商联界别委员、成都天府艺创集团董事长李宜红也在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方面给出建议。

李宜红介绍,装备制造业是成都工业第二大产业,具有高技术复杂性、高集成度和高附加值等特点,2023年1-11月,产业规模已突破7900亿元,在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产业实力不断增强。但成都装备制造产业依然面临部分领域产业布局不够完整、链主企业数量依然偏少、链主企业本地配套尚未健全、产业发展要素生态支撑力较弱等问题。

对此,李宜红建议,要支持链主企业主导核心技术攻关,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构建产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着力建设产业链集群。鼓励链主企业开展数字化共性技术研发,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数智化转型等。

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如何振兴乡村产业?

民革界别委员、成华区投促局局长贾元波带来了《深挖成都平原富硒资源优势,塑造“天府粮仓”建设》的提案。他介绍,成都平原拥有众多富硒土地资源,位列全国9大粮食主产区的第3位,成都具备发展富硒农业的良好基础和资源优势,特别是近年来成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等工作,若能很好利用富硒资源优势,将获得锦上添花的效果。

但目前成都还存在富硒资源本底不清、产业基础薄弱、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他建议成都应尽快全面开展富硒资源调查,做实土地质量评估,摸清富硒土地资源家底。同时启动要素配置改革,因地制宜施策,打破区划限制,推动空间融合。健全富硒产业体系,拓宽产品市场,架构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借鉴湖北、贵州、陕西等地发展经验,推动多元化发展。另外,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全市富硒农业发展规划,有序有度利用富硒资源。

天府粮仓 资料配图

社科界别委员、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社会与法制所副研究员陈艺此次也带来了有关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提案——推动川菜预制菜健康发展。

陈艺表示,成都是川菜的发源地和中心,在发展川菜预制菜产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抢抓预制菜发展机遇,建强川菜预制菜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川菜品牌矩阵。但目前,成都预制菜产业发展存在专项扶持政策滞后,产业发展环境欠优;行业发展“小散乱”,产业链条分散分离;发展定位不明确,品牌建设及营销有待提升;规范监管不足,制约产业长远发展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陈艺建议,政府应制定出台预制菜专项支持政策,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同时明确各区县预制菜产业主打菜系,构建川菜品牌矩阵,细分赛道,优化品牌营销,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开拓线上消费市场,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