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讲了随卦,“随”是随时、随人,但如果总是以喜悦的心去追随别人,最后一定会出事,会出什么事呢?蛊惑。蛊卦是随卦的反卦:随卦是泽雷随,蛊卦是山风蛊,山在上面,风在下面,也叫“落山风”,风落在山下了。
很多年以前,台湾有一部电影叫《落山风》,我没看过,但是我问一个台湾学生,这部电影是不是讲一个年纪大的女人去诱惑一个年纪小的男人,然后这个年纪小的男人被这个年纪大的女人所蛊惑,颠三倒四,最后以悲剧结束。那个台生说就是这样的。这说明《落山风》这部电影的名称就取自于蛊卦,《易经》的第十八卦。
从卦象上来看,蛊卦的上卦是艮卦,在家庭中为少男,代表年纪小的男人;下卦是巽卦,巽为长女,代表年纪大的女人。意思是少男被长女所蛊惑,萎靡不振,就出现了蛊这样的毛病。
《左传》中记载了一则故事:晋侯得病,向秦国求医,秦国名医医和为晋侯诊病,说晋侯的病不好治,此病是由过度接近女色所致,叫蛊,既不是鬼怪所害,也不是饮食所伤,但已让他丧失心智了,所以不会得到天命的保佑了,如果不离开女色就会死亡。医和劝戒晋侯节制女色,因为男女之事过度就会“生内热蛊惑之疾”。后来有人问医和什么叫蛊,医和说如果男女沉溺房事,就会生出蛊。
从文字上看,“蠱”字上面是三只虫,现在简化为“蛊”,一只虫,下面是器皿的“皿”,意思是从器皿里生出虫来了;另外“谷之飞亦为蛊”,粮食发霉飞出虫子,这个虫也叫作“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周易》的蛊卦,是女人迷惑男人,风落在山下,都叫作蛊,这都是同样的道理。以上就是医和对蛊病的分析,所以这个病不是用药可以治的,而要改变生活方式。
苏东坡有一本解释周易的书,叫《东坡易传》,他说“器久不用而虫生之,谓之蛊”:器具长久不用长出虫子来了就叫蛊。“人久宴溺而疾生之,谓之蛊”:人长久荒淫无道,沉湎于酒肉声色中,就会得蛊病。“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谓之蛊”:如果天下长期平安,就会滋生弊端,统治者如果安于现状无所事事、不思进取,危机就会潜伏下来,这也叫蛊。所以说“蛊之为灾,非一日之故也”:蛊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流弊的结果,要解除弊端,必须追本溯源。
蛊卦的卦辞说: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蛊,元亨,利涉大川”:蛊卦,一开始就亨通,有利于渡过大河大川。为什么蛊惑的时候反而亨通呢?这其实是说解除了蛊惑你才有利。怎样才能解除蛊惑呢?“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甲”是十天干中的第一个,既是开始又是结束,万事万物都是从甲终而复始的,“先甲三日”是甲日前的第三天,即辛日,也有说是甲日前的三天,即辛、壬、癸;“后甲三日”是甲日的后第三天,即丁日,也有说是甲日后的三天,即乙、丙、丁。
这两种解释都可以,“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连起来,再加上甲日,即从辛日到丁日一共七天,是七日来复,七天是一个周期。说明蛊这种弊端形成需要一个周期,可能是七天、七个月或者七年,总之我们要找到这个周期,然后把它解除掉。“先甲三日” 是蛊惑形成的那天,“后甲三日” 是蛊惑解除的那天,意思是这个周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漫长的过程。六条爻辞中提到“干父之蛊”、“干母之蛊”、“裕父之蛊”,讲到了父母,意思是周期很长,要追溯本原。
下面来看《彖传》的解释: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刚上而柔下”:最上一根爻是刚爻,也即阳爻;最下一根是柔爻,也即阴爻。“巽而止”:下为巽卦,表示顺应天道;止为上面的艮卦,表示适可而止,这样就能解除蛊惑。“蛊元亨,而天下治也”:解除了蛊惑、混乱的局面,就天下大治,亨通。“利涉大川,往有事也”:为什么能渡过大江大川,因为继续前进是能建功立业的。所以不要怕有蛊惑,找到它的原因并且解除掉之后就可以大有作为、建功立业。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是“终则有始,天行也”:是一个终而复始的周期,合起来是七日,后面有个复卦就专门讲七日来复的周期,一个周期过了,下个周期又开始,这就符合天道。从有蛊惑到解除蛊惑是一个周期,也是事物发展的一个过程,所以不要怕有蛊惑。
《象传》的解释: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徳。
“山下有风”:蛊卦上面是一座山,下面吹着风,为什么山下有风就形成蛊惑的局面呢?因为风在山下吹会被山挡住,吹不到山的另一面,万事万物得不到风的滋养就不畅通了,久而久之就会蛊惑。“君子以振民育徳”:君子看到这个卦象,要提振民心、培育美德,让百姓不要被现在困惑的局面迷惑,美德就好比山下的风,要把风吹进来,改变迷惑的局面。
下面来看一下六根爻辞,除了最后一根爻没提到“父之蛊”、“母之蛊”,其他五根爻都讲到了: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干父之蛊”:“干”原义是干预,这里比喻纠正,纠正父亲的过失。为什么要纠正父亲的过失?因为这种蛊惑是从父亲那里传下来的,所以要追根求源就要首先纠正父亲的过失。“有子,考无咎”:如果儿子能纠正父亲的过失,那么父亲留下的蛊惑就不会造成大的灾祸。“厉终吉”:“厉”是危险,虽然有凶险,但终究是吉的。初六爻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只要纠正了父亲的过失和困惑的局面,照样是吉的。
《象传》的解释: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儿子的意志都是从父亲那继承的,父亲有了过错,儿子也会继承,继承之后纠正了父亲的过错,就是吉利的。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贞”是固执,纠正母亲蛊惑的过错不要太执著、太固执。因为九二爻是阳爻居在阴位上,就要阴柔一些,不要太强硬,纠正父母过错的时候,要注意策略和时位,要守中道,否则就没有效果。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纠正父亲蛊惑的过错,会有小小的遗憾,但没有大的过错。因为这是以下正上、以子正父,肯定会有艰难,而且九三爻是下卦到头了,又是阳爻居在阳位上,有些太刚了,容易矫枉过正,所以会有小小的遗憾。
《象传》的解释: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终究不会有大的灾祸。毕竟是纠正父辈的弊端,所以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虽然会有不顺,但终究不会有大的灾祸。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裕”是宽容,如果宽容父亲的过错,继续前进就有遗憾了。意思是不能再宽容了。
《象传》的解释:
象曰:裕父之蛊,往来得也。
继续前进的话就不会有所得。说明了纠正父辈错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讲了一个纠正错误的策略:九三爻是不要太过,九四爻是不要太宽容,要把握度。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纠正父亲蛊惑的过错,会受到赞誉。
《象传》的解释:
象曰:干父之蛊,承以徳也。
继承了先辈的美德。
六五爻处于中位,是阴爻居在阳位上,表示儿子在纠正父亲过错的时候要恰到好处,符合中庸之道,既革除父辈的弊端,又继承父辈的美德,这种纠正方式是柔中带刚的,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受到大家的赞誉。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上九爻是唯一没有讲“父之蛊”、“母之蛊”的,这里说到最后不要去做王侯,要退隐,这种做法是非常高尚的。前面五根爻都在说纠正父亲的过错,纠正之后到上九爻这里就能当王侯或者侍奉王侯,也就是做大官了,但这里为什么说不要去做呢?因为上九爻已经走到头了,到达了顶点,这时候一定要转向。当然这根爻辞也可以理解为纠正父辈的过错已经结束了,就不能再去纠正了,否则矫枉过正又会出现另一种蛊了,所以要隐退、逍遥物外才能大吉大利。
《象传》解释: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不事王侯”的志向是可以效法的。
蛊卦六根爻的爻辞基本都在讲纠正父母的过错,这个蛊惑原本是自己受了蛊惑,为什么一直强调纠正父母的蛊惑呢?
我的理解有两点:
第一,这个父母是指形成蛊惑的来由是久远的,讲纠正父母的过错是指要追本溯源,找到最初形成蛊惑的原因,才能把它革除掉。
第二,这里的父母指正反两个方面,追求蛊惑形成的原因要从正反也就是阴阳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看得见的也就是表面,一个是看不见也就是内在,要从这两个方面找原因。这就是“干父之蛊”和“干母之蛊”。同时这六根爻辞都说了一个共同的原则:要注意火候、把握度,该严厉的时候严厉,该宽容的时候宽容,要守中道。
解除蛊惑之后就可以君临天下了,所以下一卦是临卦,我们下一讲接着说。
干父指精神层面的蛊惑;干母指物质层面的蛊惑;这样理解比较合理!
我个人认为周文王的易经就是一部政治教科书,准确地说就是以德治国的宪法文件!
听老师讲黄帝内经的时候,发现老师的知识渊博,后来才发现老师还讲过易经哈。
下级给上级指正错误,要技巧的!
全家桶_br 回复 @n8k8mwyv0c5aogp0spcc: 什么技巧?
个人觉得老师讲的纠正父母的蛊惑而不是纠正父母的蛊惑,就像随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是纠正父母传到自己身上的东西,不是纠正父母,而是纠正自己!
谦和弟子 回复 @听友204056150: 有一种家族遗传病史,就是蛊,即父辈伤害了一些有本领生灵产生的诅咒,和这个卦词讲的非常契合。
各位亲爱的听友: 张其成教授将于明晚20:00-21:30在喜马拉雅视频直播《易经时令节律和黄帝内经养生之道》,欢迎各位听友抽空聆听~ 关注【张其成】微信公众号(先保存到相册,然后扫描二维码),在后台回复【直播】就可扫码预约视频直播。
队长_kp 回复 @有梦为马_si: 你好,请问怎么加入讨论的微信群呢?
和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情形很符合
这个爻讲父母沟通
都不知道怎么做人了,感觉怎么都有道理,
现在的房价就是个蛊,国之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