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父亲

冬至的父亲

00:00
10:27
冬至与父亲今天冬至,又让我想起了父亲。想起了每年的冬至与老爸亲情的时光。为此,拟用文字慰籍失去父亲的痛楚。父亲在今年深春时走了。都过去了大半年了,却每天都在怀念他。一年四季,严寒酷暑,是由太阳辐射所决定的天文气候。不同季节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决定了日地气候分布的基本框架。冬至,是进九的开始。父亲差不多每年到了此刻,都认真的准备“九九消寒图”作业。首先用一张四尺宣纸,在用红笔画出个九格,在每个格子中双钩写出:“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或“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每格一个字,每字九笔,按每天一笔来填颜色,九格涂完正好八十一天,九九消寒图算是完成。在十多年前,我从军队转业后,当第一次看到父亲制作《九九消寒图》时,以为是自我发明的,不知道它是有着传统的历史民俗。简单的认为这是爸爸自己的绝活儿,兼冬季里的习字课程表及家庭日历。之后的冬季,看到桌子放着一本泛黄的小册子,一看就知道是爸爸在旧书摊淘的。看了之后才了解到《九九消寒图》不仅仅是一项书法爱好者冬季的民俗,同时也是一份民间节气的经验记载。后来,我在阅读中知道了以下几个知识点:古代时期,由于受科技发展的限制,没有为以农业为主的人口提供专业气象服务。人们已经编制了《九九歌》谚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个九九歌既是一种气侯提示,又是用来预卜来年丰歉。《九九消寒图》应该是读书人“写九”的习俗,也是文人们利用《九九歌》的天气征候模式,普惠民间务农操作的计划表。同时,也是民间有趣的一种“熬冬”作息时间表。《九九消寒图》带有寓教于乐之仪式感,作为民间习俗和文化遗产,父亲应该是民俗文化的自觉传承人,也是国学营养的受益者。父亲每年不间断的抄录《九九消寒图》,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冬至。也记录了老爸在书法活动中,建立了一项应季的特别制度,慢慢的也养成了习帖的兴趣。这里,不得不说父亲自离休之后,有了大块时间研习书法。特别令我感动的是父亲在去世的前一个月还能研墨习字。(附图)父亲用毛笔写字时间差不多也有八九十年了,准确的说父亲是跨世纪的老者,经历了百年的迭代变革,用毛笔写了大半辈子字。虽然,当下毛笔愈来愈小众了,传统书写形式也愈来愈被当下疏远了。但是书法被视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载体,忠实的体现着文字的美感和人文艺术价值。父亲在他的生命年逾百岁之时,仍专心致志每天韵笔习字不间断,读书学习不厌倦,始终保持进取之心,形成了自己一套健康的生命状态,这是非常人能达到的境界。年复一年,生命迎送了一次次冬至,世间的事物也发生了无数变化,可无论时间如何推移,父亲始终咀嚼着老祖宗的文化营养,读书习字的嗜好痴心不改。悉心摹帖,持之以恒,崇尚艺无止境,这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精神。文字,是一个民族的魂魄,书法更容易展示一个民族的心灵美貌。每个字的点划之间,仪态万千,象形生动,达意传情,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内核的伟大遗产。“人,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父亲而言已不是一句虚词。他自然自觉,决不把学习当成难事,坚持不懈,思维敏捷,落实行动,似乎成了他生活中的良好习惯。如此不懈的过程,恰如上帝送来了保佑健康的灵丹妙药,书法活动又像是滋养他长寿的阳光雨露。父亲走了,冬至又来了。一季雪飘,思念落泪。想毕,今年的消寒图少了父亲的描红,我也不能再为父亲研墨洗笔,我这个书童真的失业了。清晨读到一首苏东坡词《点绛唇·闲倚胡床》:“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分破”。 读毕,加重了对父亲的思念。这首词意涵含父子相忘的情怯,入冬雪飘,闲着无事,倚在床头。隔窗望空,心绪叠嶂。冰凌花开窗帘。能否再与老爸一起倚坐?明月、父子仨人。一位世纪老人已经仙去,虽万般不舍,但自然规律也。心中有思念必然有附和,若儿酬唱,父必赠答,骨肉一场,情深意长。自父乘仙鹤去,那夜空的明月清风,陪我为伴了。春来冬去,新陈代谢,生老病死,自然规律。冬至,阳光已经斜射至南回归线,翌日就将触底反弹,向北半球回归了。冬至日阳气始升,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并不遥远。虽然冬季最为严寒,但随着新的一年马上到来,春打六九头伊始,春天就将冬天就再见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