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时间变得更“慢”一点?

如何让时间变得更“慢”一点?

00:00
16:29

59 如何让时间变得更“慢”一点?丨时间知觉




开头引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一种感觉:看一场精彩的电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嗖地一下就结束了;而听一个无聊的对话的时候,却觉得度日如年,尤其是要求不能玩手机,一定要认真听的时候,那感觉就更加难受了,心里可能都在在默念,怎么还不结束?

其实客观上,可能同样都是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但是遭遇不同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的主观感受居然差别这么大。《庄子・知北海》中对这种主观时间感受不同的现象,曾做过哲学的描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概念理论

与客观的时间刻度不同,这种人类主观上对时间的感知,就是时间知觉。和我们之前讲过的其它感觉不同,时间知觉没有具体的感觉器官,也不仅仅是某一个感觉通道的功能。

相反,时间知觉的参照物非常丰富,我们所有的感觉通道都能形成对时间的感知。比如,听到声音的长短,感受到脉搏跳动的节奏,等等;同时,大自然的变化和节律也会让我们感知到时间,例如,一天之中的昼夜变化,一月之中的月亮圆缺,一年之中的四季更替等等。

比较有趣的是,我们对于时间感的觉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我们对时间的估计比较准确,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对时间的估计却又非常糟糕;甚至,我们有时候都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

这种随时都在变化的感觉,实际上是时间知觉的复杂性导致的,就像刚才提到的时间知觉的参照物非常丰富,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也非常多,接下来,我就举几个例子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时间知觉。


内容细化

首先,我们从生理因素的制约因素开始。第一点,感觉通道的性质影响我们的时间知觉。我们刚才提到,所有的感觉通道都可以成为时间知觉的参照物,但是,不同的感觉通道,能够感知到的时间,其客观准确性也各不相同。

心理学家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听觉的时间感知最好,可能仅仅相隔1/100秒的声音,都能被分辨出来;触觉的时间感知则次之,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1/40秒的触觉刺激才能被分辨出来;视觉的时间感知最差,最小只能分辨1/10 - 1/20秒之间的视觉刺激。

举个例子,我们小时候可能玩过转筒动画,当它静止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静止的画面,但是当它转动起来,速度足够快的时候,我们看到的画面就动起来了,这些单幅的画仿佛变成了一个动画的整体。这就是因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大于我们的视觉时间分辨能力之后,这些画面就会被我们看作是连续运动的了。

第二点,除了感觉通道的性质之外,年龄也会影响到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总的来说,老年人感知到的时间流失的速度,要比年轻人快许多。有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研究,让年轻人和老年人分为两组,分别感知同一段时间的长度,实际上,这段时间是精确的三分钟。结果发现,年轻人能比较准确地估计出刚才度过了多长时间,但是老年人却比年轻人多预估了20%的时间。

此外,也有另外的学者设计了不同的实验,他们要求14 - 94岁的被试评价自己过去一段时间里,时间的流逝速度,可能是一周、一年、甚至10年等。结果发现,当以10年为单位来进行回忆的时候,年龄越长,被试感受到的时间流失的速度就越快。

研究者总结了三个可能的因素:其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的一生来说非常重要的事件会不断减少,这导致人们容易忽略日常事件,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回忆的难度。这点很好理解,对小孩子来说,一次考试都可能是至关重要的人生事件,可是到了老年,估计都是除了生死无大事的态度了。其二,人老了之后,注意力资源衰退,导致老年人的时间监控能力也变差,这容易让老年人低估时间的长度。其三,老人的晶体智力更为丰富,这使得它们知觉到的时间间隔更短,时间延迟带来的不确定性降低。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老年人感知到的时间流逝速度自然要快许多。

关于生理上的影响因素,我们就先介绍感觉通道和年龄这两种。其实,除了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比如说,我们的兴趣和情绪。刚开始提到的例子中,看电影和听一段领导的讲话,在这两件事上巨大的时间知觉的差异,可能就是兴趣不同引起的。对于有兴趣的事物,我们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没有兴趣的事物,就会觉得时间过的太慢了,大大高估一段时间的长度。

情绪方面,对于负面情绪,比如悲伤、难过等等,我们倾向于高估时间的长度,比如,这周难过了两次,可能实际上两次时间都非常短,可是等到事后再回忆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这整整一周都心情低落。而对于快乐积极的情绪,则往往会低估持续的时间,明明开心了一整天,事后回想起来却觉得没什么。

讲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其实,对于时间的估计,上面所讲的多少都涉及一个因素——那就是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其实在心理学当中,我们还会用另一个模型来解释不同的时间知觉,称为 internal clock model,也就是内部的时钟模型。在内部模型中,有两个因素可以很好地对应我们刚才所提到的数量和性质,第一个叫做节拍器、第二个叫做脉冲。

什么意思呢?说的是我们内部会有一个假想的脉冲,会随着大脑的活动发出时间间隔相同的脉冲,而我们会通过简单地对脉冲的计数,也就是节拍器来数,我一共接收到多少个脉冲,来进行时间的估算,或者叫做时间的感知。

而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之所以会有准确的时间感知,就是因为我们的脉冲和节拍器都运行正常,导致我们的时间知觉会很准确。但是,一旦某一个零部件出现问题之后,那我们的时间知觉就有问题了。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的情绪可能影响的是我们所发出来的脉冲的频率。如果我们的脉冲频率越快,也就是每一个脉冲的时间间隔都变短,但是,我们还是以原始的时间间隔来进行脉冲的计数,这个时候,我们在同一段时间里面,我们数到的脉冲会增加,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倾向于高估时间,这是情绪的问题。

第二个,我们刚才还提到注意力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注意力很分散,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节拍器不能够很准确地数出来我们一共经历了多少个脉冲,这就会导致我们对事件的低估。

让我们再回到心理因素的解释上来,除了兴趣和情绪,还有另外一个对时间知觉有很大影响的心理因素——动机。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心流现象,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心流现象有一个特点,就是失去时间感,往往从心流状态出来的时候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多。

如果我们用刚才的internal clock model来解释的话,我们的注意已经完全放在了我们感兴趣的那件事情上,从而导致我们忘记了去数那些脉冲,也就是我们的节拍器不工作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全身心投入到刚才的事情上,这就忘记了时间,导致我们没有那么准确的时间估计了

如果从动机的细分层面来说,过程导向的人往往会经常感到时间飞逝,这是因为他们平时更多地专注、享受在活动本身的乐趣,所以经常会觉得时间流逝的飞快。而结果导向的人则往往会更容易觉得时间过得慢,这是因为结果导向的人更加期待结果的出现,这种不停地关注结果的动机,会让人放大过程的时间长度,从而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方法应用

刚才,我们从广谱以及硬核心理学的视角来解读时间知觉。实际上,当我们在提到时间知觉的时候,在某些情况下,它还包括我们对时间的态度,而我们对时间的态度往往能够左右我们的生活,乃至于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

津巴多就比较关注人们对时间的态度是如何影响生活、影响健康的。他认为,生命的本质,不过是一段时间。使用时间的方式,就是我们塑造自己的方式。并且从人类的主观角度出发,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只有3个时区——过去、现在、未来。而我们每个人与这三个时区的关系、态度都各不相同。

这就形成了6种时间观,分别是:消极的过去时间观、积极的过去时间观、宿命主义的现在时间观、享乐主义的现在时间观、未来时间观、超未来时间观。并且可能每个人的时间观里面,都是好几个种类不同强度的组合。

关于过去的时间观,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主观上认为过去发生过什么,而不是客观上过去发生过什么,前者对于我们现在的感受和行为有更大的影响。如果你觉得“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那多半是积极的过去时间观;如果你经常对过去感到后悔“我当时要是怎样怎样就好了”,这就有可能是消极的过去时间观。

关于现在的时间观,如果你秉持着快乐原则,对于某些轻微越轨,但能带来极大快乐的事情抱有乐观态度的话,那多半持有享乐主义的现在时间观;相反,如果你觉得很多事情都是命运的安排,自己的努力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这就可能是宿命主义的现在时间观。

关于未来的时间观,如果你习惯于做规划,并且注重收益与代价,为了一些必须达成的目标能够坚持延迟满足,那么多半就是未来时间观;如果你对于灵魂存在、来生等等,超未来的东西多少有点相信的话,那么则可能是具备一些超未来时间观。

总的来说,积极的过去时间观,享乐主义的现在时间观,和未来时间观多数情况下是比较不错的、积极的,但是如果这些时间观过度强烈的话,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过度关注未来,肯定会活得很焦虑。因此,津巴多认为,较为理想的时间观的组合是这样的:强烈的积极怀旧时间观、适当的未来时间观和当下享乐主义时间观、较弱的消极怀旧时间观和当下宿命主义时间观。

如果你好奇自己是什么样的时间观组合,可以找来《津巴多时间观念表》来测试一下。那么,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时间观呢?

首先,调节未来时间观念的比重,尤其对那些对未来过度焦虑的人来说。有个方法可以尝试一下:让自己的to do list上的事情少一点,而不是越来越多。其次,调节现在时间观的强度,做到适度享乐。最后,改变消极的过去,如果你有的话,那可以找出来,改变对过去那些消极事件的看法。


概括总结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我们谈到了时间知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知觉,有很多影响因素会干扰到它。生理因素上主要有感觉通道的性质和年龄这两个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听觉的的时间知觉好于触觉、触觉好于视觉;而心理因素则主要介绍了兴趣、情绪和动机。另外,我们还进一步谈到了时间观的心理意义,讲到了津巴多提出的六种人类时间观,以及它的最优组合可能是什么样的。


结尾互动

最后,提醒大家注意两点,这节课介绍的有关时间知觉的影响因素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你还可以去查一查,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时间知觉?大家也可以留言,咱们共同讨论。

第二点,虽然我们讲到了津巴多推荐的理想时间观的组合,但这不意味着只有这种组合才是对的,其实,时间观的组合没有对错之分,而是一个更深入地帮助大家理解自己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一个视角、一个工具,理性对待即可。好了,我是张昕,我们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