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了解这一点,你也会做设计丨整体知觉
开头引入
这节课开始,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学实验:研究员先给被试看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个穿着运动服,正在奔跑的男子。看完之后,研究人员就问被试,“你觉得这张图上是什么内容”,被试一看,这很明显嘛,于是就说,这是一个正在球场锻炼的足球运动员。
接着,研究人员又给被试看第二张图片,把它放在第一张图片的左边,紧挨着第一张图片,画面上是一个惊慌失措,正在逃跑的姑娘。研究员再一次问被试,他看到了什么,这时候被试挠挠头,说,这是一幅坏人追逐姑娘的画面。
紧接着,研究员又缓缓地拿出了第三张图片,把它放在第一张图片的右边,同样紧挨着第一张图片,画面上是一头刚从动物园跑出来的狮子。实际上,这三张图片,是研究员把一张连续的图片剪成了三个部分,当把这三张图片呈现完毕的时候,被试才明白了画面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原来是运动员和年轻的姑娘为了躲避狮子而没命逃跑。
到这里,这个小故事就讲完了。似乎,人们在观看图片的时候,非常依赖画面的整体情境,一旦呈现的不完整,切断了各部分的相互联系,我们对于每个部分的理解也就和它本来的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再举个例子,大家打开文稿,看一下下面图片中的五个字符,中间的字符比较有歧义,似乎看成13也可以,看成B也可以,但是,当我们从左往右读的时候,这种歧义感就消失了,我们会自然地把它理解成A、B、C中的B;而当我们从上往下读的时候,这个字符又非常自然地变成了12、13、14中的13。
看起来,我们对某一个细节、某一个小部分的理解,的确特别依赖其所在的整体背景是什么样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呢?今天,我就从整体知觉的角度,来解开这个“看山不是山”的谜团。
概念理论
我们上节课说到,人是通过感官来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的,这些信息本身只是一些物理刺激,只有经过大脑加工之后,我们才能对事物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且了解它们的意义,而这,就是知觉。
举个例子,请大家点开文稿欣赏一幅油画——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看完之后的印象会是:这是一幅水上日出、或者水上日落的风景画,水面上还有两艘小船。而几乎没有人会说,这张图片上是一堆深浅不一的颜色块。实际上,这幅画的确是著名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名作《日出·印象》。
而我们有能力欣赏画作,其实都要归功于知觉的两大特性:整体性和意义性。把画面中下方的深色短线,看做水面的波浪、把橙红色圆点和下方的橙红色不规则线条,看成太阳和太阳在水面的倒影,这些都是知觉整体性的功能,而把画面理解成日出风景画或者是日落风景画,这些都是知觉意义性的功能。
同时,我们都知道,这两大特性也很难单独分开。当我们知觉到了整体性,其意义性也就随之出现了。比方说,打开门进入一个房间,这时你的视野中央是一台桌子,当我们把这堆组合在一起的木材知觉为整体的时候,它作为桌子的意义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也就是说,尽管知觉以感觉作为基础,但知觉并不是个别感觉信息汇总到一起的简单总和,而是会产生一个“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再举个例子,假设现在你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它的成分是4条直线对吧,但是,仅仅把四条直线的感觉加总在一起,并不等于能够知觉到一个正方形。“正方形”作为整体被知觉到,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结果,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之所以能够成立,就在于知觉的整体性和意义性。
内容细化
而有关知觉整体性的特征,最早是被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发现并公布的,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很多著名的心理学家,例如考夫卡、苛勒以及惠特海默等人。其实早在100年前,他们就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知觉的这一特点。
最引人注目、也最令人着迷的是,他们为知觉整体性研究总结了5大规律,这5大规律是心理学中少有的接近数学公理性质的规律——也就是说,它们具有颠扑不破的真理性质。下面,我就来系统地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五个规律分别是什么。这一部分建议大家结合文稿听课,我在文稿中附了很多图片来辅助理解这些规律。
第一点,接近律。人们会将在物理距离上接近的元素组合在一起。类似于下面这张标记为58.1的图片,我们直观地会把它们看成三组图形,而不是六个单独的图形,或者是一个整体的图形;
58.1
并且,这种物理上的接近,是一个强度非常高的定律,比如下面这张58.2的图片,当我把每一组图形中的小图形替换掉之后,我们仍然会第一反应把它们看成三组图形,而不是六个单独的图形:
58.2
有关接近律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比如说,网页设计师在设计app页面的时候会将相似功能聚合在一起,让其变成一个整体,让整个页面结构更清晰。室内设计师也会在小户型中使用地毯划分区域,尽量将茶几沙发聚合成会客区,以将客厅和厨房分隔开。
第二点,相似律。人们会将最相似的元素组织在一起,这种相似的元素可以在颜色、形状、大小等等方面。比如标记为58.3的这张图片,我们会在这个字母矩阵中,把“O”字母的部分单独知觉为一个正方形,而不是把“O”和“X”混在一起。
58.3
关于相似律,需要提醒大家一点,那就是颜色所造成的相似律效果比形状要强烈,比如文稿中标记为58.4的这张图片,我们会把这张图片里的正方形知觉为2种正方形,而不是15个正方形。就是因为醒目的颜色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作为一种元素,颜色的效应是更为突出的结果。
58.4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介绍第三个定律,连续律。即使线条被切断了,人们也会将其知觉为连续的。例如比较经典的简笔画元素——丘比特之箭,尽管箭被心形隔开了,我们仍然能够把它知觉为一个连续的箭,而不是断开的两个线段。
第四个定律,闭合律。如果图形上有一些空隙或者缺损,我们的知觉会倾向于填补小的空隙,从而将客体知觉为一个整体。大家可以看一下标记为58.5的图片,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把它看成一个完整的圆环,而不是两条弧线。
58.5
第五个定律,共同命运律。我们倾向于把看起来朝着相同的方向运动的客体,组织成一个整体。比如我们查看58.6这张图,很容易把第一行和第三行看成往右边运动的点,而把第二行和第四行看成往左边运动的点。不知道大家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是不是有相同的感觉。
58.6
方法应用
格式塔学派关于知觉整体性的这五大定律,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设计领域,毫不夸张地说,掌握好这几个规律,我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些设计尝试了。
最简单的尝试,也是最广泛应用的就是,把这五大定律直接应用在APP的界面设计上来。比如下图,苹果手机的设置首页,我把名字马赛克了啊,我们分析一下,它在每一个模块之间,都有一个空格,设计师有意识地把用户ID、网络相关、功能设置等等做了模块区分,尽管这样需要的绝对展示空间更多了,但是这种模块化的区分能够把同类相似的功能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让整个页面都更加清晰、更加容易理解。为此而增加的展示空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另外,介绍一种在这些定律基础上的一个设计方法,叫做异形同构法。异形同构法指的是一些元素,尽管外在不同,比如说颜色、形状、大小、材质等等,这些尽管不同,但是其内部结构是相同、一致的时候,把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设计出来的产品,就是用了异形同构法。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举个例子,著名设计大师贝聿铭主持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灵活运用了这种方法。他吸纳了中国传统的屋顶、窗户,以及把徽派建筑的山墙、苏式建筑的灰瓦飞檐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形象,巧妙地用几何图形把这些繁复的建筑方式简化、组合在苏州博物馆的建筑中,营造了一种抽象的美感,又完美保留了苏式的中国风。去过苏州博物馆,或者在网络上看到博物馆建筑群的图案,就能马上领略到这种统一又富有变化的建筑之美。
概括总结
好了,这节课就讲到这里,我们延续上节课的内容,着重讲了知觉,尤其是知觉的整体性,介绍了格式塔学派提出的五大定律,分别是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闭合律、共同命运律。最后,我们介绍了运用这五大定律的设计案例,以及一个设计方法:叫做异形同构法。
结尾互动
听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自己画一个符合这些定律的设计图来玩一下呢?好了,我是张昕,我们下节课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