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丨夔纹扁足方鼎:很特别

博物院丨夔纹扁足方鼎:很特别

00:00
03:12

作为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也是青铜时代的第一个高峰,商代诞生了很多非常有名的青铜鼎,比如后母戊鼎、杜岭方鼎、司母辛鼎和饕餮乳钉纹铜方鼎等。除了这些,商代还有很多其他的鼎。这次要介绍的是一个外形有些特别的青铜鼎——夔纹扁足方鼎。

夔纹扁足方鼎,青铜礼器,商代后期文物,器物通高42.3厘米、口长34.1厘米、宽24.8厘米、壁厚0.5厘米、耳高6.9厘米、足高20.2厘米,重18千克,于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殷墟妇好墓。夔纹扁足方鼎共出土两件,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另一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两件夔纹扁足方鼎均为长方形口,折沿,方唇,两耳直立于两短边中部的口沿上,腰下部略内收,底近平,稍小于口,四条扁长实心足,体形如夔龙。

整体上来看,夔纹扁足方鼎给人的感觉和通俗认知中方鼎的样子差别很大,尤其是鼎足部分。正如其名,它的鼎足又扁又弯,和传统认知中粗且敦实的大柱型鼎足相去甚远,故而整体上显得非常另类,感觉轻飘飘的,不像其他方鼎那样看上去就分量很重。

不过,别看它是扁足,在青铜器中的地位可不低。鼎从形态上可以分为方鼎和圆鼎,从现有的考古资料中看,尽管发掘出土的方鼎远比圆鼎要少,但是著名的司母辛大鼎、后母戊大鼎等都是方鼎,都出自王室、贵族之墓,这正说明方鼎在商代礼器中的重要性。

夔纹扁足方鼎上的兽面纹

专家解读

据河南博物院文博馆员宋华介绍,夔纹扁足方鼎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夔纹扁足方鼎的内底里中部铭“妇好”两个字,为确认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夔纹扁足方鼎外形华丽,兽面纹和夔龙纹栩栩如生,周身纹饰错落有致,运用典型的“三层花”装饰手法,为青铜艺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标本。

夔纹扁足方鼎出土于殷墟妇好墓中,该墓中出土的190件铸铭铜器中,有“好”或“妇好”铭文的铜礼器,包括各种鼎、偶方彝、方尊、方斝等器物达109件。其中方鼎五件,包括扁足方鼎两件,柱足方鼎三件。这些鼎由于铸作年代晚,代表了那一时期的冶铸水平,同时也是反映妇好地位之高的有力佐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