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一个一言难尽的冤大头。
1956年7月26日,埃及纳赛尔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运河过路费所得将为阿斯旺大坝的建设筹募资金。
纳塞尔之所以顶着巨大压力“铤而走险”,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为报复埃及与新中国建交,伙同英国停止了对阿斯旺大坝的贷款和技术支持,走投无路的纳赛尔不得已“出此下策”。
而纳赛尔的操作,很快就令英法等国怒不可遏,它们严厉威胁“不讲武德”的埃及不要“太过分”,而埃及在苏联支持下则态度强硬,坚决不把英法当根葱。
眼见软的不行,英法决心“以德服人”,并劝说以色列充当炮灰打头阵。随后以色列在10月29日率先出击进攻埃及,英法联军则在10月31日全线出动、迅速跟进。
在三国的猛烈进攻下,埃及军队节节败退,但埃及的誓死抗争很快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深切同情,三国侵略军则赢了战役输了道义上的主动。
更尴尬的是,本是英法盟友的美国此刻非但没有为英法两肋插刀,反而插了英法两刀。在英法以三国被国际社会千夫所指的情况下,美国反而与苏联相谈甚欢,并携手对英法进行了“核蔼可氢”的说服教育,最终让三国“感动”得泪流满面并卷铺盖而去,苏伊士运河危机随即落幕。
苏伊士运河危机的结束,不仅意味着埃及巩固了收回苏伊士运河的胜利果实,更意味着英法殖民帝国时代的彻底落幕。虽然两国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就被打回了原形,但苏伊士运河则让它们连最后的底裤也输得一干二净。
危机结束后,心灰意冷的英法两国作出了南辕北辙的选择,英国虽然遭到了美国的可耻“背叛”,但依然坚定不移地拜倒在美国的牛仔裤下,完成了从“美国曾祖”到“美国曾孙”的戏剧性蜕变。而法国在连续两次被英国拒绝“合体”后,坚定了和宿敌联邦德国和解的决心,并推动了西欧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最终促成了欧洲共同体乃至欧洲联盟的诞生。
但问题是,虽然苏伊士运河危机后的法国坚持和美国相背而行,甚至戴高乐时期还退出北约的军事一体化机构强烈标明自立门户的决心。但美国和欧盟非但没有划清界限,反而越走越近,捆绑越来越紧。尤其是1991年苏联解体后,欧盟和美国的关系甚至“背对背心贴心”。
那么,明明欧盟折腾几十年是为了自力更生,那么为何越努力却越被动?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欧盟从一开始就是美国苦心孤诣的作品,除了作为对抗苏联及俄罗斯的缓冲,欧盟更是美国随时榨取油水的“樊胜美”以及随时消遣的“出气筒”。
毕竟,欧洲的一体化,从一开始就逃不出美国的手掌心。
谁能想到,西欧一心想要挣脱美国掌控的“抱团取暖”方式,被针对的美国才是最早的发起人。
话说二战结束后,作为主战场的西欧大地满目疮痍、处处残垣断壁。而美国则倚靠置身事外的地理优势开足马力,在战后一跃成为资本主义阵营的领头鹰和发动机。
而苏联虽然在苏德战争中大伤元气,但依靠苏联人民的坚韧不拔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强大生命力,最终推动苏联赢得了苏德战争的胜利并成为超级大国与美国并驾齐驱。
眼看美苏两极分庭抗礼,为避免西欧像东欧一样被苏联冲击,打击西欧国内的无产阶级势力,更为了消化战争期间生产力“爆兵”产生的过剩产能,美国在1947年出台“马歇尔计划”,开始了庞大的经济救济。
在通过种种苛刻条件排除了东欧各国后,为了避免被苏联挖墙脚,美国要求西欧各国“打包”接受美国的美刀。
于是,在西欧各国接受了美国的经济支援并成功沦为美国经济的后花园,进而决心摆脱美国控制,避免被美苏彻底边缘后,才发现自己的努力完全就是美国操作的二次重演。
这种殊途同归,让美国乐翻了天,西欧各国则因这种“双向奔赴”失掉了所有的颜面。毕竟一颦一动不仅被美国全程掌控,而且下一步计划也尽在美国意料中,那西欧各国还玩个锤子的自力更生?
但问题是,欧盟这条大鱼一旦上了美国的钩,想要挣脱可就不是难于登天,而是天方夜谭了。
冷战时期,为了对抗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咄咄逼人,美国对西欧一体化基本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而作壁上观,就是最大的支持。经过一系列博弈,就连美国的家人英国都最终成为欧共体的成员,西欧一体化的规模和程度也不断提升。
但“天有不测风云”,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的烟消云散,欧共体也再度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对于欧盟而言,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猛烈冲击,依然披着发达国家的外皮,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保持着居高临下的“剪刀差”优势,倚靠技术垄断的强取豪夺赚得风生水起。但毕竟损失了赖以生存的广阔海外殖民地,虽说依然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和产品倾销地,但获取资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越来越不容易,虽然昔日的殖民地还在那里,但其它势力早已渗透得千疮百孔,自己早已不是强取豪夺的唯一。
所以,如果能趁苏联解体在东欧造成的权力真空跑马圈地,西欧必然能获得大片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欧盟的实力必将再度升级。对于这一点,作为欧盟盟主的德国深信不疑。
但问题是,东欧作为昔日苏联的卫星国甚至加盟国,虽然在苏联解体前后陆续选择改旗易帜,与过去撇清关系,但毕竟有过诸多不太“美好”的历史记忆,实在难以同西欧各国化干戈为玉帛进而称兄道弟。
再加上东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如西欧富裕,因此在“欧盟东扩”将东西欧强行捆绑在一起,必然导致强烈的内部问题。
事实上,欧盟的危机,也是在“盲目”的东扩后陆续暴露无遗。
而与“欧盟东扩”的副作用陆续凸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约东扩”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虽然欧盟和北约成员国高度重合,但由于发起国以及性质不同,北约和欧盟的表现和遭遇也大相径庭。
因为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对苏联的直系继承者俄罗斯抱有极大的的敌意,非但没有接受俄罗斯的一路向西,反而处处为难,时时打击,迫使俄罗斯不得不重新捡起武器奋起反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欧各国再度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对抗的缓冲地。出于历史上对俄罗斯的仇恨,再加上不想重蹈美苏争霸炮灰的结局,因此它们在政治上纷纷和北约眉来眼去,渴望激起北约的保护欲。
于是,面对北约和欧盟的“东扩”,东欧国家逐渐形成了“政治上依靠北约,经济上投靠欧盟”的格局,虽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在“共同富裕”之前,它们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活下去。
所以,“欧盟东扩”后,不仅要面临内部东西失衡的窘迫,更要应对外部北约与欧盟东去路上并驾齐驱的尴尬结局。
可以说,在俄罗斯的压力下,欧盟能得到东欧国家的“人”,却得不到它们的“心”,而它们在北约也就是美国的影响下,理论上必然上蹿下跳,令欧盟疲于奔命、奄奄一息。
而理论和现实总有差距,那就是欧盟现实中面临的困局,比理论上更令人窒息。
苏联解体后,作为冷战产物的北约之所以不曾随风而去,根本原因在于北约除了针对苏联和社会主义,更是挟制欧盟的利器。所以苏联解体后,北约不仅没有垂垂老矣,反而生龙活虎、有着异常充沛的精力。
和冷战时期一样,因为无论西欧还是东欧都是美苏争霸的阵地,而这些地区又是欧盟的自留地,所以虽然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但欧盟依然难逃被来回蹂躏的尴尬结局。
因为东扩后的欧盟面临的威胁不仅来自于传统的俄罗斯,以及一手策划欧洲一体化的美国,更有美国和俄罗斯联手做局的巧取豪夺。所以,暗流汹涌是欧盟的主旋律,疲于奔命是欧盟的最大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收伏”东欧,有了更大的市场和更充足的劳动力,欧盟依然不可能真正自立,尤其是建立独立自主的能源体系。
因此,为了避免寒冬腊月被冻成泰迪,欧盟只能在美俄之间二选一,最终欧盟选择了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为了强化能源合作双方更是陆续修建了天然气管道“北溪”和“土耳其溪”。
这一切被美国看在眼里,于是美国很生气,毕竟依赖最容易产生感情关系,今天欧盟进口了俄罗斯的天然气,他日会不会联合俄罗斯让美国滚一边去?
每每想到这里,美国就着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于是美国充分发动北约长臂管辖的能力,给予欧盟猛烈打击,除了拉着欧盟高唱意识形态之歌,感化欧盟为了所谓的民主和自由而前赴后继,美国还掀起科索沃战争、推动克里米亚危机、诱导俄乌战争等,目的就是离间欧盟和俄罗斯的关系。
然后,在美国“核蔼可氢”的劝说下,欧盟陆续叫停“北溪二号”管道,对俄罗斯发动前所未有的制裁打击。
然后,俄罗斯只能无奈断气,并迅速地让欧盟差点儿没气。欧盟这种“杀敌1000,自损12000”的操作,甚合美国的心意。
那么在俄罗斯断气的情况下,美国会仗义出手给予欧盟爱的助力吗?当然,几乎是第一时间,美国就选择大举向俄罗斯进口石油,坚决要让俄罗斯撑死自己。
这种双标操作听起来太不仗义,但却是美国最矢志不移的真理。
从冷战时期以来,虽然美苏是意识形态的宿敌,双方的对抗从地底延伸到太空,足迹遍布每一寸海洋陆地。但激烈的斗争间隙,美苏也有携手并肩,目的是联手保持自身的垄断力,除了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携手打击英法等老牌殖民主义,两国还推动所谓核不扩散条约的签订,堵死后来者挑战既有秩序。
另外两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合作就更是不可思议,而这种有对抗更有合作的局面,在冷战结束后也随即从美苏关系转入美俄关系。
于是趁着4月22日拜登政府制裁生效期到来前,美国加紧进口俄罗斯的打折石油,数量同比增长43%。
作为极其务实的国家,美国为了利益的最大化,不介意和俄罗斯眉来眼去。但作为美国的小弟,欧盟必须继续和俄罗斯刚到底,准盟友印度也不许抢自己的生意。
欧盟从未受过这样的委屈,因为这种主动去世以图让敌人愧疚而死的操作,实在找不到更多的正面意义,欧盟到头来,不仅损失了与俄罗斯改善关系的契机,还只能靠木柴取暖重回中世纪,更成为国际社会的著名笑柄而声名狼藉。
而这也是美国的最终目的,从冷战以来,美国对欧盟就有着多重希冀,除了做对抗社会主义的滩头阵地,更要随时成为美国的奶牛和工具,为此美国必须将欧盟牢牢攥在手里,能源无疑是个好东西。
而欧盟为了度过危机,似乎也只能在美国裹挟下高价购买二手天然气,白白让中间商美国捞了一大笔。
但是欧盟有什么好办法呢?毕竟从欧盟成立,甚至欧盟成立前,美国的影响就登峰造极。欧盟在美国影响力无处不在的情况下,根本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只能在损人不利己中不断迷失自己,早已被美国渗透成筛子的欧盟,也必将从政府到民间NGO组织,共同描绘一个为了反俄而甘做炮灰的尴尬结局。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