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花盛放,艺术多彩——公园城市之声”专题诵读节目
出品:大渡口区图书馆
联合制作:醇色电台
车幺妹
出处:《神秘的源泉》--大渡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秘
朗读者:王皓
起源:相传始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由当地群众原创;清代以来,多在节日和庆典活动表演,传承至今不断。
工艺特点:演出前用竹子扎好彩船骨架,再用彩纸裱糊(也有用彩绸裱糊的),并饰水纹、草、吊等装饰,颇为好看。演出时以船内车幺妹说唱为主,拉船的后生、划船的艄公和两旁的少妇帮腔,有时也单独插话说唱。有的演出队伍还较庞大,设有民间地方吹打乐手相伴,器乐多为锣鼓、唢呐、笛子等,兼具龙舟竞渡和花轿嫁女的阵势,车灯唱词全为韵文,以七字句为主。每段长度依内容而定。每段末句乐队与演员一齐帮腔,是该曲种的特色之一
传承人:钟明厚 赵本玉 郑先碧 罗昌碧 许世惠 印成秀罗开群等30余人
传承谱系:1951年重庆艺人唐心林对民间“车车灯”加以改革,去掉彩船,不用帮腔锣鼓,改以二胡伴奏。演员两手各持一对15厘米长的竹板(四块瓦)边舞边唱边打。
1953年,唐心林、孙清河、李康生等人对车灯调的前奏、间奏及结尾音乐、锣鼓和伴奏手法作了较大改动,使其规范化;同时完善了竹板的敲击技法,并形成出场、亮相、台步、身段等表演程式,使车灯的唱腔方式及伴奏基本定型。
1958年到四川省首届曲艺会演中,唐心林改编的《歌唱重庆大跃进》被正式命名为“四川车灯”。从此得到迅速发展,帮腔由一种发展为10余种,表演形式由单人发展为多人。
朗读者:王皓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