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丨“下雪场尴尬”频遭吐槽,入戏的野望总被出戏感戳破

封面评论丨“下雪场尴尬”频遭吐槽,入戏的野望总被出戏感戳破

00:00
03:35

□蒋璟璟

近期,“全国多地电影院下雪”引发关注,花式“下雪场”刷屏了社交平台。“下雪场”营销开启之后,该场次市场销售异常火爆。很快全国影院的“下雪场”基本售罄,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在票房上捷报频传的同时,“下雪场”营销也引起不少话题争议,比如“下雪”可能引起的安全隐患以及喧宾夺主式营销噱头是否会反噬口碑,为何首映日“下雪场尴尬”会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等等。

当下,电影消费越发超越“看电影”的范畴,而加速成为一种复合性的过程。其中,观影的动作,被极大延展。在此大背景下,所谓对氛围感的营造、对仪式感的追求,顺理成章,成为片方和院线发力的重点。“下雪场”应运而生,丝毫不令人意外。这一创意,在一定程度上,很像是前些年火爆一时的5D电影,都是通过环境模拟实现风、雨、电、烟、雪花、泡泡等环境效果,来实现观众的“身临其境”之感。从5D电影到“下雪场”,这其实是减配版。

“你在身边,就是初雪”,类似的电影宣发文案,很是撩人,也确实投合了一部分观影者的内心喜好。“下雪场”场景,提供了一种浪漫化的抒情语境。“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还能看到飘雪,多浪漫,多有仪式感啊”“13:14‘下雪场’,1314本来仪式感就很强,一生一世嘛,在影院里飘着雪和男朋友去见证这个时刻,很少有这种机会”……爱情总是需要具象的承载物与表达的出口,电影院里飘下的“雪花”,很好地扮演了类似的角色。

“下雪场”的火爆,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电影观”的投射。其所指向的,是关于观众与电影的关系问题。观众到底该是怎样的存在,是一个抽离的观看者、一个超脱的审视者?还是化身其中的一部分,参与其间、与之共情、融为一体?在社交媒介勃兴之后,电影每每成为价值议题的触媒,对于电影的审美,常态化超越“作品”本身,而因极强的代入感与镜像投射,牵出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情绪化反应,其中很多甚至是孩子气、低幼化的荒诞之举。

从“下雪场迷思”到“下雪场尴尬”,那种廉价流水线输出的“工业泡沫”,终究支撑不起那些细腻的情感与满心的预期。一心想入戏的观影者,在看到工业泡沫洒下的一瞬间,那份粗陋与狼藉,终究带来了强烈的出戏之感。这种巨大的落差,很自然地被转化为了很傻、很尬的心理反馈。当看电影被承诺了越来越多的实现感,却发现支撑不起。幻灭,总归刺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