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只是意外,印度才是真爱?俄罗斯为何对印度始终情有独钟?

中国只是意外,印度才是真爱?俄罗斯为何对印度始终情有独钟?

00:00
17:46

印度,一个令俄罗斯爱不释手的国家。

2013年11月16日,对印度而言是一个浓墨重彩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印度豪掷一个驴肉火烧买下的俄罗斯“戈尔什科夫苏联海军元帅”号航空母舰成功签收,并更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直译为“超日王”号,从此印度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其在印度洋纵横驰骋再无敌手,索马里海盗更是不在话下。

而航母的成功交付,也让本就情比金坚的俄罗斯与印度关系更上一层楼,堪比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但印度的内心,那10000只羊驼始终在来回奔腾,因为虽然这艘全长283米,全宽51米,吃水深度10.2米,排水量达45400吨的航母看起来面子倍儿足,但为此花掉的“小费”却令印度痛彻心扉。虽然购买航母确实童叟无欺地花了一个纯瘦肉驴肉火烧的价格,简称1美元,但后面却是一个接一个的天坑。本来根据当初签订的改装合同,印度只需要支付9.7亿美元的改装费,其余7.3亿美元用来购买舰载机。也就是说,只要16亿8,俄罗斯航母就可以开回家。但问题是俄罗斯原材料和人工的价格从来只涨不跌,改装费用经过一系列精密控制最终涨到了空前的23.5亿美元,改装日期更是由原先的52个月足足推迟了60个月,是真正的慢工出细活。

再加上2012年6月在交付之前的正常海试中,8个锅炉报销了7个,俄罗斯再度找印度报销,于是俄罗斯这艘本想着当废铁卖的故障船,在经过了印度客户一连串的挥金如土后,终于发挥余热为俄罗斯创造了高达45.8亿美元的价值。

而且靠着印度买下航母后十多年如一日的“爱的供养”,俄罗斯终于掌握了独立改造航母的技术,填补了航母改造领域的空白。同时建立了新型的船坞,补发了常年拖欠的工资,解决了一系列因为没钱而停摆的问题。

而印度,只能抱着这艘花了天价的二手航母,对奸诈的俄罗斯表示深深的感谢和赞许,并在背地里坚定了自主研发的决心,于是经过十多年的跌跌撞撞,印度终于拥有了世界上最“礼貌”的伪国产航母。

应该说,在航母交易这个问题上,俄罗斯做得确实有些不地道。而俄罗斯之所以对印度进行毫无保留的“敲诈”,除了“掌握核心技术是大爷”的前提,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俄罗斯此前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印度的套路。

话说1991年苏联解体后,虽然作为苏联的直系继承者,俄罗斯拿到了苏联近70%的国家遗产。但积重难返的斯大林模式桎梏,加上西方资本勾结寡头集团的巧取豪夺,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其综合国力长期一蹶不振,甚至半死不活。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俄罗斯最想看到的就是昔日的债户们驾着七彩祥云来还钱,毕竟当年苏联国势如日中天,撒出去的卢布连起来可绕地球三圈,这意味着随便一个国家来还钱,俄罗斯都能咸鱼翻身,走上东山再起的康庄大道。然后,俄罗斯看到了熟悉的印度身影。

作为苏联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兄弟有难印度岂能袖手旁观?于是苏联解体后的第一时间,印度就风风火火地江湖救急,并“原封不动”地将之前借苏联的300亿美元债务一次性还清。

面对印度的“兄弟义气”,俄罗斯热泪盈眶,并一再表示我去年买了个大手表。因为在苏联解体的猛烈冲击下,卢布早已贬值数千倍,这意味着昔日苏联交给印度多达300亿美元的真金白银,转瞬间就化身为300多万美元“白纸”。

看着这白纸一般的欠债,俄罗斯决定擦干眼泪再次出发,并坚定了“不讹印度非好汉,要坑就坑印度人”的信念,随着俄印两国的合作从单纯的武器买卖进化到技术合作,啥也不缺就缺技术的印度从此更加欲哭无泪到无法自拔。

所以“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只是开胃小菜,T-90主战坦克和T-50第5代隐形战斗机等项目才是饕餮,确保印度的眼泪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不过,再多的尔虞我诈,似乎都不能改变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俄罗斯与印度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甚至好过了中俄关系。俄罗斯与印度,更多时候似乎更像是“不打不相识,不坑不相知”的欢喜冤家。

而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情况,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对俄罗斯而言,印度比中国更“有用”。

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虽然资源多到不可胜计,但朋友却少到凤毛麟角。

虽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早已留下霸气侧漏的名言,表示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那就是陆军和海军。但放眼世界,俄罗斯的盟友真的也只有自家的陆军和海军,这不是霸气,而是事实。

但俄国形单影只的尴尬情况在二战之后彻底发生了改变。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一个拥有数亿人口的东方大国,一个雄浑有力的声音响起,宣告了这个国家在经历了长期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从此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而这一来之不易的辉煌胜利,也深深鼓舞了广大第三世界人民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斗争。

没错,这个东方大国就是印度。

作为印度几十年来在国际社会最闪耀的一刻,印度“开国大典”也给世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吸引了美国和苏联两大超级大国的目光。

在二战中携手砸碎法西斯这些杂碎后,美苏一跃成为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并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分道扬镳,进而成为水火不容的宿敌。

鉴于二战本就是美国自导自演的结果,对于苏联这个无心插柳之果如果痛下杀手必然引发新的世界大战导致二战的经营功亏一篑。更重要的是苏联的体量绝不是美国能够轻易扼杀的,即便能成功也必然是元气大伤。所以面对苏联,美国选择冷战,而当1949年苏联也拥有了核武器,冷战格局遂最终成型。

而因为超级大国本就小弟成群,所以美苏争霸也表现为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集团的针锋相对。

在这样的情况下,拥有更多小弟,不仅是成功的象征,更是实力的证明。

但印度一再表示:我要有声有色,而“中立”才是我的底色。

事实上早在印度独立前,作为开国总理的尼赫鲁就在其著作《印度的发现》中描绘了“要么有声有色,要么销声匿迹,中间路线不能令我满意”的“印度梦”,并成为印度人民前赴后继的图腾。

印度独立后,很快搭上了不结盟的快车,成为第三世界的领袖,尼赫鲁更是频繁出没于国际社会,展现了印度活力与自信的风采。

彼时的美国为绞杀社会主义阵营,在亚欧大陆自西向东分别构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和“东南亚条约组织”,作为南亚次大陆一哥的印度成为美国“环亚欧大陆锁链”的巨大缺口。

所以,美国需要和印度“心心相印”,而不是当年拉拢新中国那样,让新中国保持中立也行。

但问题是,虽然靠“印巴分治”建国的印度从未经历革命或战争,统治阶级相比于英属印度换汤不换药,作为英属印度既得利益者的尼赫鲁等领导人对300多年被殖民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对英国殖民者更是道不完的感恩戴德,说不完的与有荣焉。而且因为二战后元气大伤的英国审时度势并情不自禁地拜倒在了美国的牛仔裤下,实现了从美国大爷到美国大孙子的历史性蜕变,保持了一家人的亲密关系。

但作为一呼百应的第三世界领袖,资本主义制度的印度有责任有义务和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划清界限。

尼赫鲁认为,虽然英国给印度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确保了印度傲视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准王者”开局,但尼赫鲁感觉印度还是不行,尤其是人均这方面始终存在不足。所以,他更喜欢和苏联相提并论。

毕竟,当年苏联也很穷,同时也都有英明睿智的领袖(他自己),所以苏印两国高度共鸣。

更重要的是,印度不仅是苏联打破资本主义阵营围追堵截的重要窗口,更是实现彼得大帝以来“走向印度洋”的重要基地,所以求生欲和求胜欲都很强烈的苏联无疑比美国更有诚意。再加上美国为经营阿富汗长期和巴基斯坦眉来眼去,因此印度说什么也要和苏联打成一片。

于是在经历了斯大林时代的不冷不热后,苏印关系从赫鲁晓夫时期迅速升温。而苏联在印度的“深耕”也终于开出了绚烂的花朵,时至今日印度的万国牌武器中,俄制武器独占70%,为俄印两国长盛不衰的武器合作打下了坚如磐石的基础。

不过,赫鲁晓夫时代的苏联,早已不是抱着陆军和海军霸气侧漏的孤单样子,在东欧,在亚洲,苏联的朋友遍天下,尤其是亚洲,除了印度,还有新中国。而且某种程度上说,苏联给出的好处,印度有的,新中国也有,比如资金和工业项目,可谓真正的“一视同仁”。

但几十年过去,中苏早已交恶甚至兵戎相见,苏印两国却始终情同手足,即便经历了苏联解体的大变局,驴肉火烧买航母等尔虞我诈,俄印关系也依然火热如初,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在静夜史看来,相比于苏印关系,中苏关系不是不重要,而是不必需。

简单说来,即便苏联不拉拢新中国,新中国也不会倒向资本主义阵营。虽然没有和印度一样没事就高喊“中立”,处处以“不结盟领袖”自居,但新中国却在实际行动上保持了基本的中立。

毕竟如此巨大的体量,再加上抗美援朝战争中几乎以一国之力将17国联合国军踹翻在地的强大战斗力,注定了新中国从一开始就是美苏之外举足轻重的强大力量,即便不能影响世界最起码也是地区强权。

这样的国家,从内不愿屈居人下与他国站队,对外不可能被任何一方真正接纳,毕竟中苏交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新中国的实力威胁到了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地位。

所以,除了苏联当年在边境陈兵百万甚至在珍宝岛事件后,差点对新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迫使中美不得不并肩作战。其余时期,尤其是苏联解体后,新中国更不可能选边站。对俄罗斯而言,此时的新中国和1949年美国面对的新中国一样,只要不倒向对面就可以。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固然因担忧东部的安全而与新中国“背对背拥抱”。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没有中俄的抱团取暖,这里也大概率不会成为美国打击俄罗斯的通道。毕竟“唇亡齿寒,户破堂危”,作为名副其实的文明古国,我们比谁都明白“假途伐虢”意味着什么。

相比之下,那个极力打造“中立”人设的印度却最容易左右摇摆,相比于新中国“棋手”的身份和地位,印度充其量就是个大号的“棋子”,所以苏联对印度必须倾注大量心血,毕竟稍有不慎印度就大概率会“夭折”,或者成为别人的咖喱味鸡肉饭。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1971年苏联和印度经签订《苏印友好合作条约》后,印度打出了一波小高潮,成功地在第3次印巴战争中肢解巴基斯坦,扭转了印度建国以来被巴基斯坦“掐头去尾”的尴尬局面。

而美国则在印度高歌猛进时威胁要用“企业号”航母对印度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使印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坚定了印度研制核武器的决心。

虽然不知道连造子弹都费劲的印度是如何造出毁天灭地的核武器的,但美印关系因此如胶似漆却是不争的事实,毕竟印度有了底气,美国感受到了压力,从此印度再无耻的霸凌行为都充满了自由和民主的气息。

所以为了留住印度这个全天候战略冤大头,俄罗斯可谓拼尽全力。事实上早在冷战时期,虽然印度和美国关系若即若离,但时常以中立者自居的印度没少给苏联出难题,很多拿钱不办事的操作让苏联急火攻心,但惧怕印度改弦更张的苏联却不得不继续对印度有求必应。

对于苏联乃至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而言,印度首先意味着“印度洋之窗”,毕竟苏联和俄罗斯虽然不依赖中东的石油,但却不能不在印度洋保持军事存在,而印度作为苏联时代开始经营的据点,当然是“不抛弃,不放弃”。

其次,印度作为体量较大的“棋子”,虽然改变不了地区乃至国际格局,但造成的影响却不容忽视。拉拢印度不仅可以避免其倒向美国进而给俄罗斯造成麻烦,更可以作为掣肘东方邻国的重要力量。

只是,美国的牌,从来都比俄罗斯多,而且中巴关系的志同道合,从来都比各怀鬼胎的俄印关系更加牢固。

最后,印度作为俄罗斯重点经营的武器倾销地,一直都是俄罗斯军工体系的“狗大户”。因为苏联解体瓦解了俄罗斯的工业体系,所以始终未能恢复元气的俄罗斯只能靠出卖资源和兜售武器为生,而印度作为“有声有色的草鸡大国”,虽然能力有限但志向高远,甚至将消灭巴基斯坦写入宪法,其高耸入云的志向直接带来和体毛一样旺盛的买买买需求,所以俄罗斯与印度的武器交易一直都相当频繁,印度更成为俄罗斯创汇的重要来源地。

概括来说,对于缺乏朋友的俄罗斯而言,印度一直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毕竟双方在太多方面有共同语言,是经得起时间和美国冲击的真朋友好伙伴,但以当前俄罗斯30年一蹶不振并大概率复兴困难的情况下,能不能继续将印度玩弄于股掌之间,实在是不得而知。

而印度作为志向高远的国家,对江河日下的俄罗斯也似乎没有了之前的尊敬,这种轻佻表现为将“中立”的底线当手纸,把美俄之间的左右摇摆当日常。因此,印度在2020年的“弃俄投美”本质上是权宜之计,普京千里访印带来的丰硕成果也不过是三分钟热度,S-400导弹防御系统也许能给印度更多信心和安全感,但却大概率不会俘获印度的“芳心”,所以印度作为美俄常年争夺的香饽饽,未来还将散发出更加诱人的咖喱味芳香。

而印度,也必将在这样的捧杀中不断跑偏,并最终成为“有声有色的奇葩”。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