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晚报】库存周期见底了!但明年真的会好起来吗(12.27)

【投资晚报】库存周期见底了!但明年真的会好起来吗(12.27)

00:00
03:26

以前念书学经济周期的时候,很喜欢老子里面的一句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坏事会引发好事,好事又会引发坏事周期不断循环。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了,比西方的经济学诞生不知道早多少年,所以“周期”是肯定存在的,且经过了漫长岁月的考验。

最近调研的过程中,不少机构都提到了“库存周期要见底了”。

(图一)是我们的工业企业的库存数据曲线,它的走势就是起起伏伏,有低谷也有高峰。库存高峰,往往对应市场顶部。但库存的顶部很难判断,因为多高才算高呢?库存低谷,往往对应市场底部,库存底部则比较容易判断,0附近就是了。

过去10年里面,我们的市场库存底部总共出现了4次:

①2012年-2014年

②2016年-2017年

③2019年-2020年

④现在

库存周期是怎么形成的?

假设小丸子是酿酒的,佐罗、我、老严都是来买酒的。但一开始只有佐罗这个酒鬼经常买,所以小丸子只酿一瓶就够卖了。佐罗品尝过后觉得很好喝,介绍给我和老严以及其他同事,小丸子的销量激增,为了满足大家需求。小丸子开始扩大产能,提前备货,增大库存量,这就是库存周期最繁荣的时候-主动加库存

但小丸子太乐观了,虽然佐罗和我都很喜欢她酿的酒,但老严以及部分同事喝不太习惯,小丸子的销量开始下降。虽然小丸子已经不再扩大产能,但之前由于太乐观砸出来的产能还是超过了需求,导致产能过剩,有部分产品卖不出去,堆积成库存了,这就是库存周期开始衰退的阶段-被动加库存

库存堆起来是有损耗的,仓库需要租金,产品也有过期。当库存堆到一定量,小丸子开始想办法清理库存,于是选择了降价促销。原本199元/瓶的现在只需99元/瓶了,比隔壁小美的138元/瓶还要便宜,这就是库存周期加速衰退的阶段-主动去库存,行业价格战就是典型特征。

经过一轮残酷的价格战后,隔壁小美的市场份额被小丸子降价促销策略抢过来不少,被小丸子的颜值和产品吸引成为死忠粉了,即使不降价促销,库存也逐渐在消耗,这就是库存周期新一轮的起始阶段-被动去库存

......

其实我们回头想啊,在2020年的时候,全球陷入YQ的干扰,只有我们凭借制度优势率先脱困,导致大量的海外订单涌入

看(图二),我们的出口额在2020-2021年是明显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了满足这些订单,国内厂商扩张了不少产能,也攒了不少库存。

到了2021年下半年,全球各国逐渐从YQ中走出来,叠加各种地缘政治事件以及国内YQ困扰。不光之前进来的订单又重新流出去了,原本国内的订单也在流出去。之前扩张的产能用不上,还丢掉原来的部分订单,产能就过剩了,内卷就更严重了,价格就跌得更厉害了,负通Z就出现了。

2022年底,我们都以为,只要重新开放,订单就会回来,需求就会恢复。当时连外资也这么认为的,年初的时候大量外资涌入A股。但大家逐渐发现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重新开放≠订单回流,甚至因为地缘政治的影响,部分订单仍在外流,比如新能源企业为了逃避关税的制裁,被迫在泰国、墨西哥、匈牙利等国家建厂。

站在2023年底回头看,我们整个2023年就是经历一轮“去库存、缩产能”的痛苦阶段。当年的过度乐观,就是今年要承受的巨大代价。

但是,去库存、缩产能总有结束的时候。而我今晚给大家展示的这个数据图(图三),就是要告诉大家,这痛苦时刻结束的时间快到了

那明年是不是就有好的行情呢?

想有好的行情,需求就要大幅回升。库存见底≠需求大幅回升。库存见底后,价格就能稳住,进入了一个磨底的阶段,但至少负通Z的压力减少了。

而需求要大幅回升,需要一些外界的刺激。

比如我一直希望政府给居民派钱,比如科技进步带来的需求爆发(AI、智能驾驶),比如之前没有落地的订单落地了,比如海外又出了什么幺蛾子订单涌入我们这边,或者出海找到新订单

大家可以想一下,你看好的行业,2024年有需求大幅回升的可能么?

如果有,那就开心一些,乐观一些,时间是站在你这边的。

而如果没有,那恐怕会是一场漫长的冬季。

......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