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数九寒冬”,这些“冬季病”需警惕

进入“数九寒冬”,这些“冬季病”需警惕

00:00
13:47

随着冬至节气到来,全国正式进入“数九寒冬”。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显著下降,尽管从25日起将逐渐回暖,但“冬季病”仍需警惕。

气候变化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除了环境改变造成的外伤,呼吸道传染病、脑卒中、出血热等均是冬季需要防范的疾病。对于老人等脆弱群体,冬季尤其要警惕常见病发作造成病情加重。

12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的寒潮天气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婴幼儿、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和户外作业人员是寒潮天气下需尤其关注的重点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滑防跌倒,如出现冻伤、失温及胸闷、胸痛、心悸、头晕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流感活动度开始下降,目前仍处于高位

近日,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诊疗量总体继续呈波动下降趋势。数据显示,12月22日,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总诊疗量较上周同期下降8.2%,较高峰期下降30.02%。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彭质斌表示,总体来看,当前急性呼吸道疾病呈现以流感病毒为主,其他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的态势。其中,流感活动处于高位,但是开始呈下降趋势。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呈现波动变化,新冠病毒活动处于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专家研判认为,在未来一周,急性呼吸道疾病可能仍呈下降趋势,病原体以流感病毒为主。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寒冷干燥的外环境、密闭的室内空间,使病毒更易存活与散播。

研究显示,在流感流行期,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老年人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更高, 许多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糖尿病、肝病、肾病或肿瘤等,流感容易诱发和加重这些慢性病的症状及病情。

因此,在冬季,老人应当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外出时,根据天气情况,随时增减衣物,以免受凉;远离有发热和咳嗽症状的人员,如果家人或者陪护人员出现咳嗽、发热等流感样症状,尽量与老人分开居住,接触时要戴口罩。

要科学佩戴口罩,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期间;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护时;乘坐公共交通、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

家中空气流通有助于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半小时。开窗通风时,注意防寒保暖。

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备齐常用药,按时服药。要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老年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坚持每年接种。此外,近期含有XBB成分的新冠新疫苗已在北京开打,符合条件者可前往接种点及时接种。

寒冷天气是脑卒中发病诱因之一

急剧降温也要警惕脑卒中发病。记者从北京天坛医院获悉,寒冷天气是脑卒中发病诱因之一,冬季脑卒中发病数量相比夏季会有所增加,而且北方多于南方。

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杜万良介绍,随着气温下降,人体很多生理指标会发生变化,比如血压升高、血液黏稠、血流缓慢等,更容易出现血管狭窄或血管闭塞等脑血管病症状,加重发病风险。冬季天气寒冷,人们不愿意出门锻炼,活动量减少易使血糖升高,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冬季人们往往睡眠不足,情绪容易低落,精神状态不佳,进而导致血液黏稠、血流缓慢,加重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容易患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伴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等情况,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疾病;一类是自身存在很多高危因素的人,如患有高血压的人群,长期的血压高会导致颅内动脉发生玻璃样改变,更容易破裂出血。此外,糖尿病、运动量较少、长期饮酒、吸烟、熬夜、肥胖等人群患脑血管疾病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很多。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脑卒中、冠心病等传统观念中的“老年病”呈现出 “年轻化”趋势。当代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学业紧张、熬夜、不科学的膳食安排、缺乏活动、吸烟等因素,导致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加速了血管的衰老。一方面久坐不动,容易导致肥胖;另一方面,外卖食品普遍存在高盐、高脂、高油等问题,不利于身体健康。

如何保护脑血管健康?专家建议,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和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和豆类。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绿叶蔬菜。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肥胖会增加脑血管负担,加重血管损伤。适度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系统功能。但在冬季,锻炼时间不宜过早,应选择在太阳升起,温度回升后的时间段。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保护脑血管健康的重要措施。冬季由于血管收缩,很多人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降压和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

烟草和酒精对脑血管健康有害。老年人应戒烟,并限制饮酒量。

避免长时间的情绪激动和过度紧张,保持心情愉快,减少精神压力。

定期去医院进行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的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

接触野外环境人群需防范出血热

进入秋冬季节,受气候、温度影响,鼠传疾病发生概率增加,其中,肾综合征出血热不得不防。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

其潜伏期一般为2周左右,早期症状和感冒相似,典型症状为三痛、三红,另外可出现皮肤出血点、球结膜充血等症状。在城市中出现的出血热病例,临床表现往往较轻而不典型,易被漏诊或误诊,导致病情拖延而加重,可发展为低血压、急性休克、血管渗漏和急性肾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野鼠型病情较重,发病高峰季节为秋冬季,家鼠型相对较轻,发病多在春季。经鼠传播是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接触带出血热病毒动物的排泄物而感染;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经口腔或胃肠道黏膜感染;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气溶胶,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另外,出血热还可通过螨虫和母婴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相互传播。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出血热普遍易感,发病率的高低与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多少密切相关。主要人群为男性青壮年,从事农业种植、粮食加工的农民,在野外、建筑工地工作的人群更容易得出血热。

疾控部门表示,应做好灭鼠和防鼠措施,垃圾或不用的东西清理出去。保持室内外清洁、通风和干燥。不要喝生水。尽量不去野外老鼠有可能生存的地方游玩,避免在野外荒草地上坐卧、露营。避免与老鼠排泄物或分泌物接触。

此外,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出血热,一般在疫情发生后,会根据专家意见对高危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应急接种。

小心雪后骨折,低温环境注意保暖

在刚刚过去的大范围雨雪寒潮天气中,多地遭遇强降雪。其中,山东威海文登积雪深度屡破纪录,达到74厘米。降雪天气及雪后一段时间,摔伤始终需要防范。

此前,北京经历降雪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相关负责人曾介绍,从11日到12日上午10点,该院三个院区接诊摔伤病人149人。距离上次降雪已有10余天,北京的路面仍有积雪残留,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前两天晚上下班回家,一不小心踩在冰上摔倒,造成了肌肉拉伤。

据了解,摔倒后最易骨折的三个部位是腕部、髋部和踝关节,其中,手腕骨折患者一般占雪后骨折患者的60%以上。大多数人滑倒后的第一反应是手撑地,导致摔倒的力量经手腕传导至前臂,从而形成桡骨远端骨折。

“每年北京的第一场雪,对于我们创伤骨科都是一个考验,急诊接诊量常常会急剧增加,尤其是滑倒摔伤的患者很多。”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李庭介绍,任何年龄段不小心都容易摔倒,但以老年人居多,腰椎骨折也是老年人坐地后容易造成的损伤。

专家建议,下雪天老年人应当减少出门,尤其是雪被清理、地面残留着薄冰时。摔倒后,不管哪个部位疼痛,都要及时评估,如果心里没底,尽量去医院就医。

此外,低温环境中,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户外工作者应重点做好防护措施。

户外作业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建议穿戴防寒工作服、鞋帽、手套等,夜间作业应保证良好的照明。雨雪天气外出时,应注意防滑防跌倒,尽量避免在冰面行走或骑行。出行时要注意驾驶安全,关注油箱或电瓶状态,必要时安装防滑链。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选择在一天中相对较温暖的时段作业。在户外作业时,也可以使用一些便携式的取暖品,保证工作服的干燥和保暖,如果衣物潮湿应及时更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