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龙潭地区实现养老服务“15分钟便民服务圈”全覆盖;西城区“父母食堂”开进了长安商场;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着重发展了以“小维修坊、小裁缝铺、小五金店”为主的低频刚需网点,满足市民需求。记者12月24日从北京市商务局获悉,今年北京已基本建成300多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其中,被列为2023年北京市民生实事任务的82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完成。
记者从北京市商务局了解到,便民生活圈纳入《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作为全市四级商业消费空间体系第四级:“社区级”,一体化构筑多层次商业格局。市商务局制定了便民生活圈划分标准,指导各区因地制宜、科学划定856个便民生活圈,确定总数、建立台账,2023年-2025年按照40%、30%、30%的比例有序推进。
东城、石景山、西城3个区入选商务部第一、二批全国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朝阳、海淀、丰台、大兴、通州5个区成功入选商务部第三批建设试点。据统计,北京市试点区数量达到8个,与上海并列城市第一。各试点区完善、落实试点建设方案,在全市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样板。
作为北京市首批“一店一策”改造升级的传统商场项目,长安商场自2019年重新亮相后主打“社区中心”定位,为周边社区居民打造“老北京新生活的体验场”。长安商场在地下一层打造了“银发金街”主题街区,呈现集生活驿站、健康驿站、社区食堂、老龄课堂、读书角、白塔寺药店等于一体的共享空间。
昨天中午,记者体验了位于长安商场地下一层的“父母食堂”,排队几分钟后,从十余种菜品和四五种主食中自选了狮子头、小炒肉、炒白菜、平菇炒肉、米饭作为午餐,称重后收费27.7元,蔬菜汤和小米粥免费。尽管今年4月份才开业,这家“父母食堂”已拥有很多“粉丝”,前来就餐的人中不仅有老人,还有很多社区周边和逛商场的年轻人。不少老人吃完午饭,再打包好晚饭,“在这儿吃了再带走,一天就都有了,一共也就花了30多元。晚上稍微热下就好了,很方便。”一位老人说。
东城区和平里街道根据辖区居民多、老年人多的特点,新增养老助餐点和街道级“和膳”中心食堂,推广“老年食堂+外卖”模式;在社区建立20个高德打车“暖心车站”,实现老人一键打车,并专享200元出行就医补贴。同时,该街道持续推动菜市场、便利店、社区生鲜超市、家政服务、特色餐饮等业态创新发展。东单菜市场为居民开设“小修小补”摊位,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电话购物及配送服务,开创“尚东单”线上平台,率先完成便民服务转型。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