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品性与特色 04篇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品性与特色 04篇

00:00
06:40

其七,重视礼教,倡导中庸。封建王朝的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稳定,而封建家庭的稳定又有赖于严密的封建等级制,特别是男尊女卑,父尊子卑。男尊女卑的理论依据是夫为妻纲,父尊子卑的理论依据则是父为子纲。二纲合一,最高男性家长便处于生宰地位。女子则没有地位,一个女子,在家要从父,出嫁要从夫,夫死要从子。这两个原则,既使家庭稳定,又使思想僵化。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重礼而轻理,在家庭婚姻关系上尤其如此。比如夫妻既讲尊卑,感情好坏就是次要的。即使嫁给一个万分不如意的丈夫,也只能认命,这叫作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中国传统家庭重视父子关系远胜于重视夫妻关系,因为只有父子相传才能保证家庭的稳定。儒家的这些主张,无疑对巩固封建等级秩序起了重要作用。

  中庸即不用过激的态度看待社会,看待家庭。中国人素有"忍"功,因为中庸使人不便出头,不肯出头,也不敢出头。而农业自然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渴望和推崇平均土地的经济,因此中庸便取得它特殊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中庸既反对冒尖,又反对落伍,前拉后推,无疑加强了人们行为选择的从众性和向一性。儒家的中庸思想,其伦理价值超过其理论价值。其八,渴望廉洁,重视吏治。中国自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以来,秦朝模式统治数百年。隋唐改制,但在中央集权这一点上没有变化。中央集权的特色就是专制,而专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腐败,腐败又是农业经济的首要敌人。于是为着圣朝永远不衰,也为着加强管理效用,历代清朝的王朝和有作为的皇帝,无不主张吏治。吏治,就是治吏,使各级官员遵纪守法,清正为官。但是看中国整个古代史,真正的清官总是不多。纵然有几位,也如凤毛麟角。于是社会舆论盼清官,便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其实腐败是专制王朝的一个死症,而吏治则是它的一个理想。儒家学说强调修身养性,洁身自爱,主张仁、义、礼、智、信,无论对吏治,对清官都有积极作用。其九,克己复礼,以国为重。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是:西方文化是主张个人本位的,而中国文化是强调官本位的。官本位的含义也并非一切都以官员的意志为主,而强调官府所代表的整体性利益。孔夫子一生理想在于克己复礼,后世儒生尤以忠孝为立身之本。表现在取舍安排上则国事第一,家事、个人事又次之。而且"君子不言利",个人利益在儒家眼里,正是肮脏的东西。西方近代文化以个体为本位,因此,即便对某一个人的不公也可能酿成社会问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相反,它最钦佩的乃是忍辱负重,提倡为着整体牺牲个人,甚至为着个人--比自己身份高的个人而牺牲自己。中国儒学的这种价值观念对于一个庞大的统一的农业大国来说,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

  其十,重德轻技,修身为本。儒家学说极其重视个人品德修养。像曾子那样的贤人,尚且要"吾一日三省吾身",一般人等,可想而知。中国不是宗教国家,却是一个特别需要道德规范的国家。儒家学说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正合"寡人"之意。有人说中国人说教太多,动辄就是道德问题,这倒也是事实;但应该指出的是,这实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并非中国人对道德自作多情,没事找事。至于其流弊后人,容当后议。

一个大陆文化,一个农业文化,一个儒家文化,已经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三者又是一个有机整体。因大陆而农业,因农业而儒家,反过来,儒学加强了自然农业基础,儒学与农业的合力又强化了中国大陆文化。如此这般,中国传统文化自然不会发生断层,中华民族的统一自然成为历史的必然。如果具体分析这三种文化的整体运作方式,还可以看到构成中国历史文化运作的有三个最基本的"文化圈"在经常发挥作用。

  第一个文化圈,即体制、仕途、礼教组成的文化圈。

  体制,即国家政体。自秦开始,首创郡县制,从而形成真正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秦始皇于此有巨大功劳,他实行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种种措施,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强盛起了超越其历史时代的巨大作用。中国自先秦以来,二次变制。秦始皇是第一次变制的集大成者,隋文帝则是第二次变制的开拓者。隋与秦一样短命,但历史作用不是用存在时间可以衡量的。隋的贡献,一在最终确立三省六部制;二是创立科举制度,从而使中国古代史上出现第二次高潮。

  中国古代政体,中心是集权,因为不集权即不能保证小农经济基础的稳定。小农经济,哲人比喻为马铃薯经济,它的本性是封闭的、分散的、脆弱的。西方小农经济,前后不过数百年时间,便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风一吹而散。中国的小农经济共性如斯,但文化模式不同。小农经济固然是马铃薯,但中国古代管理体制却有很强的控制能力。于是钢筋混凝土统治了马铃薯,使之具有强大的整体力量。

  仕途,汉代主要是荐举制,即通过各种官方渠道向国家荐举人才。如魏武帝曹操,当初就是孝廉出身。但荐举的标准,主要仍是儒家学说。汉代官方规定的科目虽然不少,但还是以经为本。对儒家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就成为汉代知识分子入仕王朝的最好途径。这无疑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有莫大好处。以至三国时期,汉献帝已经成为傀儡,但曹操、刘备、孙权都不敢贸然称帝。刘备本一介布衣,却在荆襄九群有那么大的号召力;袁术无识,抓到一块玉玺就以为抓到了天下,结果不免身败名裂。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经学所造就的正统观念在汉末已有400年历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儒家学说的地位依然如故。明代干脆废除有关自然科学的考科,经典只认《四书》、《五经》,而且非朱熹所著版本不取;文章只认"八股",思想更其禁锢僵化。虽然如此,还是使走向穷途末路的封建王朝的生命又延续了几百年时间。

  还有礼教。礼教上达宫廷,下至黎庶,旁及各行各业,几乎无所不在。

  礼教的中心内容则是三纲五常,立论基础就是儒家经典。

这种体制、科考、礼教三位一体的社会运行机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延绵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框架和脊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